葉日武觀點:拙劣的兩岸關係定調,毫無希望的第二座護國神山!

2024-02-13 07:20

? 人氣

賴清德維持兩岸和平交流與打造健康產業的兩項政見必然跳票。(民進黨提供)

賴清德維持兩岸和平交流與打造健康產業的兩項政見必然跳票。(民進黨提供)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尚未就任,理應低調的看守內閣卻高調出招,以對岸沒有善意回應為由,取消3月起大陸旅行團解禁的政令。在賴清德已經公開支持之下,未來4年的兩岸關係顯然業已定調,那就是堅持抗中保台的基調,以牙還牙,即便是兩岸衝突因而螺旋式升高也在所不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道政令無比拙劣,不但辜負了工商界誠摯的呼籲和殷切的期待,更因為主張國家尊嚴遭到踐踏,於是摒棄其政見中的「敞開大門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達到和平共榮」,繼續堅持兩岸冰封的老路。

這是賴清德在上任前就宣示必定跳票的政見,本文還要指出另一項政見也必定跳票,若堅持到底只會勞民傷財,甚至促成許多類似高端疫苗那樣的企業──成立7年才首次產生營業收入﹙只有112萬元﹚,唯一獲利的年度是因為政府採購5百萬劑疫苗!

這項政見兼具政治與經濟成分,內容是「結合醫療壯大健康產業成為第二座護國神山,讓國人健康,讓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台灣」。顯然,這是想要藉著拋出新願景來「沾台積電的光」,但很遺憾的是,如果這是其競選團隊和綠營高層共同構思的願景,那麼賴清德上任後的經濟決策品質將會很難看。

護國神山還是護國群山?

願景(vision)是上個世紀90年代才開始普及的商管名詞,意指希望在未來能夠達成的理想狀況,例如豐田汽車公司很早就提出「年銷1千萬輛汽車」的願景。研究顯示,鮮明生動且很有可能實現的願景,確實能夠激勵人心,因此打造並描述美麗動人的願景,就被推崇為領導人必備的技能。那麼,賴清德所拋出的這個願景有可能實現嗎?

想要回答著個問題,首先必須澄清「護國神山」一詞的意思。表面上,「神山」是來自萬物有靈的傳統信仰,認為神秘而有靈性的山神可以庇佑當地人民。這種傳統在世界各地仍普遍存在,例如日本的神山是富士山,但部分網路鄉民將中央山脈視為護國神山,則是著眼於減輕颱風對西部地區的傷害,無關乎信仰。

把台積電視為護國神山的舉動,同樣無關乎信仰,而是來自於「矽盾」(silicon shield)這個觀念。這是一位澳洲記者在其著作中提出,認為台灣半導體(IC)產業在全球舉足輕重,若中共武力犯台將切斷全球IC供應鏈,全球資訊產業也將立即受到重創,並引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軍事干預──就這個觀念而言,護衛台灣的不是只有台積電這座「護國神山」,而是由整個台灣IC供應鏈共同組成的「護國群山」!

護國神山之說和鬼神之說一樣,屬於無法在目前予以證明或否定的「不可知事項」,因此看法必定因人而異。例如,雖然同屬台積電人,但創辦人張忠謀公開表示認同矽盾的存在,而董事長劉德音則認為,中共是否入侵台灣取決於美中如何維持現狀,無關乎台灣的IC供應鏈。甚至,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hew Pottinger)警告說,這種觀點很瘋狂,更可能發生的反而是北京想要控制台灣IC產業而武力犯台。

台積電為何能夠成為護國神山?

不論是第二座護國神山或護國群山,想要達到「矽盾」所主張的效果,就至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其產品或服務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極其重要,而且(2)其他國家無法取代台灣而提供性價比相近的產品或服務。以策略用語而言,第1點代表全球的「市場吸引力」夠大,第2點則是說台灣擁有「競爭優勢」。

這兩點都意味著必須「做外銷」,包括服務業的外銷,否則即使整個供應鏈掛掉,受害的也只是台灣人,對西方國家影響有限。而這個前提又衍生出其他條件,尤其是必須符合文化差距不重要,跨國運輸成本相對偏低這兩點。

  台積電所產製的IC完全符合這些條件,但其他業者未必如此。例如,農產品同時具有飲食習慣差距大和運輸成本高這兩個問題,本身就不是理想的外銷產品,再加上各國對農民的保護和檢疫的必然存在等,堪稱是出口的噩夢。若非如此,台灣稻田何以大量廢耕,將多餘的稻米出口到自產糧食不足的國家,政府賺外匯而農民賺台幣,豈不是皆大歡喜,主管機關更無需年年拜託友邦並賤賣餘糧!

第2點則是可長可久做外銷所不可或缺。用性價比(也稱為CP值)來解釋最容易理解──你的東西比別人好,卻沒比別人貴,那麼顧客為什麼要換一家?或者,你的東西沒比別人差,卻比別人便宜,那麼顧客為什麼要掉頭而去?至於如何提高性價比,那就是競爭優勢來源的問題了。

台積電2023年第四季法人說明會(圖片來源:公司提供)
台積電2023年第四季法人說明會。(圖片來源:台積電提供)

台積電在如何控管生產現場,如何激勵員工打拼,如何籌募調配資金等方面當然都有一套,但主要的競爭優勢來源,還是在於持續投入研發而擁有的先進製程,以及台灣擁有完整的IC供應鏈這個事實,結果是同時享有技術和成本優勢。其他業者未必擁有這種條件,否則早年的青果輸日和民生用品輸美等等,就不致於日落西山,而為數眾多的廠商也無需遠赴中國大陸或其他國家設廠。

台灣健康產業能否成為護國神山?

那麼,台灣的健康產業是否具備前述兩個條件呢?答案是否定的!健康產業當然也可以做外銷,包括藥品、醫療器材、健康食品、運動器材等,都可以直接出口,而台灣業者也可以到各國開設醫院、藥廠、健身房等。甚至,只要台灣業者夠強,吸引西方各國民眾來台就醫、買藥、和學習等等,都不是神話。

只不過,這類產品和服務雖然重要,但各國都不缺,部分先進國家甚至早已在全球攻城掠地,因此除非台灣業者擁有某些難以複製的競爭優勢,否則頂多只是在國外「占一席之地」,不太可能成為「大到不能倒」的全球巨頭。

然而,台灣的健康產業不但可能沒有競爭優勢,還可能具有競爭劣勢。以藥品為例,近期國內出現「缺藥」消息之後,衛福部長薛瑞元點出可以替代的學名藥很多,主要是民眾和醫師堅持要用原廠藥,凸顯出台灣社會對原廠藥的迷思。

健康食品也有類似問題,例如佳格食品業績良好,但其主要競爭武器是桂格燕麥公司(Quaker Oats Company)的品牌授權,又如著名營養補充品「善存」和「挺立」這兩個品牌,都源自於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GlaxoSmithKline plc.)。

這兩個範例反映出一個行銷學界早已知道的事實,那就是消費者經常會用品牌來判斷產品或服務的優劣良窳,而且對先進國家的品牌會給出較高的評價。這個現象稱為「來源國效應」(country-of-origin effect),而隨著跨國授權與代工的盛行,還發現可以區分為品牌、設計、和製造等面向的來源國效應。

顯然,至少在高等教育普及,人均所得已經超過3萬美元的台灣,再加上「人不親土親」的事實,民眾仍然無法擺脫來源國效應,那麼西方國家的民眾有可能比較高明嗎?台積電沒有這種劣勢,原因是全部屬於「企業對企業」的交易,雙方都是行家,而且可以用「樣品」或「試製品」等形式,藉由完工後的檢驗來客觀的確認代工品質,讓來源國效應降到最低,但健康產業當中的許多子產業都沒有這種條件。

另外,包括語言在內的文化差異,也可能讓台灣業者在西方國家面對競爭劣勢。例如,台灣民眾經常是學了十幾年的英文卻不敢開口,因此在接待遠道而來的外國客戶時,很難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而在邁出國門拓展業務時,也很難讓接觸到的潛在客戶產生良好印象。這點對於聘僱許多外國人和歸國學人的台積電不成問題,但健康產業經常會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必定繞不過這道坎。

或許,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的經驗與看法最值得參考。施振榮提出微笑曲線,指出資訊業中游的製造代工屬於薄利多銷(後來股民以「毛三到四」稱之),上游的設計研發和下游的行銷拿的才是大頭,而台灣最強的卻是可以關起們來不斷改進的製造,最弱的則是需要迎合最終顧客喜好的行銷。

宏碁在美國市場投入上億美金的行銷費用,最後堪稱折戟沉沙,而台積電則崛起於台灣最強的製造,並藉由研發來掌握足以確立競爭優勢的先進製程。以史為鑑,台灣的健康產業有足夠的魄力,藉由長期大量投資於研發,來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嗎?有足夠的意願和能力去瞭解並迎合最終顧客的喜好,從而得以橫推世界各國的競爭對手嗎?

總之,雖然台積電在全球卓然有成,但並不表示台灣可以很快的再度出現足以視為護國神山的企業或產業。台灣的健康產業目前並不具備成為護國神山的條件,在可見的未來也很難克服其中的障礙。我不知道賴清德是否因為自己的醫生身分而提出這項政見,但我確定這是一項「鐵定跳票」的政見!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