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源觀點:經濟預測失準?美中新冷戰發酵?

2024-02-07 07:10

? 人氣

美中新冷戰已是進行式 前線在經濟和科技領域

再者,歷史經驗顯示,當既有強國發現後進者已成長至有啟動巨大的權力移轉之勢,通常會率先啟動經濟制裁與禁運,對立方若持有利籌碼亦會採用反制裁予以回擊。只是,盤點一戰以來的重要國際制裁案例,大多數情況的制裁行為並無法有效平息衝突,例如1939年至1941年間美國對日本實施禁運石油等戰略物資後,日本偷襲珍珠港,最終掀起太平洋戰爭;1979年後美國針對伊朗核計畫實施貿易、能源、軍武技術、金融等廣泛制裁。但伊朗迄今未改變擴張地區影響力與發展龐大彈道導彈和武裝無人機;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D. Trump)指稱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機密,進而對中國發起貿易戰,拜登(J. Biden)上台後,進一步將美中貿易戰升級到科技戰層面,限制美國科技業對中貿易,目的是拖慢中國在半導體、AI等重大與新興科技領域的發展,結果反而激起中國強化自有製造的求生慾望,企圖擺脫被美國卡住脖子的壓力,同時也透過限制部分產品(例如稀土)的出口加以反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至於,美中競逐會不會走到國際戰爭的地步?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N. Roubini)在2022年著作《Megathreats》中提及,美中競逐所觸發的新冷戰確實是改變當代政經秩序的誘發因素之一。

事實上,美中雙方在千禧年初期,依舊保持著和緩友善的關係,中國也才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美方更樂見具有龐大商機潛力的中國,能與國際經濟接軌。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中國開始相信其良好的技術官僚威權政體與國家資本主義模式,優於監管較差的市場經濟體及功能不彰的新自由主義民主國家。隨著習近平上台,在2013年後陸續推出「一帶一路」和「中國製造2025」等發展策略、5G等新興技術領域領先,不僅讓美國警覺性大增,美中兩國也醞釀出競爭對手的氛圍。相較於2000年後,中國大量資金用於產業與國內外基礎建設,使中國國力日強、國際影響力大增,美國則長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緣政治的軍需上花費甚多且成效甚差,並排擠國內資源運用,導致美國強勢國力不再,國際威信逐漸降低﹝圖3﹞,讓美國對中國崛起的危機感爆棚,終至今日你來我往、各種以制裁或競合為名的交鋒。一如陸克文所言,「目前美中關係可能還不到冷戰2.0,但已開始像冷戰1.5」。不過,儘管中國現在建立軍事能力的方式引人注目,惟新冷戰的前線主要是在經濟和科技(以半導體為主)領域。

銀行家 圖三
圖:作者提供

值得玩味的是,在2023年11月中旬舊金山拜習會後,美中關係似乎又重新出現解凍跡象,未來觀察重點在於中國是否會遵守拜習會承諾,且以阻止非法芬太尼毒品流入美國、減少飛越台海中線戰機的後續作為最具指標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