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源觀點:經濟預測失準?美中新冷戰發酵?

2024-02-07 07:10

? 人氣

極端事件不容輕忽 經濟預測應納入地緣政治風險

若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地緣政治風險常被輕忽,主要是人們習慣以常態世界的思維來理解事物,尤其二戰結束至今,全球大多數地區處於承平狀態,便輕忽現實中仍有極端世界的存在,此時便會面臨厚尾事件(Fat Tails)的風險,其極端值發生的機率比常態世界高出許多,且一旦發生所造成的衝擊將非常巨大。布雷默與基特透過發生機率的高低,與衝擊影響的嚴重程度之各種組合,將風險區分為非重大風險、重大風險和災難性風險三種情境,前面兩項風險通常可以透過標準統計方法來處理,惟因災難性風險大部分是震盪型且難以預測,故需要透過特殊方法來處理。但不管是厚尾風險也好,災難性風險也罷,若決定將地緣政治風險變數納入總體經濟預測模型,當務之急乃係構建嚴謹的量化觀察指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卡爾達拉及艾柯維羅於2022年在著名經濟學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發表的研究──依據新聞資訊建立地緣政治風險指數(GPR index,包括日、月、全球及國家別指數,並檢視指數自1900年以來的變化),便極具參考價值。以總體經濟數據觀察,較高的GPR指數將導致經濟災難發生的可能性增加,使投資和就業下降;若從微觀面的企業數據觀察,地緣政治風險暴露程度較高的產業,對企業的負面影響較大,且往往會造成較低的企業投資。雖然卡爾達拉及艾柯維羅的GPR指數建構主要係汲取自美、英、加等重要媒體所報導的新聞,但參照20世紀以來的重大地緣政治事件,可知該指數的可靠性已相當高。以全球GPR指數為例,歷年指數的相對高峰大多發生於戰爭/地緣衝突爆發後不久﹝圖1﹞,而2022年2月烏俄戰爭及2023年10月以哈衝突的情形亦然。因此,不單是從長期資料的驗證來看,這個指數的可靠性相當高,對短期事件的反應也相當即時。

銀行家 圖一
圖:作者提供

由於台灣亦在GPR指數所揭露的範圍之內,檢視過往台灣長、短期的地緣政治事件,同樣可發現其可靠性相當高﹝圖2﹞。不管是1955年2月大陳島撤退;1958年8月金門炮戰;1996年3月台海飛彈危機,中華民國第一次總統直選。還是2022年烏俄戰爭引發台海危機聯想、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 Pelosi)訪台,都能看到GPR指數快速飆升。

銀行家 圖二
圖:作者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經濟預測模型常以納入簡單的虛擬變數(Dummy Variable),或運用較精緻的馬可夫轉換模型(Markov Switching Model)來捕捉變數在不同狀態下的動態行為,但當狀態變動得太過頻繁時,容易導致某些動態行為特徵無法被完全捕捉到,不利後續解釋。相較之下,GPR指數的優勢是本身就是數值資料(Numerical Data),不需要再另外設定虛擬變數或狀態變數,可以直接放進模型的相關結構方程式之中,進而有助於總體經濟預測更貼切地反映地緣政治風險的趨勢變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