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源觀點:經濟預測失準?美中新冷戰發酵?

2024-02-07 07:10

? 人氣

換言之,當地緣政治事件干擾經濟運作不再是百年一遇的偶發情形時,預測機構實應將GPR指數納入總體經濟預測模型裡,以確保其執行的經濟預測結果對產官學界的決策或研究,有參考價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巨大的權力移轉 美中競逐成為最大地緣政治風險

綜觀國際局勢,美中競逐可說是當代最受矚目的地緣政治風險之一,特別是兩國會否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更是國際政治經濟的熱門議題。若從布雷默與基特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演變來看,美中兩國的競逐進程為緩慢推進之「巨大的權力移轉」(Great Power Shift)、既有強權危機感大增的「經濟制裁與禁運」(Economic Sanctions and Embargoes),以及衝突全面升高的「國際戰爭」(International Wars)等三個階段,而目前美中競逐顯然進入經濟制裁與禁運階段。

首先,從巨大的權力移轉來看,若參照澳洲前總理陸克文(K. Rudd)的觀點,將中國經濟發展分成三個階段:毛澤東主要掌政時期(1949年至1976年)、鄧小平及其追隨者主導經濟改革與發展時期(1982年至2017年),以及習近平思想主導發展時期(2017年後迄今),不難發現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經濟進入高速成長期,整體GDP成長率(1982年至2017年平均為9.8%)與人均GDP成長率(1982年至2017年平均為8.7%)均節節上升。

誠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金刻羽(K. Jin)所述,西方自由市場經濟運作以企業和消費者為要角,政府雖藉由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與構建完善的金融市場參與,但主導性有所節制。相較之下,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中,政府還多了產業政策和國有企業(SOEs)兩大力量,且是由中央政府制定策略,地方政府負責執行的方式運作,使政府在中國經濟運作裡的角色可說相當巨大。因此,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雖然納入了市場經濟概念,最終卻演變成因應中央考核所需而形成「市長+市場經濟」(Mayor+Market Economy),並非單純的自由市場經濟,使中國GDP成長率表現不僅隨著自然經濟循環起伏,更受到政策開放性鬆緊的牽引。

儘管近年來在習近平思想(如共同富裕、減少對外脆弱性)主導經濟發展後,成長已明顯趨緩。惟在超過40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政府厲行資源重分配、制度改革、人力和資本素質提高,以及民間企業家精神推動創新等因素,促使總要素生產力(TFP)的持續累積已形成一股強大能量。例如中國GDP占美國比重由1982年的6%大增至2022年的71%,日漸形成巨大權力移轉的趨勢,且新冠疫情期間嚴格封控措施加重全球供應鏈瓶頸問題,也讓各界再度認知到中國既是最重要的世界工廠,亦是主要的世界市場。再加上近年來中國海外學成回國人數逐年成長、大學的世界排名提升(反應研究能量顯著成長)、專利申請件數遙遙領先美、日等先進國家以及軍費支出大增,都猛烈地激起了美國對自身全球經濟霸主地位的危機意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