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普丁為何想加入北約?讓俄羅斯統御西方世界

2024-01-07 07:10

? 人氣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美聯社)

提到俄羅斯與北約的關係,想必讀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勢不兩立」四個字。尤其普丁(Vladimir Putin)堅決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而且還為此發動「特別軍事行動」要給烏克蘭「去軍事化」這點來看,俄羅斯對北約的敵意相當強烈。國內許多親俄派也認為,北約的東擴壓縮了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導致普丁必須要發動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可事實上普丁對北約的東擴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強烈反對,因為芬蘭與瑞典都在俄羅斯為烏克蘭開戰後加入了北約,卻沒有成為俄軍發動「特別軍事行動」的對象。而且剛上台執政那幾年的普丁,一度是最積極支持北約東擴的先鋒,曾多次提出俄羅斯加入北約的申請。如果俄羅斯真的加入北約,那麼北約的勢力將直接東擴到中俄韓邊境,相信會給中共和北韓造成更大的壓力。

1999年到2003年擔任北約秘書長的羅伯遜(George Robertson),就還記得普丁在第一次與他會面的時候就主動詢問北約何時邀請俄羅斯入會。接著在2000年與美國國務卿歐布萊特(Madeleine Albright)的會晤中,普丁再度詢問俄羅斯加入北約的可能性,結果卻遭到歐布萊特當面拒絕。顯然對於俄羅斯加入北約一事,美國自始至終都採取堅決反對的態度。

為此許多人認為,如果美國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反對俄羅斯加入北約,烏克蘭與喬治亞加入北約早就不是問題。為此他們責怪美國過於自私,一心想把北約做為主宰歐洲政局的工具,才導致西方國家之間無法團結,甚至還引爆了烏克蘭戰爭。這樣的解讀不能算錯,因為北約打從成立之初就有「Keep the Russia out, the Americans in, and the Germans down」的原則。

按照這個原則,俄羅斯必須要被排除於歐洲大家庭之外,德國也不能徹底擺脫二戰戰敗國的地位。從許多歐洲本位主義者的角度來看,北約的存在實際上就是美英等海洋國家對歐陸國家的箝制,不讓歐盟真正走上獨立自主的道路。所以法國與德國等北約歐陸國家確實有為數不少的親俄勢力存在,主張應該容納俄羅斯加入北約與歐盟,建立真正屬於歐洲人的泛歐洲意識。

1943年10月30日《莫斯科宣言》簽字儀式,從左到右分別為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傅秉常、美國國務卿赫爾、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與英國外相艾登。
1943年10月30日《莫斯科宣言》簽字儀式,從左到右分別為中華民國駐蘇聯大使傅秉常、美國國務卿赫爾、蘇聯外長莫洛托夫與英國外相艾登。

蘇聯就提出過加入北約

不過俄羅斯真的只是要加入北約,乖乖當西方世界的一份子嗎?答案可能沒有那麼單純,因為普丁嚴格來講也不是第一位提出加入北約的俄國領袖,相關意向早在蘇聯時代就已經為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提出,目的是希望建立一個包括德國在內的泛歐洲集體防衛組織。同樣是因為遭到美國反對,赫魯雪夫才與東歐國家另外組織華沙公約(Warsaw Pact)來與北約抗衡。

美國想將北約牢牢掌握在手裡的心態並不令人意外,但為何強調國際主義的蘇聯,也會與後來的俄羅斯一樣強調泛歐洲民族主義呢?不是要建立無產階級人民專制?不是工人無祖國?不是要推翻帝俄時代以來的大斯拉夫民族主義嗎?赫魯雪夫強調之所以提出加入北約的申請,是為了彰顯蘇聯脫離史達林(Joseph Stalin)的陰影,進一步向西方國家靠攏的誠意。

可事實上就算是史達林,把時空背景拉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樣也是以被列寧(Vladimir Lenin)否定的大斯拉夫主義號召海外反共的白俄人士,回到祖國投入抵抗納粹侵略的戰爭。所以無論是左派的國際主義還是右派的泛歐洲民族主義,只要有利於蘇聯的生存還有共產黨的永續執政,都是可以用來搞「統一戰線」的。

而「統一戰線」所強調的就是「量變產生質變」,只要蘇聯進入北約成為北約會員國,就能施展影響力動搖義大利、西德、法國以及西班牙等傳統北約會員國的反共抗俄意志。這些西歐國家不像東歐國家那般有遭受俄羅斯侵略蹂躪的歷史,除西班牙、葡萄牙與希臘以外國內也都有龐大的左派勢力,隨時能扮演協助莫斯科赤化西歐的角色。

如次強烈的司馬昭之心,美國當然也不是沒有掌握,所以完全不給赫魯雪夫任何能藉由北約顛覆西歐的幻想。蘇聯只能被迫組織華約來與北約進行對抗,結果鬥了36年就以華約和蘇聯雙雙解體告終,畢竟共產主義對泛歐主義者而言就是少了一層吸引力。必須要等到冷戰結束,俄羅斯不再是走共產主義還有國際主義路線的歐洲國家以後,這個障礙才獲得解決。

烏克蘭戰爭讓俄羅斯總統普京成為希特勒化身:普特勒(Putler)(AP)
烏克蘭戰爭讓俄羅斯總統普京成為希特勒化身:普特勒(Putler)(AP)

俄羅斯加入北約的動機

雖然被普遍視為蘇聯的繼承者,可俄羅斯聯邦與蘇聯在意識形態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國家,延續更多的意識形態來自被蘇聯推翻的俄羅斯帝國。甚至在二戰時組織俄羅斯解放軍,配合納粹德國與蘇聯作戰的弗拉索夫(Andrey Vlasov)可能與普丁在思想上都比列寧或者史達林還要接近,自然比過去的蘇聯更能受到泛歐洲民族主義者接受。

如果回顧歐洲過去征戰的歷史,就能知道俄羅斯一度有「歐洲憲兵」的稱呼,在拿破崙戰爭的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就類似於當今法國或者德國在北約會員國裡的角色,配合英國維持歐陸穩定。過去泛歐洲民族主義者反對蘇聯,甚至不惜追隨希特勒(Adolf Hitler)進攻蘇聯的原因,在於他們認為蘇聯存在的目的是要以共產主義摧毀歐羅巴文明。

從泛歐洲主義者的角度出發,美國與蘇聯同為「非歐洲」的產物,但他們還是願意從「兩害相權取其輕」的角度和美國或者北約合作。例如二戰末期的德國陸軍參謀長豪辛格(Adolf Heusinger),還有德國空軍第一支Me 262噴射戰鬥機聯隊的聯隊長史坦霍夫(Johannes Steinhoff),都先後出任過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要職。

他們之所以選擇與美國合作,並不是因為他們喜歡美國或者認為德國敗給了美國,而是因為美國比起無神論的蘇聯終究是基督大家庭的一份子。可是等到蘇聯解體以後,因為蘇聯「非歐洲」而排擠蘇聯的問題便不再存在,信仰東正教的俄羅斯回歸了基督大家庭,而且比起大西洋隔岸的美國而言更是純正的歐洲國家。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俄羅斯不只有資格加入歐盟,而且也可以加入北約的。俄羅斯的軍工產業尚無法與美國抗衡,但是俄羅斯的軍工產業如果能夠同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以及西班牙等西歐國家的軍工產業整合起來,歐洲就能發展出不受美國控制的國防工業體系。普丁看到了歐洲各國試圖擺脫美國控制的心態,期待能為俄國在歐洲整合的過程中爭得一席之地。

對抗美國的進步主義

然而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之後,歐洲早就已經不是保守主義者的天下,自由主義以及進步主義的價值早已伴隨著冷戰勝利席捲了整個歐羅巴大陸。縱然美國在歐洲國家心目中的威望一度因為小布希(George W. Bush)入侵伊拉克而有所下降,但是採取威權統治,甚至試圖復辟沙皇制度的普丁在歐洲國家的形象普遍不佳。

以梅克爾(Angela Merkel)為代表的歐洲領袖,試圖以比美國更加多元開放的精神來處理內政以及外交議題。他們在性別認同議題上持寬容態度,同時又大幅降低移民門檻,甚至還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後大開國門收容難民。種種行為讓歐洲國家的保守主義份子憂慮重重,認為這些受美國影響的政治人物破壞了歐洲傳統的倫常,還歡迎大量穆斯林入關來洗歐洲白種人的血。

於是包括德國的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法國的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英國的國家黨(British National Party)、希臘的金色黎明黨(Golden Dawn)以及荷蘭的自由黨(Partij voor de Vrijheid)等右翼民粹黨派在歐洲政壇上崛起。他們都得到了俄羅斯或明或暗的幫助,其中荷蘭自由黨還在今年11月的選舉中一躍而成為了國會第一大黨。

俄羅斯抓住了歐洲保守主義者憂慮傳統價值被顛覆的心態,不只大力扶植各國的極右翼政黨,還對各國的保守主義大本營,即軍隊實施滲透。例如2020年7月,德國國防部就宣佈將陸軍特種部隊司令部(Kommando Spezialkrafte)轄下的第2突擊連裁撤,原因就是該武裝部隊遭到極右翼勢力滲透,而所謂極右翼勢力的後台大老闆除了普丁之外不會再有別人。

如果連做為北約地面作戰主力部隊的德國陸軍都遭到滲透,足見普丁以及俄羅斯背後所代表的歐洲傳統主義價值在北約的軍人眼中具有高度吸引力。就如同中共現在推廣宣傳的大中華民族主義,能引起不少台灣退役將領的共鳴一樣,情況其實是相當嚴重的。那麼其實普丁只要想方設法奪下歐盟就好,為什麼還要設法入主北約呢?

2017年7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德國漢堡的G20峰會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交談。(美聯社)
2017年7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德國漢堡的G20峰會與俄羅斯總統普京交談。(美聯社)

將影響力投射到北美

答案其實不難猜,因為普丁早年接受節目訪問時,曾經開玩笑的表示「俄羅斯國土沒有邊界」,光是全歐洲的土地並不足以滿足他個人的野心。凡瞭解美俄歷史的人,都知道阿拉斯加州是19世紀末期由俄羅斯帝國賣給美國的,而這筆買賣看在許多俄羅斯民族主義者眼中,是沙皇強加給俄羅斯民族的奇恥大辱,必須透過重新佔領阿拉斯加州才能挽回顏面。

由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盟國涵蓋加拿大與美國等北美國家,所以俄羅斯想要把影響力投射到北美,乃至於「收復」阿拉斯加的先決條件都是俄羅斯能控制住北約。所以普丁申請加入北約,一如赫魯雪夫加入北約一樣,背後確實存在著美國所不能掉以輕心的動機。若從這個角度去看,也就不難理解何以美國始終拒絕普丁加入北約的請求了。

然而俄羅斯想要入主北約,首先必須要把美國從北約驅逐出去,可事實上俄羅斯並沒有這樣的國力。根據筆者所瞭解,駐英國的美國空軍第100空中加油機聯隊可以用15架KC-135R空中加油機,為從美國東岸經由大西洋到地中海之間所有盟國的飛機提供空中加油服務。光是這樣的能力,俄羅斯空軍都不具備,怎麼可能挑戰美國對北約的領導權呢?

事實上俄羅斯並非完全沒有成功的機會,那就是讓美國自己從北約退出去,一如美國自己從自己提倡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退出那樣。主導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的川普(Donald Trump),在他總統任內已經不只一次提出退出北約的想法,而他背後最有力的支持者就是普丁。

沒想到普丁的如意算盤,卻因為川普沒能在2020年大選中連任美國總統失敗。最後普丁坐不住了,於2022年2月24日對烏克蘭全面開戰,反而讓歐洲人看到普丁的真面目,結果導致俄國支持的國民聯盟在當年4月輸掉了法國總統大選。就連9月當選義大利總理的右派領袖梅洛尼(Giorgia Meloni),也在上台後宣佈退出「一帶一路」,就此與俄羅斯還有中共陣營分道揚鑣。

20230727-深藍希望中共能效法普丁,從民族主義的角度達成與國民黨的和解,然而習近平不是普丁,國民黨也不是白俄,根本沒有可能成功。(克里姆林宮)
20230727-深藍希望中共能效法普丁,從民族主義的角度達成與國民黨的和解,然而習近平不是普丁,國民黨也不是白俄,根本沒有可能成功。(克里姆林宮)

普丁的困獸之鬥

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已經使俄羅斯成為西方國家的公敵,這樣的情況相信直到普丁下台或者死亡以前都不會有改變。雖然目前俄羅斯與烏克蘭軍隊在戰場上依舊呈現僵持狀態,烏克蘭收復失土的過程也不會容易,但基本上這場侵略戰爭已經把俄羅斯在歐洲人面前的威信給徹底賠掉了。俄羅斯不僅沒有入主北約的可能性,還幫忙美國鞏固了對北約盟國的號召力。

本來不急著加入北約的芬蘭與瑞典,都因為害怕自己成為普丁的下一個侵略目標,紛紛不再「裝中立」,申請加入了這個美國領導下的集體防衛組織。涵蓋Su-34與Su-35在內,俄羅斯第四代戰鬥機在烏克蘭戰場上被擊落,或者發生意外自己墜毀的事故,也讓歐洲的民族主義者們難以相信俄羅斯還能研發出什麼重振歐羅巴威望的武器。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普丁手下最能打的部隊,形象類似納粹武裝親衛隊(Waffen SS)的瓦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都直接在戰場上反咬了普丁一口。想必這場戰爭的結果,不會是以俄羅斯的全面勝利收場。唯一的差別,可能是美國究竟是要幫烏克蘭贏得勝利,還是純粹只是以烏克蘭戰場削弱俄羅斯的軍力而已。

筆者相信西方國家與北約希望烏克蘭取勝,但是俄羅斯終究是一個擁有核子武器以及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大國,同時背後又有中共、北韓以及伊朗等國家的支持。美國如果不打算直接派兵參戰,想要靠烏克蘭的代理人戰爭全面擊敗俄羅斯並不容易。更何況共和黨人集體杯葛美國援助烏克蘭的預算,只能祈禱華府不要又一次的拋棄盟友。

但可以肯定的是,普丁的國際形象已經經由這場戰爭徹底崩盤,淪落到只能與流氓國家相互取暖的境界。俄羅斯本身又並非富裕國家,經過這一戰後恐怕連成為歐盟一般會員國的機會與能力都沒有了,未來勢必會更加仰賴中共的經濟援助,甚至淪為北京的傀儡。那麼俄羅斯還有沒有可能重回西方懷抱,成為正常的民主國家?筆者認為只要普丁還在,一切都樂觀不起來。

*作者為軍事史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