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斷食善終是放手的選擇?

2023-10-27 05:50

? 人氣

畢柳鶯和母親曾在十和田湖畔意外遇見雪景,是難忘的回憶。(圖:畢柳鶯提供)

畢柳鶯和母親曾在十和田湖畔意外遇見雪景,是難忘的回憶。(圖:畢柳鶯提供)

初聞「斷食善終」,我不僅被嚇到,更感到驚駭!這是什麼樣的概念,用主動的方式為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家人斷食、加速離世?這算是一種自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畢柳鶯醫師為自己八十三歲,罹患小腦萎縮症的母親執行斷食往生,她的母親自六十四歲確診到離世,整整與疾病共處了十九年,期間眼看著這種遺傳性病症讓家族中的兩位親人自殺,其中一位臥床八年,插管、身上有壓瘡,說話已經無人能懂,讓她的母親了解自己未來會變什麼樣子,很確定自己不要插著鼻胃管躺在那裏。「晚期她說要幫她解脫。我覺得幸運的是,之前幾年我就從日本醫師中村仁一所著的《大往生》看到作者說,若得了失智症,要在自己有執行能力時漸進式斷食。當媽媽說她活夠了,沒有牽掛、可以走了的時候,我拿這本書給她看,當時媽媽的頭腦非常清楚,身體狀況還好,幾乎不用去醫院,積極做復健運動;她認為忍受一小段時間的飢或渴,換取十年、十五年不必插管臥床是值得,她並不感到恐懼,也可以忍耐。」畢醫師平靜地回憶。

她的母親自主決定中止生命,過程中家人全程陪伴,好好進行了四道人生的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畢醫師不覺得這是自殺,而是母親行使的自主權,捍衛自己生而為人的尊嚴。「當人已失去自由、無法享受生活而有越來越多痛苦:大小便要人處理、隨時要人抱過來抱過去,假如再插管就更淒慘,她不要過這種沒有尊嚴的生活,她是在預防自己遇到更淒慘的狀況。」

2001年,畢柳鶯的母親確診遺傳性小腦萎縮症,母女參加阿拉斯加郵輪之旅留影。(圖:畢柳鶯提供)
2001年,畢柳鶯的母親確診遺傳性小腦萎縮症,母女參加阿拉斯加郵輪之旅留影。(圖:畢柳鶯提供)

畢家一致同意為母親斷食善終。由於小腦萎縮症是種遺傳疾病,畢醫師在等待自己的檢查報告出爐前也跟先生講,萬一得到此病,到末期也要幫她解脫。他們都認為,如果像媽媽這樣的病況,不想歹活。「這就是我們家的生死觀。」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畢柳鶯(約50分鐘)

回憶陪伴母親的最後一程 感到安心

畢醫師是帶著笑描述母親以斷食走向死亡的過程。「前面十天因為吃得少,上廁所次數少,晚上睡得比較好,沒有不舒服,因為更輕鬆而更有精神;所有家人陪伴,我們嘻嘻哈哈很高興,她每天照常早上看固定節目、下午看書,晚上弟弟回家陪她看最喜歡的恐怖片,每天生活如常。我兒子有空就來採訪阿嬤,讓阿嬤清楚講述自己的一生,這是個重要的過程,其中如果有創傷,可以因為陪伴獲得療癒。我們也讓她知道她的一生很了不起、很有價值,子女深深感謝,讓她看見生命的美好。只有到最後,連水也不喝地過了一個星期,她變得虛弱,眼皮打不開,聲音也聽不清楚,用水清潔口腔時,水會從她嘴角流出,這樣情形讓弟弟看了很難過。我問媽媽哪裡最痛苦?她說坐久了屁股會痛、躺太久不舒服,這是所有長期臥床者都會出現的症狀。她說自己像麻糬,被搬動時感到軟綿綿的,最後兩天都這樣,我們就不讓她下床,還給了點鎮定劑,讓她睡眠時間更長,清醒時就好好跟她說話…」。斷食二十一天後,她的母親在家中離世。

至今協助至少一百個個案 其中包括幼童

一年半前畢醫師書寫母親斷食善終的第一本書至今還在暢銷排行榜,斷食善終成為被熱議的話題,也使她不斷接到病人和家屬私訊詢問,至今她已協助至少一百個斷食善終個案,她說,這裡面只有兩三個個案很痛苦,而痛苦是來自於病人本身的疾病而非斷食。令我大感驚訝的是,個案中還包括罹患癲癇症,才三個月和七歲大的孩子。「個案詳情在我第二本書中,孩子媽媽也寫了篇文章;我刻意把小孩寫成單獨的一章,因為現行的安寧緩和以及病主法均未顧及到未成年者。遺傳諮商協會認為這個個案很有意義,有越來越多小孩因為遺傳疾病狀況越來越差,但既不能用安寧條例,也不可能簽病主法,是善終孤兒。」

畢柳鶯醫師的兩本著作讓「斷食善終」被熱議﹑也高度爭議。(圖:畢柳鶯提供)
畢柳鶯醫師的兩本著作讓「斷食善終」被熱議﹑也高度爭議。(圖:畢柳鶯提供)

108年1月6日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讓處於五款臨床條件的病人,可以選擇想要或不要兩種醫療措施:維持生命治療、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畢柳鶯認為此法用意良好,比安寧緩和法更擴大,明確把「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即餵食管包括在內,可是病主法也成為醫師拒絕為病人撤管的理由:病人沒有簽署病主法。她高分貝地問:「很多病人在躺下時還沒有病主法,病主法公布後也沒有被廣為周知,這些年來總共只有將近六萬人簽署,大部分人都沒有簽,這樣的狀態下,醫師還執著病人有沒有簽嗎?」

畢柳鶯認為,病主法的規範顯然是人道的、符合倫理的,可是現在因為只有病人簽了才算,家屬沒有辦法簽同意書,使病主法成為拒絕植物人、失智、長久昏迷者撤管的理由。

畢柳鶯本身是復健科醫師,觀察以前沒有健保時很多人無錢可治病,有健保後不到十年,許多以前不會搶救的病人都被搶救回來送到復健科,目睹這些長期臥床的病患令她越來越無法忍受無效醫療。「他們的情況很差,治療是不會有效的,越來越多人帶著呼吸器插管臥床,很可憐。病人在急性期時多半家屬不願放手,認為會好,過了三個月半年死心了,知道家人其實是在受苦,卻沒有別的出路,等到我的書出來,提到為一位腦退化病人拔管,他們才了解其實是有放手的辦法。」

當家屬傳私訊向她求助,她會先評估病情:到底罹患什麼病?病多久?病人的生死觀?家屬的想法?有共識嗎?很多家屬問,斷食後病人會不會很痛苦?她肯定回答:「不會,因為他本來更苦!」她指出,被餵食的病人每天空腹時間很短,常因餵太多而痰很多、逆流、吐奶,因腹脹而躁動不安,也常過胖或水腫,只要減食,所有不適都會減少,但後來可能還是會因為虛弱,睡眠時間會延長,有人會輕微發燒…。

過度美化? 死亡不應是刻意追求的目標?

醫界批評畢柳鶯美化了斷食善終,她語氣堅定地強調,斷食=「斷絕強制人工餵食」。醫界也認為,死亡是自然的結果,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目標。畢柳鶯立即回應:「另一個對聯應該是:我們不加速死亡,也不延遲死亡。」

她舉自己母親和幫助過的癌末病人為例,他們都覺得自己太痛苦了,只要病人自主決定不吃不喝,沒有人可以阻止;即便病人不輸血會死亡,仍可以拒絕輸血。「人有拒絕所有治療的權力,也有拒絕飲食的權力,但我最重視的是插管臥床的這些人無法簽病主法,安寧緩和條例又被保守的角度看待,這些病人是不是被延長死亡?」

她對醫界喊話:反對加速死亡,也反對延長死亡嗎?她認為現在幾十萬人被延長死亡臥床,從政府到醫界、民眾都要想辦法面對,這是幾十年來健保、醫界和家屬造成的共業,對社會與家庭是很大的危害,更是健保的浪費。

畢柳鶯希望醫院的安寧緩和科能介入,協助減少病人的痛苦,醫院裡進行斷食善終完全合法,只要判定病患屬於末期就可以撤管。她的學生陳秀丹就是她最早接觸的安寧緩和醫師,覺得人不該一輩子插管臥床,會幫這些病人撤管,有尊嚴地離開,令畢柳鶯非常敬重,以為所有安寧緩和科醫師都有這樣的價值觀,沒想到開始推動以後,找不到醫師幫忙。她拜託陳秀丹介紹認同斷食善終觀念的醫生,但後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醫院被警告,不願意再進行。「我手中現在沒有任何安寧緩和科醫師可以幫我做斷食往生,拒絕的第一個理由是:植物人不是末期,第二個理由會說,這病人雖是末期可撤呼吸器,但不能撤鼻胃管。我要問為什麼?」

反對無效醫療的畢柳鶯自己早已簽署了預立醫療決定書(圖:畢柳鶯提供)
反對無效醫療的畢柳鶯自己早已簽署了預立醫療決定書(圖:畢柳鶯提供)

為推動斷食善終而大聲疾呼,即便休假出國旅遊也照常回覆需要協助的私訊,不過談到公公因為失智臥床十二年,同為醫師的夫婿仍選擇最傳統的方式讓父親插管維生,她坦承非常懊惱自責。「我是復健科醫師,怎麼不懂失智症病人在國外根本不插鼻胃管?當我看到日本醫師的斷食往生這本書,告訴先生不要再餵食爸爸,那媽媽也可以自由了,但我先生覺得母親一定不肯,他自己也不肯…」

「後來先生在我的書裡寫了文章,表示非常後悔,不只是愚孝,而是大不孝。那時的社會氣氛就是保守,我先生是保守的醫生,當我把斷食往生的事po在臉書,他問我為何要公諸於世?說妳跑得太快了,會被攻擊。」

先生後來不再阻擋,她也明白先生所提出的異議都是擔心民眾輕易就去做斷食往生。畢柳鶯再三強調,不要因為看了幾篇文章就貿然決定,她奉勸家有老衰者和末期病人應該先考慮在宅醫療、照會居家安寧,不是只有去醫院這個途徑。「還是可以像古時候一樣,病重時請醫生來家裡看。大醫院都有居家安寧或居家醫療團隊,需要時可申請,附近診所也有在宅醫療服務;此外,不論住在哪個縣市,只要上網搜尋都可以找到居家護理所,當通報家中有病人不適合送往醫院,居家護理所會請合作的醫生來評估病人屬於居家醫療或居家安寧,也會評估是否適合進行斷食往生」。畢柳鶯舉例,曾有幾個案例向她求助,經她介紹醫生到府評估後開了藥,使得病人的症狀減輕,家屬覺得不需要斷食了。

點閱畢柳鶯的臉書和部落格,可以看到多個斷食往生案例、甚至紀錄片,朋友說她推動的是一場社會運動,她形容自己的個性像俠女,從同情病人和家屬為出發點,既而憂心無效醫療影響社會競爭力,然而,攸關生命存續,不論插管維生或斷食往生,豈有簡單的選擇?

畢柳鶯和母親曾在十和田湖畔意外遇見雪景,是難忘的回憶_畢柳鶯提供
畢柳鶯談她為何推動斷食善終。(圖:畢柳鶯提供)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畢柳鶯(約50分鐘)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台視、東森主播


致碰到各種人生難關、很想放棄一切的你。如果你願意說出來,希望你能給社會一個機會,好好聽你說話。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若您身邊有可能需要協助的朋友,也請參考【1問2應3轉介】3步驟,成為他們的力量和支持,幫助他們度過困難的時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