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興觀點:國運─同中有異而異中求同

2023-10-28 06:40

? 人氣

圖為中華民國國旗。(資料照,顏麟宇攝)

圖為中華民國國旗。(資料照,顏麟宇攝)

上月底,《自然•地球科學》期刊論文顯示,「太陽老化發射更多輻射、地球陸地合併成超級大陸、二氧化碳增加」三箭齊發,地球變得太熱,人類將在兩億年內跟地球掰掰,「人類應感激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詩人鄭愁予〈錯誤〉呢喃「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沒錯,人類只是過客,借宿地球而已。但要安居樂業?或紛爭不已?

何故吵鬧呢?認知不同,尤其意識形態差異,宗教與政治乃兩大根源,範例是同為中東閃米特後裔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最近哈瑪斯和以色列火力全開,動盪世局,令人想起愛因斯坦曾致信族人:「如果我們無法找到與阿拉伯人真誠合作和協議的方法,那麼我們就沒有從兩千年的苦難中學到教訓。……我們對阿拉伯人的態度將是對我們民族道德標準的真正考驗。」

現代社會學家發現,即使簡單分類,人會偏愛與己同類者,但易於對異類者貼負標籤(偏見)。筆者在清華大學與陽明交通大學授課,注意到兩校區中間有小徑連結,在清大這邊取名「清交小徑」,但在另一邊牌子寫「交清小徑」;有識者在網路上開釋:外地人來此問路時,務必先問對方是哪校?然後才提問「交清小徑在哪裡?或清交小徑怎麼走?」以免挨揍。

最近,富豪索羅斯(Soros)於1993年在紐約創建「開放社會基金會」(Open Society Foundations),發佈涵蓋30國逾55億人口的民調結果顯示,18至35歲近四成願支持強人或軍事統治,不到六成認為民主政體優於其他政體。民主與共產兩陣營各有信徒,也反映人之所好殊異。國人可自詡民主而鄙夷共產,但世界還有許多共產信徒,那是人家的選擇,民主才對嗎?「人各有好尚,蘭茞蓀蕙之芳眾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綠營常敵視中國,反之亦然,雖然賴清德說若有機會要請習近平蝦仁飯加珍珠奶茶,但真有善意嗎?為何不能同中有異而異中求同?

化解對立須感到彼此是命運共同體。在中東,以色列人兼柏林國家管弦樂團音樂總監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名言「偏見有如疾病」)與阿拉伯人兼美國哥倫比亞教授薩伊德(Edward Said,出書《鄉關何處》),合創「西東詩集工作坊」,聚集以阿音樂家,倡導音樂助益和解。巴倫波因自認推動音樂化解對立已成為他的使命。在兩岸,美國「百人會」(成員包括醫學家何大一等)曾努力過,「馬習會」亦然;可惜均缺後續接棒努力。

唐朝魏徵名言「情有愛憎,憎者惟見其惡,愛者惟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詳審。」日前,美國總統拜登呼籲在野黨「停止將彼此視為敵人」。政治權利人人愛,誰注意國內融合呢?之前,以天下為己任的知識份子胡適與陶百川是典範,今天呢?

*作者為大學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