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詠翔觀點:當迪士尼趕走了他們的多元長

2023-10-08 06:20

? 人氣

迪士尼近年面臨嚴重虧損。(資料照,美聯社)

迪士尼近年面臨嚴重虧損。(資料照,美聯社)

筆者在2019年底的《新新聞》,寫過一篇〈迪士尼百億票房寫歷史,卻無原創題材助陣〉的報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報導中提到「……僅這6部電影就累積了87.33億美元,若再加上《黑魔女二》的4.879億美元,幾乎可以肯定《星戰九》將讓迪士尼達成影史上的空前紀錄──單一公司年度票房破百億美元。……而過去單一公司年度票房別說百億美元,連50億美元的門檻都沒碰觸過。」

派拉蒙、環球、華納都站起來了,除了迪士尼……

還大膽預言:「迪士尼並沒有把《星戰九》當成最後一部星戰電影,加上盧卡斯影業還有另外一棵搖錢樹──印第安那瓊斯系列;而漫威在迪士尼收購福斯後,拿回X戰警系列和驚奇四超人的版權,只會更兵強馬壯;而迪士尼的片庫還有一堆像《獅子王》、《阿拉丁》等經典動畫待重拍(《小美人魚》已經開始前期製作了),可以想見迪士尼還將在往後幾年的票房排行中稱霸一陣子。」

結果……人果然不能太過大膽預言,被打臉的機率有夠高,這篇報導寫完沒過幾個星期,新冠肺炎就在全球爆發,大部分國家的電影院根本不能營業,迪士尼當然也就不可能在票房上「再創高峰」。只是疫情結束後,派拉蒙、環球、華納都有電影因為影迷的「報復性消費」,開出漂亮的票房成績,而疫情前叱吒風雲、一副要「統治」全球票房排行的迪士尼,手上的「票房金蛋」卻一一失靈,《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之後的漫威電影雖然票房不差,但已經難再回到疫情前隨便拍都是「絕佳」的時光了。至於筆者特別提到的印第安那瓊斯系列,今年上映的最新作票房更是差強人意。

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上映後,獲得不少觀眾好評。(圖/取自IMDb)
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捍衛戰士:獨行俠》,在2022年為派拉蒙賺進大筆票房。(資料照,取自IMDb)

但最慘的卻是迪士尼金字招牌的動畫系列。曾經以《玩具總動員》、《超人總動員》、《怪獸電力公司》等名作屢創票房佳績的皮克斯(Pixar),新作票房慘兮兮,最新作《元素方城市》全球4.8億元已經是近年難得佳績,耗資1.5億美元拍攝的《青春養成記》全球票房甚至不到2000萬美元。至於本家作品,「真人化重製電影」系列在疫情前《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獅子王》全球票房都破10億美元,而疫情後的《小美人魚》,全球票房別說10億美元了,最後統計只不過超過5億美元一點而已。

電影、OTT、電視台全掛,只剩迪士尼樂園賺錢

全球票房12.63億美元的《美女與野獸》發行的2017年,全球票房冠軍是票房13.32億美元的《STAR WARS:最後的絕地武士》,而今年到目前為止的全球票房冠軍《芭比》則已達14.34億美元,而今年還沒過完,可見《小美人魚》的票房慘敗實在很難扯到疫後景氣狀況上頭去。

由於迪士尼近年來最大的計畫OTT站台迪士尼+還在持續狂燒錢,旗下的電視台則因為OTT的襲擊,獲利狀況大不如前,電影部門的失敗更是讓集團獲利狀況雪上加霜,甚至沉淪到只靠迪士尼樂園賺錢的窘境。

迪士尼《小美人魚》真人版電影由非裔女星海莉貝莉(Halle Bailey)飾演女主角(AP)
選角充滿爭議的迪士尼《小美人魚》真人版電影,讓迪士尼遭受龐大虧損。(資料照,美聯社)

迪士尼+發展狀況不如預期、迪士尼電影票房直直落,原因你知道、我知道,連獨眼龍都知道,元兇就是把小美人魚、白雪公主都「變黑」的那些人,但高層們死鴨子嘴硬,千萬影迷的咒罵都不能讓他們有所改變,直到今年年中才算有了動作。

迪士尼在今年6月,開除了他們的DEI(多元共融內容)部門長官紐頓(Latondra Newton),這位紐頓領導的部門,平常做的事情,就是基於政治正確把小美人魚和白雪公主變黑,讓花木蘭不能有屬於女性陰柔的一面,然後讓電影影集裡面出現一堆同性戀角色。這種擺明干涉創作部門創作自主權,聽說高度受到這些影業公司基層員工的擁戴,只是影業公司的衣食父母觀眾們不怎麼買單。

以前只能用白人、現在只能用黑人

不過迪士尼對DEI部門動刀,主因並不是「政治正確過頭導致票房下降影響股東權益」,而是更根本的獲利下降,讓公司負擔不起這種「放雞屎有、生雞蛋無」的奢侈品部門。事實上除了迪士尼,華納和網飛(Netflix)也都已經請他們的DEI長走人,並縮減DEI部門。而娛樂業已經算是比較遲在做這件事的行業,美國許多在2020年前後設立DEI部門的公司,都早娛樂業一步對DEI部門進行縮減甚至裁撤。

比較值得討論的是,DEI真的改善了「用人種、性別決定人事的任用陞遷」的陋習嗎?事實上根據許多的訪談和網路言論,都指出企業大搞DEI的結果,只是讓人事的任用和陞遷變成另一種「人種、性別決定」。就像電影《小美人魚》那樣,我想沒有任何人會否認,迪士尼選擇海莉.貝利(Halle Bailey)為主角,原因絕非是「她最適合這個腳色」,而是「她是黑人」。就像當年共產黨把人分成「紅五類」、「黑五類」,現代左派雖然口喊平等、雖然極力撇清自己並非過去的共產黨,但最後他們做的事情總是重複著過去共產黨所造的孽。DEI把「只有白人行」變成「只有白人不行」,根本就是複製共產黨「紅五類」、「黑五類」的做法。

迪士尼影業、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最新力作《元素方城市》。(圖/翻攝自迪士尼影業)
《元素方城市》在票房上無法延續過去皮克斯的雄風。(資料照,取自迪士尼影業)

關於種族歧視這件事,的確是造成人類社會運作的「無效率」,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蓋瑞.貝克(Gary Becker)對此就有深入的研究,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拋開種族偏見,一定可以降低社會運作的「浪費」。然而左派卻用「挑動仇恨」和「復仇」的方式,來進行制度運行的變革,結果就跟東亞大陸歷朝歷代的「殺一帝、立一帝」一樣,除了換了一個當權者,結構性的問題完全沒有解決。

找錯問題跟源,解方當然也是錯的

左派社會主義者時常把社會問題的成因搞錯,然而這些人卻鮮少能理解「人非全知全能、會犯錯」,兼之他們又是反對個體自主的群體主義者,用投資的角度來看,就是把資金籌碼全部壓到同一個標的上面,一旦出錯當然就完全沒有轉圜餘地。以奴隸這件事情來說,左派把過去的奴隸問題歸咎於種族歧視甚至仇視,意思就是他們認為非洲裔會成為歐洲裔的奴隸,是因為歐洲裔把非洲裔看成是低等種族,所以要解決人類社會的奴隸問題,就要先解決人類的種族歧視。

然而根據歷史數據的研究,歐洲蓄奴時代的早期,成為奴隸的幾乎都是歐洲裔,而且數量遠超過後來的非洲裔奴隸,也就是說,古代的歐洲人並沒有因為「大家都是白人、人親土親」就放棄把這些「同胞」抓來當奴隸。

歐洲人後來放棄「白奴」改抓「黑奴」,是因為世界各地開始興起握有軍隊與海軍的國家,這讓歐洲人能以較低的成本與風險去襲擊並捕獲奴隸的地方越來越少。換句話說,歐洲人抓非洲人當奴隸,純粹是因為成本較低,「非洲人比我們歐洲人落伍,上帝都覺得他們該當我們的奴隸」這種想法,與其說是因不如說是果,編出一套理由來解釋自己的作為擁有正當性。

嘴上說多元,所作所為無一不獨裁

換句話說你要解決蓄奴問題,必須要從蓄奴的經濟結構去做改變,讓蓄奴附出的成本高於獲得的利益,大家自然就不會繼續這樣做,不是有句老話嗎?「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但左派卻老想去控制人家的思想,要推動的想法不被人家接受,就急著要給人家戴上「仇同」、「仇女」、「仇黑」等高帽遊街,跟他們前輩共產黨根本是一模一樣。這些人宣稱崇尚「多元」,事實上內心根本沒辦法接受別人的想法和他不一樣,20世紀中葉建立共產政權全部、無一倖免地法西斯極權化,絕對不是偶然好嗎?

有趣的是,這次好萊塢幾家影業對他們的DEI部門出手,根本不是左派想像的「腦滿腸肥的萬惡貪婪資本家要消滅我們的理念和意識型態」,就單純是景氣不好公司賺不到錢,養不起這些部門在那邊胡作非為罷了,並不是「針對某些人」。有時候商業機制本身就是解決──像是左派透過媒體控制要把他們的意識型態強制灌輸到我們的腦子這種問題的辦法。根本無需搞一些完全跟他們唱反調的東西,例如他反對蓄奴你就跑去支持蓄奴那種蠢行。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期待一下電影院恢復娛樂產業本色,而不是左派政治正確的洗腦集中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