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校外教學,學了什麼?

2023-10-30 05:50

? 人氣

這可以歸因許多國中、小學生課業壓力大,放學後仍要穿梭補習班、安親班。在消磨掉許多課後時間之後,學生對於縣市內舉辦的一些帶狀藝文、鄉土人文策展活動,也甚少涉獵。我們如何能期待學生停下腳步了解家鄉事、關愛家鄉發展呢?如果學生對家鄉的了解多來自於課本的文字描述,那校外教學的辦理,更不應該是學生放鬆、暫時離開校園的活動而已。教育單位應該體認到,學生在求學時期無法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養成他們親近鄉土、關懷鄉土的習慣,就更難理解、熱愛這片土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校外教學要實際帶出教育意義

學校考量校外教學的辦理,重視學生的選擇權固然重要,但是審視活動所具備的教育意義也不容忽視,校外教學不妨適時加入一些元素或做一些調整。

一、可以來場團體鄉土踏查

雲林縣虎尾鎮光復國小曾做過社區服務的健走活動,安排學生走一遭社區的周邊區域,連帶一起打掃環境。在健走與潔淨的過程,學生不只體驗,更以實際行動關懷鄉土。此外,新北市永福國小也曾辦理學生健走活動,從校門步行參觀文化三級古蹟——先嗇宮。一邊的學生學著做古早紅龜粿,另一邊參與廟方針對古蹟的講解,融入先人過往身處的環境。

校外教學、高中、美濃、客家文化。(取自高雄市立六龜高級中學臉書粉專)
校外教學、高中、美濃、客家文化。(取自高雄市立六龜高級中學臉書粉專)

對家鄉進行踏查是一種豐富多彩的體驗,學生早已走過、經過這些在熟悉不過的地方,但卻可能因為這樣的校外教學經驗,對環境、對一起踏查的同伴,都產生更深層的認識與情感連結。

二、可以一起投入當地的策展活動

各縣市辦理很多有關鄉土的策展活動,非常值得教師或學校先與辦理單位或講師進行聯繫、再規劃。比如近期《2023世界河川日——我們共居一個城市‧北台城鄉流域行動》,9月到11月一系列有關母親之河——淡水河的系列講座,場場有深度。雙北交通方便,師生一起搭乘捷運、公車,與講師共譜一場母親河的對話,了解整個北台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對國中以上的學生而言,更是體認在地生態的價值對社會發展的重要。

校外教學是學校規劃學生校外的統整性學習,也是跨領域的教學活動。從過往到現在,雖然它的名稱變來變去,但是讓學生從課本所學去連結環境的意義從沒改變過。校外教學不是學生單純外出的活動、也不是論斤秤兩的價錢比較,家長應當要能深度理解,並多方支援學校辦理這樣的活動,因為你們是教育的最重要夥伴。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