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校外教學,學了什麼?

2023-10-30 05:50

? 人氣

許多學校安排校外教學,觀察這種特別又有趣的海洋生物。(圖/高市工務局提供)

許多學校安排校外教學,觀察這種特別又有趣的海洋生物。(圖/高市工務局提供)

近幾年常出現國中、小,甚至高中生家長上傳學校校外教學的行程,要網友評論價格的合理性。家長認為「活動已經包含許多自費行程,卻為何仍所費不貲?」常見的校外活動有2到3日的畢業旅行、半日或一日的校外教學、還有隔宿露營等,每一項活動皆有其任務。其中,半日或一日的校外教學是國中小每學年必定要舉行的一次活動,如果學生外出學習的校外教學,家長只關注對應的價格,忽略校外活動該有的教育功能,真的十足可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筆家長自費讓孩子校外活動的錢,花得值或不值,絕對不是看地點遠近、趣味性高低,決定的關鍵應該每學年都會辦理的校外教學,有哪些教育意義。費用也絕非最重要的考量,不然家長或補習班自行籌備一趟相同的旅行,彈性可以更大。

借鏡60、70年代「遠足」的經驗

現在的「五、六年級生」在國民教育階段多有「遠足」的經驗,一項花費不多卻極具教育意義的健行活動。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不會存在現在校外教學或畢業旅行必規劃的「三六九樂園」(劍湖山、六福村和九族文化村),也不會是現今流行的「戶外教育」形式。記得當年整個年級的同伴,整隊從學校大門出發,在校長、老師耳提面命、帶領下,隊伍行列健走3小時,師生彼此照應、陪伴下,氣喘吁吁地魚貫通過「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的硬漢嶺石碑。

在往前登高幾公尺,汗水如珠的身軀彷彿接住微風輕拂的禮讚,第一次極目眺望整個淡水河口的美景……。這樣的健行記憶,就算已過40年,在同學會上常常還是會一再被翻出來說嘴:「十歲就是硬漢了」、「那個淡水河真的美啊」。以現代教育用語來說,那時的遠足是人際互動、體能訓練、涵養態度的教育活動。更重要的,它透過踏查連結鄉土認識與關懷。而這些都是現在校外教學缺乏的重要教育元素。

放眼國際前先扎根鄉土關懷

現代教育活動常常連結「放眼國際」、「培養國際觀」等專業詞語,但是缺乏鄉土關懷的國際觀,就像是無法定向的飄遊浮萍。曾經有一組高中學生的畢業旅行前行討論,教師提出金門行或馬祖遊的計畫,多數學生卻反應「花錢搭飛機去看舊式炮臺,不如去日本、泰國旅遊」,學生對金、馬的了解仍只侷限在某一年代的記憶。金門不只是舊時戰地風光而已,它還保存著20世紀清末,先民活動的珍貴歷史記憶;馬祖更有著不同於臺灣本島的閩東建築與人文風情。更深一層的情感面,金門和馬祖從1949年之後,有長達20年時光在對岸炮火的威脅下生活,代替臺灣本島承受了巨大的戰火磨難。但是對學生來說,這些只是課本內的某一段落的描述,當學生能自主構思校外教學「地點」時,去走訪課本內的某一家園圖景,並不會是首要的選擇。

這可以歸因許多國中、小學生課業壓力大,放學後仍要穿梭補習班、安親班。在消磨掉許多課後時間之後,學生對於縣市內舉辦的一些帶狀藝文、鄉土人文策展活動,也甚少涉獵。我們如何能期待學生停下腳步了解家鄉事、關愛家鄉發展呢?如果學生對家鄉的了解多來自於課本的文字描述,那校外教學的辦理,更不應該是學生放鬆、暫時離開校園的活動而已。教育單位應該體認到,學生在求學時期無法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養成他們親近鄉土、關懷鄉土的習慣,就更難理解、熱愛這片土地。

校外教學要實際帶出教育意義

學校考量校外教學的辦理,重視學生的選擇權固然重要,但是審視活動所具備的教育意義也不容忽視,校外教學不妨適時加入一些元素或做一些調整。

一、可以來場團體鄉土踏查

雲林縣虎尾鎮光復國小曾做過社區服務的健走活動,安排學生走一遭社區的周邊區域,連帶一起打掃環境。在健走與潔淨的過程,學生不只體驗,更以實際行動關懷鄉土。此外,新北市永福國小也曾辦理學生健走活動,從校門步行參觀文化三級古蹟——先嗇宮。一邊的學生學著做古早紅龜粿,另一邊參與廟方針對古蹟的講解,融入先人過往身處的環境。

校外教學、高中、美濃、客家文化。(取自高雄市立六龜高級中學臉書粉專)
校外教學、高中、美濃、客家文化。(取自高雄市立六龜高級中學臉書粉專)

對家鄉進行踏查是一種豐富多彩的體驗,學生早已走過、經過這些在熟悉不過的地方,但卻可能因為這樣的校外教學經驗,對環境、對一起踏查的同伴,都產生更深層的認識與情感連結。

二、可以一起投入當地的策展活動

各縣市辦理很多有關鄉土的策展活動,非常值得教師或學校先與辦理單位或講師進行聯繫、再規劃。比如近期《2023世界河川日——我們共居一個城市‧北台城鄉流域行動》,9月到11月一系列有關母親之河——淡水河的系列講座,場場有深度。雙北交通方便,師生一起搭乘捷運、公車,與講師共譜一場母親河的對話,了解整個北台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對國中以上的學生而言,更是體認在地生態的價值對社會發展的重要。

校外教學是學校規劃學生校外的統整性學習,也是跨領域的教學活動。從過往到現在,雖然它的名稱變來變去,但是讓學生從課本所學去連結環境的意義從沒改變過。校外教學不是學生單純外出的活動、也不是論斤秤兩的價錢比較,家長應當要能深度理解,並多方支援學校辦理這樣的活動,因為你們是教育的最重要夥伴。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