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讚國觀點:民調的濫調與游盈隆的亂調

2023-09-04 06:50

? 人氣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資料照∕蔡親傑攝)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資料照∕蔡親傑攝)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9月1日在臉書上,因為一項統獨民調的提問形式與内容,被中國文化大學副教授、名嘴郭正亮批評「很有問題」,指控郭正亮「混淆大衆視聽」,警告他「莫信口開河」,否則「將毫不猶豫地對他採取司法行動,將其繩之以法」,一副士可欺不可辱的果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繩之以法」幾個字讀起來觸目驚心,游盈隆似乎手拿上方寶劍,以國法侍候,直指待罪羔羊的郭正亮,只差没一刀劃過,看他人頭落地。他的臉書内容經過新聞媒體轉載,放大報導,昭告天下的力道不可謂不大。郭正亮隔天的反應是,「這太嚴重了!」,雖然没有棄械求饒,想必心有餘悸。

一個原本是學術與研究方法的辯證問題,雙方盡可在民意庭裏討個公道。知識分子的對決竟然演變到單方劍拔弩張(莫非負心多是讀書人?),幾乎法庭相見的地步,豈止嚴重,簡直太沉重(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坦白説,針對游盈隆民調的批判,郭正亮其實並未信口開河,而且「很有問題」的宣稱也絶對站得住脚。

就算郭正亮胡説八道,門外漢難道就不能對專家的話語,表示一點自己生活經驗或他人經驗(如看書)得來的常識和知識?這未免有點「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弔詭,推到極致,所有的理性對話,勢必不可能。反正你不是我,或者不是我肚子裏的蛔蟲,如何知道我想些什麽?其實,蛔蟲在乎的是(假定它們會思考),是否能在個人的肚子裏自然生存,至於「我」是誰,是社會問題,無關緊要。

民意調查再如何科學(美國社會學家C. Wright Mills 在1959年出版的《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中對民意調查大加撻伐),結果都不會是自然狀態(不然,民意到底以什麽形式存在,又存在於民間什麽地方,等待被發現?),而是人為的社會狀態(由民調專家游盈隆們建構出來的産物)。游盈隆如果不透過民意調查提問,一般人每天在柴米油鹽中打滾,或風塵僕僕,大概不會把統獨問題放在心上,更别提要掛在嘴上。

游盈隆「見笑轉受氣」,氣噗噗的想提告,説穿了,不是出自郭正亮的無理取鬧,而是自己在問卷設計上理虧,被抓到把柄,又無以有效反駁瑕疵,一時亂了調,只好先下手為强,企圖以訟止謗。他搬出胡佛和一些學術大老為自己的民調背書,頂多是一種詞窮的詭辯:權威怎麽可能出錯,名師當然出高徒。

我們不必重複游盈隆與郭正亮之間的争端細節,這不是水落石出的追究。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9月1日公布的報告,只要看題目,就不難察覺後者對前者的批判没有任何方法或學術方面的認證偏差,解讀上也十拿九穩:

「國內對於台灣前途問題有很多爭論,有人認為『兩岸統一』比較好,也有人認為『台灣獨立』比較好。請問您的意見是怎樣?是『台灣獨立』或是『兩岸統一』?」

白紙黑字,這根本是不折不扣的二選一問題,没有第三選項(維持現狀),或其它可能的排列次序(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台灣民衆統獨立場趨勢分佈」有六個選項)。郭正亮所説的以「統獨二分法」逼受訪者表態的評論,一點都不過分。游盈隆非黑即白的一刀切,砍掉不統不獨的空間,無疑會膨脹「獨立」的百分比,因為「統一」的人早已越來越少,而「維持現狀」的人往往是相對多數,一旦被迫劃歸為「獨立」,可能的意涵帶有濳在的戰争風險。

20230830- 風傳媒「下班瀚你聊」主持人黃暐瀚、助理主持人雪寶與前立委郭正亮(見圖)30日在「下班瀚你聊」節目對談。(柯承惠攝)
前立委郭正亮(見圖)批評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問卷陷入統獨二分法,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揚言提告。(柯承惠攝)

游盈隆的怒氣回應是,他們始終有保留「維持現狀」的選項。也就是説,這個選項出現在問卷的其它地方,研究設計是「專業考量,不是郭正亮這種沒參與過經驗研究的門外漢所能理解」。言下之意是,套句柯文哲2018年打擊台北農産運銷公司總經理吳音寧的話:我操,哪來的門外漢,郭正亮懂什麽東西。

我應該不是門外漢,對民意研究的方法與理論略知一二,在美國唸博士班時,修過民意調查與研究方法的幾門課,也在美國做過一些民意調查的研究,還教過大學部與研究生有關民意的課,更在《民意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新聞學季刊》(Journalism Quarterly)和其它刊相關物發表過幾篇探討民意的研究論文,應該可以理解雙方的説辭。

除去以「權威」合理化一個不合理的操作外,游盈隆的盲點在於,電話訪問的基本過程是一題一題的問,受訪者在被問到前,不可能事先知道後面會問些什麽(不像紙版的郵寄問卷可以看到全部問題,即使是網路調查也是單題呈現在電腦螢目上),因此難以作通盤思考。事實上也不可能,因為受訪者能回答問題的時間通常很短(民意調查以選擇題居多的道理在此)。

不管題目多寡,正因為電話訪問是單題逐一作答的先天結構限制,在問到主要題目前,任何引導性問題(leading questions)或預式(priming)的設計,就難免左右受訪者的回答傾向(除非他/她健忘),所謂答案存在於題目之中(魔鬼更存在於細節裏)。不看上下文,我們很難探索文本間用字遣詞的相互作用與可能影響。

游盈隆於8月21日公布的2024年總統選舉民調,便帶有某種引導性的缺失,不免偏執一方,多少而已,在相當程度上,並非受訪者當下的可能意願,至少有些人會先入為主。問卷設計的敗筆在於,前面題目涉及賴清德訪問美國與日本麻生太郎對台美日關係的看法,顯然具有提示或框架作用,加減之間,賴清德民意支持度突破43.0%(多少是一個歷史效應),而侯友宜的則劇落至不到14.0%,引導性問題遂是個變項。

即使只是幾個百分點的差别,不管説辭如何動聽,游盈隆在回覆政客與學者的批判時,顯得强詞奪理,一方面,事後的合理化話語無法改變既成事實,難以有效排除引導性或預式所可能産生的效應;另一方面,他又拿不出没有誤導的證據,以支持民調的效度宣稱。兩者恐怕都會造成一般人對民調的誤解和喪失信心(專家不過如此),與對社會現實的扭曲看法(當然,民調並不等於現實)。

游盈隆學有專長(台大政治系教授胡佛的高足、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政治學博士),又有多年的民調實務操作經驗(那些半路出家的民調專家如吳子嘉們大概很難望其項背),他的基金會定期進行政治議題的民意調查研究,幾年來,更收集了不少數據,對了解台灣民意的長期走向多少有參考作用,他即使没有功勞,也有苦勞。

遺憾的是,游盈隆在8月21日公布的2024年總統選舉民調中,錯過了一個很好「驗證方法是否影響結果」的社會實驗。他大可把隨機抽樣的樣本再隨機分配成兩組均等的樣本,一半問卷保留原有的引導性或預式問題,另外一半則删除這些問題,或者移到主要題目之後。事後分組比對,只要兩組之間没有顯著的統計差别,引導性或預式效應就不成問題,民調結果在知識宣稱上,便有可信的數據基礎。

從最近引起紛争的民調看,台灣民意基金會所做的不過是粗製爛造的調查,不够嚴緊,游盈隆的事後辯解,充其量頂多是亂了章法的調子,欠缺慎思。由爛調到亂調,台灣的各種民調與專家不妨面壁思過,如果要把唱反調的人繩之以法,未免囂張,又貽笑大方。惱羞成怒,還興師問罪,游盈隆真是晚節不保。

*作者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校區名譽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讚國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