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巴拉圭 過境美國如何成為「深思熟慮的妥協」?

2023-08-11 20:00

? 人氣

作為報復,1996年,北京在台灣首次民選大選時進行飛彈軍演,射入台灣海峽,引爆第三次台海危機,美國調動兩個航母戰鬥群進入台灣海峽。但其後台北事實上開始操演過境外交,在美中間協商及對沖外交關係。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登輝在1997年再次過境夏威夷,並拜訪移居當地的張學良。

陳水扁到馬英九蔡英文

蔡英文在紐約向台僑社群演說(30/3/2023)
Reuters
蔡英文2023年3月在美國紐約向台僑社群演說。

2000年後,台灣政黨輪替,民進黨陳水扁掌權後,貫策李登輝過境外交模式,在8年總統任期內,共計過境美國17次,規格各有不同。根據台媒分析,美方授意,給予陳水扁行程規格最高是在2003年底,陳水扁在紐約過境,接受非營利組織的一個人權獎項。但之後,陳水扁因為推動台灣「加入聯合國公投」引發小布希(小布什)政權極度不滿,在任內最後2年過境美國時,不被允許公開活動,僅准許總統專機在阿拉斯加機場加油幾小時。

2008年,國民黨馬英九上任,8年任內也過境美國多達19次。但馬英九與北京關係良好,因此過境美國都採低調模式,只有在2013年紐約停留約兩天及2015年卸任前夕在東岸波士頓參加了一場哈佛大學不公開座談會。

現任總統蔡英文上任後,至今過境美國13次,最高規格為今年4月過境美國時,在洛杉磯與美國眾議院院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面,並在雷根圖書館(Regan Libray)高調發表演說,這是台灣總統首次在美國國土與美國在任眾議長會面,也是中美1979年建交以來,台灣領導人在美國進行的最高級別面對面會晤。中南海則以連續三天解放軍軍機「環台」演習作為報復。

<

賴清德訪美的時機

在台灣大選逐漸逼近之時,賴清德下周將以台灣副總統身份過境美國,屆時他會與誰碰面又將再次成為焦點。但此次訪問正值近期美中互動溝通的新階段,在美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耶倫)、氣候特使凱瑞(克里)和親北京的前國務卿季辛吉(基辛格)分別飛抵北京會晤習近平或高層後,美國國務院還在這幾周邀請了中國「新」外長王毅訪美。

有分析稱,雖然北京至今尚未回應,但美國在此刻或不願因為台灣問題,亦即讓賴清德訪美刺激到了北京,折損了白宮正在建立與中南海溝通的橋樑。

但7月初英國《金融時報》稱賴清德說的「當台灣總統可以走入白宮,所追求的政治目的就已經達成」,美國政府向台灣尋求解釋,在台灣引發輿論風波。不過,本月一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回答相關詢問稱,「我對這些言論沒有回應,只能說從美國立場而言,我們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

據此,楊甦棣對BBC說,他不了解賴清德為何會有如此不小心的發言,「我不知道是誰建議他說這些,但這不是很聰明的發言。」

楊甦棣稱,就美國的立場來說,美方十分尊重台灣的民主,「為台灣人民,從蔣家威權領導,和平轉向民主的進程感到自豪……台灣在(美國)國會、政府和州政府中有許多支持者。但我觀察,許多華盛頓的人認為台灣有些嘗試太過於強硬地聚焦在虛幻或象徵性(symbolic)的姿態,而非關注實質性(substantial)的事物,譬如軍售。我們支持台灣的民主制度,我們希望台灣專注於這些問題,而非著眼於來到華盛頓的象徵性訪問。」

楊甦棣認為,台北需要冷靜且透明地處理台灣外交關係。

有關美國對台灣選舉的影響,宋文笛則向BBC表示,他認為美國確實密切關注台灣的總統選舉,願意與未來任何一位新總統合作。但華府對介入台灣的選舉過程沒有興趣。他告訴記者,美方其實認為台灣今天已經是一個成熟和強大的民主,「華盛頓也無法獨自影響選舉結果,如果試圖這樣做,很可能會對自身產生不良影響。美國最多能做的是傳遞抽象的價值觀或外交政策傾向,希望引導台灣的總統候選人能朝著這些方向發展,但白宮不會直接參與干預台灣大選。」

地圖: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台灣)的國家
BBC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