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恢復擴大消費20條」拉抬經濟 BBC:缺乏「大爆炸式」刺激,實際效果存疑

2023-08-07 13:00

? 人氣

「如何才能擴大內需,使之成為拉動中國經濟的穩定力量,目前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讓居民和民營企業恢復信心,主動擴大消費和需求,可能是恢復中國經濟的正解。而試圖再度刺激房地產市場的路子,恐怕不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安邦智庫表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難道我不想消費嗎?」

「是我不想消費,還是不會消費,我傻麼,消費還用刺激?我的問題是沒錢消費,」中文社交網路小紅書上一位網友對刺激消費的政策如此評價。

對此,官方也不諱言。在中國發改委的一場記者會上,副主任李春臨表示:「就業和收入都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而一周前的政治局會議上稱,「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以及「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

中國的鄰國日本或許可以提供前車之鑒。1961到1970年日本制定「國民收入倍增計劃」,該計劃將經濟發展目標錨定在「國民收入」這一個指標上。最終,收入倍增後可以大幅釋放國內需求,為經濟成長帶來澎湃動力。這一計劃取得巨大成功,日本人均國民收入從1960年的395美元,增加到1970年的1592美元,先後超過法國和德國,僅次於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對於刺激消費而言,增加居民收入是中期因素,短期來看,信心不足更為關鍵。

經濟學人智庫表示,疫情後歐美各國零售額和通膨率都在上升,而中國消費者仍然保持謹慎,節儉的消費習慣反映出對未來工資收入和就業機會的不確定。這種情緒已經淹沒了中國在疫情放開的短暫興奮,這成為中國消費市場失去動力的主要因素。

更長期的一個因素是中國獨有的「城鄉二元結構」,制約了農村居民的收入成長和消費。

中國龐大的市場被一道「城鄉二元結構」鴻溝一分為二,疫情前的數據顯示,中國約有3.3億人口的人均GDP已在2.5萬美元以上,而有10.5億人口的人均GDP在4500美元以下。

這兩部分人口分別集中在城市和鄉村。兩部分人收入差距巨大,使中國形成了M型消費結構,低端和相對高端的消費比較多;更健康的消費市場則是橄欖形的,中間龐大的中產階級形成消費市場的主體。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王建此前分析,高收入階層對房、車需求越來越接近「天花板」,其他消費成長潛力並不大;而低收入階層收入水平提不上來,消費需求未能釋放。而解決方案只有通過大規模城市化,使中國經濟走出低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