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CPTPP的真正障礙是?專家:不在貿易,而是政治

2023-08-01 10:11

? 人氣

2018年3月8日的文件照片中,CPTPP成員國的財政部長參加在智利舉行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會議。(美聯社)

2018年3月8日的文件照片中,CPTPP成員國的財政部長參加在智利舉行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會議。(美聯社)

貿易專家表示,中國有能力滿足跨太平洋貿易協定CPTPP的准入要求。這將迫使成員國就是否吸收中國加入協議,做出一個在政治上不討好的決定。

在提出申請兩年多後,在本月於奧克蘭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英國正式加入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為該協定成員國考慮來自中國、台灣、烏克蘭、哥斯大黎加、烏拉圭和厄瓜多的加入申請掃清了道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按照提交申請的順序,中國將是下一個考慮的對象。不過,被問到考慮下一個申請是否有時間框架的時候,會議東道國紐西蘭的貿易部長奧康納(Damien O'Connor)的回答是否定的。

CPTPP的前身是美國所支持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 協定(TPP),其目的之一是遏制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特朗普執政後,美國退出了該協議。重新架構之後,該協定的成員國包括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加拿大等美國的緊密盟友。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意欲加入,是因為執政黨共產黨非常重視經濟表現,而中國經濟最近由於各種貿易限制而受到影響。此外該協定的高加門檻也被認為能為國內經濟改革提供新的動力。

新加坡管理大學的法律教授高樹超(Henry Gao)對路透社指出,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中國的缺席刺激了北京滿足該貿易協定准入高要求的意願,而背後「隱藏的動機」之一是「挫敗美國利用CPTPP來遏制中國的企圖」。

中國外交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申請加入CPTPP符合中國深化改革和擴大與其他國家貿易合作的努力。

技術障礙

該協定要求各成員國取消或大幅降低關稅,作出開放服務業和投資市場的堅定承諾,並制定了有關競爭、知識產權保護和保護外國企業的相關規則。

「傳統的觀念認為,這對擁有大量國企的中國來說要求太高了,中國沒法加入,但我認為這是大錯特錯。」紐西蘭前貿易部長、貿易談判首席代表格羅瑟(Tim Groser)說。他指出,至少有一部分中國人渴望借助這一協定來推動改革,包括國有企業的改革。

然而,中國向國有企業提供補貼,可能難以達到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要求。此外,雖然知識產權保護正在得到改善,但仍一再有西方公司知識產權被竊取的知名案例。同時,CPTPP 還關注數位貿易,禁止強迫外國公司在本國(例如中國)存儲本地數據,而中國的數據主權法規近年來變得更加嚴格。

「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法規真的與CPTPP的規定相去甚遠,那麼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他們能否進行真正的大規模的改革。」英國的CPTPP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澤貝迪(Graham Zebedee)表示,他沒有具體提到中國的申請。

貿易專家們指出,該協定有豁免條款,例如涉及保護國家安全。而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進程中的表現也說明,該國能夠落實市場開放。

中國駐紐西蘭大使王小龍不久前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加入CPTPP對我們十分重要。不是因為這很容易,而恰恰是因為這有困難。」他說,加入該協定的前景將是「推進國內改革的」推動力。

政治陰影

歸根結底,這一決定中的政治因素要大於技術因素,因為要吸收一個新成員必須得到所有成員國的同意。澳大利亞就曾表示不會批准中國的申請,因為北京仍在阻止進口包括葡萄酒和大麥在內的澳大利亞商品。

此外,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日本和紐西蘭上個月簽署了一項聲明,譴責經濟脅迫。在許多國家希望減少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之際,這份聲明被廣泛認為是指向中國以往的行為。

同時還有人對美國會重新審視退出CPTPP的決定心存希望,這將使協定的簽署國進退兩難,因為一旦吸收中國為成員國,使其擁有否決權,未來中國有可能會阻撓美國加入。

「我認為,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墨西哥應該自主行事。美國既然離開了,就不應該再試圖限制他國同其他的夥伴對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的理事長、原全國政協委員王輝耀表示。

在被問到美國是否會考慮重新加入CPTPP的時候,國務卿布林肯上周在華盛頓對記者說,美國目前關注的重點是印太經濟框架,該框架旨在改善供應鏈和商業行為,但並非自由貿易協定。

中國同時在支持一個與CPTPP競爭的亞太貿易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該協定將美國排除在外,涉及削減關稅,但不是像CPTPP那樣要求開放經濟並規定保護勞工和環境的標準。

對於CPTPP成員國來說,中國的申請加入並非唯一一件讓他們兩難的政治事件。台灣也在謀求加入該協定,此舉遭到了中國的反對,而協定成員國的貿易談判代表對此仍不知如何應對。
「這是一個尋求共識的過程。所以最終取決於每個人在談判桌上的決定。」英國亞太貿易專員布萊克(Natalie Black)說。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