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市都發局長林洲民與前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就「文創」定義筆戰,到近日富邦旗下的台北文創公司也因松菸問題與北市府槓上,「文創」2字儼然已成為當今最空泛的字眼,各行各業彷彿只要「潮」一點、「貴」一點,都可以算作文創產業。而在文化相關創業者的眼中,文創代表著什麼意思呢?《風傳媒》採訪3位與文化創意相關的創業者,了解他們對文創的看法。
這3位受訪者分別開設了室內設計工作室、影像工作室以及於誠品設櫃的果汁專賣店,也許在不同人的眼中,都與「文創」沾得上邊,但受訪的這3位受訪者中,有2位卻不願意被貼上「文創」標籤,甚至說「我們不是你們想像的那種文創」,由此可看出,定義模糊的「文創」桂冠,也許對於部分相關工作者來說,反而是一種汙名或負擔。
獲文化部補助
松菸3坪租金 他可租黃金地段30坪工作室
拿到文化部圓夢計畫50萬元的「絕美影像公司」,絕對是最夠格的「文創」產業,從忠孝復興捷運站步行幾分鐘彎進1條小巷後,便能到達絕美影像的工作室。
小庭院、溫馨的木頭裝潢,讓30幾坪大的空間,在在透著一股新創公司的年輕氣息。而最令我們驚訝的是,這樣地段及坪數的工作室,月租竟然只要7000多元,若按每月每坪租金2200元的標準,在松菸大概只能租得起3坪左右的空間。
絕美影像創辦人邱新達說,工作室原本是台鐵的老宿舍,先前台鐵為了鼓勵文創產業發展,便與文化部合作,將回收的舊宿舍以低於市價2/3的價格出租,供曾申請青創貸款或拿到圓夢計畫的文創團隊申請,正好絕美影像曾獲文化部圓夢計畫補助,因而在提出申請後順利取得完美的工作地點。
什麼是文創?邱新達認為,根據文化部圓夢計畫的定義,只要是廣泛的「文化創意產業」,都可以申請文化局的補助,因此不只是影像公司,做衣服的、手工藝的,只要能跟文化創意扯上關係都可以申請;但他也提到,近來聽說申請門檻似乎較以往嚴格,有經營穿戴式裝置的朋友原先打算提出申請,但卻被告知資格不符,「可能需要是文創市集買得到的東西,或者聲音、影像這些更直接的文創吧!」
由於本身便是通過補助計畫取得創業資本,邱新達認為,政府其實提供了不少資源給文創工作者,如果是有能力、有想法的團隊,多用點心力應不難獲得補助,各地釋出的閒置空間,也對創業者有利。
但談起近日吵得火熱的松菸等「文創」園區,邱新達則說,松菸不僅房租沒有比較便宜,且限定只能租用大坪數,根本只有大公司才有辦法承租,對新創的小公司、小團隊來講一點用都沒有,「明顯是圖利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