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台杉不是淡馬錫,但若成為另一個「鐽震」,則國之幸

2018-08-31 07:30

? 人氣

台灣社會對民進黨、對綠營高官要人,有那麼大的信任度嗎?甚至可問:他們值得台灣人給予那麼大的授權與信任嗎?別忘記綠營曾轟轟烈烈的寫下宇昌案,搞過鐽震案,當然,還有那些進出上市公司利益與經營權的爭奪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從整體國家發展的體制看,蔡政府其實逐漸把台灣推向一種「國家資本主義」,台杉甚至只是其中的「一小環節」而已;蔡政府已經成立千億元的產業轉型基金、搞國家級的投資公司、農業公司,為了新南向還要再成立「國家級的」工業、農業、工程3大國際投資公司。

台灣早期經濟發展初期,確實有相當程度的國家資本主義味道,從公用事業到特許行業、甚至投資額大的產業、企業,幾乎都被政府包辦掌控;但其流弊亦非常明顯,也才會有日後的自由化與民營化。但早年民間企業力量小,政府介入猶可說利多於弊,今日民營企業的專業、規模、經營等能力都早己在政府之上,蔡政府回頭搞國家資本主義,結果可能只受其弊未蒙其利。台灣需要走這個回頭路嗎?

蔡政府如果真要發展五加二產業及扶植新創企業,還是該回頭引入真正的民間資金與力量,成功機會大又能避免政商間弊端,亦不必承擔失敗的財務黑洞,而不是拿公家錢搞迴避監督的假民營。

扁馬時期,國內都曾有效法新加坡、中國、北歐國家或中東國家成立「主權基金」的想法提出,最後都不了了之,無人敢於一試。表面的理由很多,真正的原因在台灣並無適當的政治社會環境,讓主權基金成功運作。

台灣的官僚既無法如星國、北歐國家一樣清廉、專業又有效率,政治社會環境又不能如中國、中東國家一樣獨裁、不讓社會問責。結果必然搞出四不像,虧損、弊端叢生、紛亂不堪,幾乎已是必然。蔡政府雖然不是堂而皇之搞主權基金,但成立各種「國家級」公司與基金,直接投資介入各產業、企業,則已是「準」主權基金具體而微的型態了。

但台灣不是新加坡、也不是北歐國家,台杉不可能成為另一個淡馬錫,因為沒那個環境、土壤。如果台杉能成為「另一個鐽震」,倒還能讓人額手稱慶─鐽震在造成任何傷害之前,就因「外慚清議」而直接解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