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笑臉相迎奉上耳光,全球減碳與中美關係的陰霾

2023-07-21 07:20

? 人氣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李強會晤,雖然中方笑臉以對但並無實質成果。(美聯社)

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凱瑞李強會晤,雖然中方笑臉以對但並無實質成果。(美聯社)

本周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凱瑞訪問中國,雖然中方「笑臉迎人」,但也毫不留情的給了凱瑞「一耳光」,這同時讓全球減碳與中美關係蒙上陰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凱瑞是在16日抵達北京,這是近期繼國務卿布林肯、財長葉倫後第3位訪中的美國高級官員,外界都希望透過高層官員的訪問、接觸,緩和日益惡化的中美關係。凱瑞訪中除了與工作上對等的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會面討論外,也見了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等。

中美氣候討論交流在去年中斐洛西訪台後就完全切斷,這次凱瑞訪中算是重啟兩國在此議題上的交流,但離「合作」還有相當距離。即使凱瑞說這次訪中是為了「開創新局面」,「雙方也成功地開展了一系列長時間、非常詳細的會談,後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說了這麼多好話,也難以掩飾實質上的「一事無成」。

而且,這個一事無成可能會持續相當時日,原因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句話:中國碳減路徑自己作主。

正是在凱瑞訪中期間,央視引述習近平在全球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講話報導稱,習強調「中國承諾的雙碳目標(指實現碳高峰與碳中和的時間)是確定不移的」,接著詞鋒一轉說「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

正值凱瑞訪中要談減碳、希望中國減少甲烷排放和煤炭使用等問題時,央視播出習近平這番話指稱對象應該非常明確,白話文講就是:中國會減碳,但作法與進度,不必美國人指指點點、也不接受美國的壓力。

拜登政府談到對中國的政策時曾說,該對抗的對抗、該競爭的競爭、該合作的合作,氣候議題就屬於能合作的領域。凱瑞也說,氣候議題威脅全球,需要中美這2大經濟體合作,因此氣候議題應該能被視為「獨立的挑戰,與外交問題分開處理」。

從中方反應來看,顯然是拒絕了這種可能,官媒就說兩國要健康合作,「就必須將雙邊關係視為一個整體」。務實來看,這種作法可執行性也低。兩國關係不太可能在某一領域打得渾身浴血、拚得你死我活,但在另一個領域卻是「親愛精誠、合作無間」,更早前王毅就已對美方表示這種作法的不可行了。更何況那些領域合作、那些敵對的決定者是美國,必然是「美國利益優先」,中國當然不肯認。

因此,中美關係其實還是缺乏具體的和緩、進展;兩國高官可以儘量握手、微笑、說好話,讓兩國關係不要再惡化滑向深淵,但只要中美競爭、甚至對抗的結構不變,兩國關係不易有實質改變,只要任何一方向對方出手,祭出各種制裁、管制、實體清單….,兩國關係又要再滑向低谷。

但在氣候領域的影響,其「外溢效果」又較其它領域更高又更明顯。中美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源,加起來占4成之多,中美任何一方如果不願投入減碳,代表的就是全球減碳的失敗,遺憾的是,現在這件事很可能正在大家眼皮子底下發生。

中國一直投資綠電發展,光電與風電的數量增加快速,3年前已超越歐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生產國,增加及興建中的核電機組,中國已居全球第一;中國每年生產與掛牌的新能源車在全球居冠,但與此同時,中國的煤電廠仍持續增加、工業生產排放仍高、也不接受外人(美國)的指指點點。

而美國方面,在經歷川普執政時退出巴黎協定的驚嚇後,拜登政府投資鉅資在新能源上,但同時也批准更多油氣開採,對有利減碳的光電等設施,又以國安為由對中國進口品管制、課稅,這當然不利減碳。如果中美能有更多合作、更好的互動,可能想見其對減碳亦有正面幫助。遺憾的是看來短期內,要見到中美合作是困難了,全球減碳更難有成就成為中美競爭關係下的「附帶損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