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李強回訪德法,試探歐盟「去風險化」底線

2023-06-26 13:00

? 人氣

2023年6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抵達柏林展開訪問,會晤德國總統史坦因邁爾。(美聯社)

2023年6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抵達柏林展開訪問,會晤德國總統史坦因邁爾。(美聯社)

就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到北京會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同時,中國總理李強展開上任後的首度外訪,先後抵達歐盟主要經濟體德國和法國。

這是繼去年底和今年初德法元首訪華後,中方領導人受邀回訪。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和外長秦剛都曾出訪歐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疫情後解除清零政策,北京就向歐洲示好。畢竟,歐洲離中國比較遠,直接的利益衝突比較少。」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卡內基中國項目研究員莊嘉穎(Chong Ja Ian)對BBC中文說。

他認為,北京希望緩和中歐之間在俄烏戰爭後緊張的關係,而面對美國在科技和半導體等方面的限制,中國欲拉攏歐盟國家突破重圍,同時試探是否可以讓歐美的盟友關係有所動搖。

應對「去風險化」

。
李強會見德國政商界人士。

在李強訪歐前一周,德國發表首份國家安全戰略(Die Nationale Sicherheitsstrategie),定義中國為「伙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批評北京正以各種方式,試圖重塑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威脅全球安全和漠視人權。

文件認為德國需要減少對其他國家商品的依賴,但指中國仍是「伙伴」和「解決諸多國際挑戰及危機不可或缺之一員」。

在這份被指論調矛盾的文件發佈後,李強會見德國總理蕭爾茨時強調,中德是現代化道路上的可信、可靠合作伙伴,蕭爾茨則以「反對脫鉤」、「去風險化(de-risk)不是去中國化」回應。法國總統馬克宏也表示,高度重視法中關係,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法中應堅持有效的多邊主義。

「這是整個上半年的一場很重要的外交上的摸底過程。」研究歐洲政治的國際關係學者、Orientis研究總監陳偉信博士對BBC中文說。 「上半年中歐、中美關係都有點似寒還暖的現象,西方鬆口不再講脫鉤(decouple),而是去風險化,所以北京也嘗試了解這個詞語的實際意思。」

「去風險化」一詞最先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3月提出,其後德法外交官都採用該說法,華盛頓亦跟隨,上月七國集團(G7)峰會正式把「去風險化而非脫鉤」的對華策略寫入聯合公報。

「完全脫鉤並不符合大家的利益,對美國來說,民主黨在2024年大選前要討好華爾街和企業利益階層,拜登要擺出外交姿態,不會因為地緣政治和北京鬧得那麼僵;對歐洲而言,中國資金和市場還是非常重要,尤其德國、法國有很大利益在中國。」陳偉信說。

。
李強的第二站是法國,在這裡他受到了總統馬克宏的熱情接待,後者剛在今年4月訪問了中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