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煒觀點:八二三只是共產黨跟國民黨打?民進黨大謬!

2018-08-26 07:20

? 人氣

日昨適逢八二三戰役勝利60週年,當天一早我在臉書「郵史上的今天」系列寫篇「八二三砲戰」以茲緬懷;又因余姓、張姓二位老友,先後要我談些當年軍民奮戰,以及240巨砲之事,同日下午便在同一郵史系列補上第二篇;自認此題材已可畫上休止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未料從網路得知,民進黨副秘書長徐佳青在TVBS 「少康戰情室」節目中說:「八二三是共產黨在跟國民黨打仗,臺灣士兵是為國民黨而犧牲,這值得紀念嗎?」有如此令人浩嘆的思維,只好另藉此系列,再談一次八二三砲戰。

首先,倘若她說「古寧頭戰役」是「臺灣士兵為國民黨犧牲」便大錯特錯。

因為,38年10月24日晚開始,我國軍連續三晝夜戰鬥,終能將來犯敵軍全數殲滅,而有「古寧頭大捷」之稱的這場戰役,我方雖也死傷慘烈,但全是胡璉將軍從大陸撤退至金門島上時,一同過來的大陸籍官兵,以及福建籍金門民眾,無一臺灣籍軍人。

砲彈又不長眼睛,何以見得?

因為,38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天安門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領導的政府軍,在兵荒馬亂中,連由大陸各地撤退的官兵,都尚未安頓好,那能臨時徵調臺灣人前去當兵?

更重要的是,依當時中華民國《兵役法》,及其子法《徵兵規則》,我政府可是在古寧頭戰役之後,38年12月28日起,才在臺灣實施徵兵制的。

古寧頭戰役共軍近乎全沒。油畫。
古寧頭戰役共軍近乎全沒。油畫。

47年八二三砲戰。

曾在古寧頭戰役告捷的胡璉將軍,於46年遵老蔣指示,回鍋當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即訓令大、小金門、大二膽等守軍,挖壕溝和地道,才使得八二三砲戰中,國軍死傷大幅降低。

如果你曾參訪過隱藏於太武山腹的擎天廳,從四面牆壁的開鑿痕跡與岩石紋理,即知這座長60公尺、寬18公尺、高11公尺,可容納上千人的寬敞大廳,竟是當年國軍為防共軍打來,而預作之工事,先在花崗岩山壁鑿洞,埋入炸藥,再一刀一斧,以人工開挖而成。

戰地政務時期,金門及各離島那些隨處可見,八二三砲戰中亦發揮極大效用的壕溝和地道,同樣也是在花崗岩結構中硬挖出來的。

八二三砲戰的第一晚,對金門守軍來說,確實對岸打得突然,猝不及防以致當晚國軍官兵傷亡2百餘人,還因此折損趙家驤、章傑、吉星文等3位金門防衛司令部的副司令官。

8月23日晚間,金門總計落彈5.7萬多發;此役最烈時段在47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此後改為意思意思的單打雙不打;扣掉這種「打心酸」的砲宣彈,一個多月激烈戰事中,金門落彈總數近40萬發;而依10年前八二三戰役勝利50週年時的新聞報導,金門軍民死亡總數逾1000人。其中,官兵死亡人數最多者,依序是步兵、通訊兵和砲兵;老百姓則因於料羅灣灘頭和運補船之間,搬運補給物資時被砲彈擊中居多。

而二次大戰末期,1945年2至3月間,日軍和美軍爆發硫磺島戰役,硫磺島的落彈數和八二三戰役差不多,但硫磺島戰役中,美、日兩軍雙方死亡人數皆超過3萬人。

試想,若無老蔣提前獲知老共要打金門的情報,以及壕溝和地道發揮莫大功效,八二三戰役中,金門軍民死亡人數,那會只有一千多人?

若連著古寧頭戰役來看,兩場戰爭,真只是共產黨跟國民黨打仗,臺灣士兵為國民黨犧牲?還是老蔣,以及國軍將士,在國際間不看好也不認同應死守金馬前線下,為保家衛國,而必要的犧牲?

按徐佳青的論點,今天只要反對民進黨的國民,不就可說「政府是民進黨開的,我的稅還用繳嗎?」「法律是民進黨訂的,我還需守法嗎?」如此一來,豈非天下大亂,不用對岸打過來,自己便垮了。

依徐佳青的邏輯,金門、馬祖,以及故宮寶物,還有置於新店中央銀行金庫中的黃金,連同東沙島、南沙太平島,都該還給共產黨。民進黨也沒資格訂出所謂《黨產條例》,來追殺國民黨和所有民進黨認定的「附隨組織」。總不能,沒收人家的財產時,說這些都是國家的,人家奮勇殺敵,卻又撇得一乾二淨吧?

沒有國,那有家?國家沒了,政黨連想再唱衰國家的機會都沒了。

政治人物最可怕的是,為了選票,為了私利,不惜藉由二分法,挑起仇恨。早年國軍打仗,是為國而戰,為保護家園而戰。經政客長年分化下來,如今的國軍,已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八二三砲戰的二三事

金門的恩主公─胡璉將軍

去金門遊覽過的人大多知道,連接金門縣城金城填和山外(金湖鎮)兩大城之間一條筆直,有「高速公路」之譽的道路,稱「伯玉路」,也就是早年曾在金門服役者熟悉的「中央公路」。這條全金門最長最直的道路,便是因民國77年6間,為紀念胡璉將軍對金門的貢獻,以胡璉的字來改名。

大陸時期,胡璉將軍便是打過徐蚌會戰的將領。38年10月從舟山群島撤退後,奉令率其十二兵團重整後的殘餘部隊,防守金門。方接掌金門防務,胡璉即遭遇古寧頭戰役,經激烈巷戰,我軍全面告捷。

46年7月,老蔣得知匪軍有意拿下金門,想來想去,還是請出胡璉,升他為二級上將,回鍋擔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還好,他一上任,便趕緊命各部隊挖壕溝和地道,方使八二三砲戰中,國軍死傷大幅降低。

除了在金門廣為闢建公路之外,他另於道路兩旁的花岡岩環境下,設法廣植木麻黃樹,遏止金門飛沙走石的惡劣環境,並使水土得以保持。而金門的太湖、古崗湖等人工湖,也都是他任內建成。而享譽中外,連大陸客也慕名購買的金門高梁酒,其金門酒廠,前身「九龍江酒廠」便是他興辦。原本金門酒品質不佳,有一位叫葉華成者,釀出口味絕佳的高梁酒,胡璉便要此人提供技術給酒廠,造就當今金門人因酒而富的榮景。

他也積極動地方教育,普設中、小學,留下「將軍建校」的美談。

中華郵政發行「八二三戰役勝利三十週年紀念郵票」一套4枚。(陳守煒提供)
中華郵政發行「八二三戰役勝利三十週年紀念郵票」一套4枚。第1枚便是老蔣得知中共有意砲擊前線,於八月中旬,提前巡視金門防務,小蔣在旁為其解說的畫面;第2枚則是小蔣深入金門國軍防衛陣地,慰問官兵的情景;另2枚則以砲戰期間,我方砲兵和裝甲兵全力反擊的歷史鏡頭為題材。(陳守煒提供)

240巨砲

由於美國在日本丟下二顆原子彈,讓日本投降,八二三戰火一起,美國華府令太平洋美軍司令,派第七艦隊前來臺海,還密令「準備使用原子武器」,甚至訓令不得告知兩岸。老蔣知情後,堅決反對,認為這會造成對岸人民死傷無數,此事才不再被美方列入考慮。否則,第三顆原子彈,便可能落在中國大陸。

至於有「鎮島之寶」美譽的240巨砲,也就是240公厘口徑的榴砲,外界常傳說八二三是靠這種重砲打贏的,甚至還誇言成「把廈門車站瞬間轟成平地,共軍以為國軍使用原子彈」等等。

其實,美國是看老蔣把金門守住了,才於民國48年以「轟雷」計畫,將10門240榴砲從琉球基地運抵金門,其中兩門部署在金門溪邊砲陣地。

若非蔣介石死守金門,並將胡璉將軍調回金門,才有八二三不敗,才有民國49年艾森豪總統來訪。(圖為紀念郵票,陳守煒提供)
若非蔣介石死守金門,並將胡璉將軍調回金門,才有八二三不敗,才有民國49年艾森豪總統來訪。(圖為紀念郵票,陳守煒提供)

金門的國際譯音源自葡萄牙人

值得一提的是,國際間所以多將金門譯為Quemoy,而非我們習知的Kinmen,源自明朝年間,葡萄牙商人在大陸東南沿海,尋找適合地點做為貿易停靠站,如福建漳州的浯嶼與月港等,當時葡人便以漳州地區的閩南語發音,將附近島嶼「金門」譯成Quemoy,廈門則稱Amoy。

而民國99年成立的國立金門大學,英譯亦採此洋文地名,而為National Quemoy University。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文授權轉載自作者〈郵史上的今天〉系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