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艾俐專文:我們,要給弱勢兒少一個溫暖的家!

2023-07-02 05:50

? 人氣

沒有孩子的她回到台灣,「領養」一間育幼院

院長江秀圈博士雖然出生於台灣,但後來到美國進修碩士、博士,20多年來,都在美國西雅圖從事服事兒童、家庭的事工,本以為就在美國平穩度此生。生活中唯一的缺憾是沒有孩子,試了多年,祈禱了多年,但神始終沒有答應她,不久她也放棄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膝下無子,回台「領養」育幼院,伯大尼兒少家園江秀圈院長:我只希望孩子快樂地活著,未來有正向的人生,成為社會的祝福!(江秀圈院長提供)
膝下無子,回台「領養」育幼院,伯大尼兒少家園江秀圈院長:我只希望孩子快樂地活著,未來有正向的人生,成為社會的祝福!(江秀圈院長提供)

伯大尼董事長,也是基督教界的耆宿洪善群,2020年找到了江秀圈,希望她能接任伯大尼新院長,在2020年新冠肺炎威脅著世界生存的風暴裡,伯大尼兒少家園,迎來了新希望。新院長江秀圈和先生放下美國的舒適和安穩,開啟人生新的篇章,沒有孩子的她到台灣,「領養」一間育幼院。

「領養」開始,江秀圈就面對多重挑戰,由於他們的工作廣泛,政府補助有限,因此多數必須靠社會大眾的愛心捐助。此外,伯大尼近年採取與台灣兒少安置機構截然不同的做法,且已在實施中的以夫妻為照顧者的「家庭式安置」,她非常努力落實這個理念。

「家庭式安置」和早期的機構式照顧大不同,後者是機構式照顧,院童多半稱照顧者為老師,少有使用爸媽的稱呼,院童住的是宿舍,吃飯、活動都是整個機構的師生團體式進行,很難經歷一個家的感覺。在伯大尼,目前採行的模式是一對夫婦一起帶著四到六個孩子(多半是難置兒)成為一個家庭,其中一人是主要照顧者,配偶可以出外就職,下班回到家中成為協助人力,就如一般家庭裡的父母。  

每個受傷的孩子,都需要一份愛做他們心靈的OK蹦

家爸、家媽最辛苦,由於院童來自極不健全的家庭背景,都各有一段滄桑悲傷的歷史,由於身心靈的創傷,大部分情緒很不穩定,有的還有自殘行為。幾乎每個院童都需要心理諮商,少數沒有接受諮商,是他還不願意,而不是他不需要,有的甚至已經連續幾年看精神科醫師。最近幾個月還多次需要打119協助,並且各小家也加裝了隱形鐵窗。

院裡需要非常密切注意院童行為,情緒不穩時,家爸、家媽就得安撫,再不然就需要帶他們到情緒宣洩室,這個房間裡四壁都是柔軟的墊子,地下也是軟墊,可以讓院童在裡面任意發洩情緒。院裡也設有遊戲治療室,看院童在裡面挑選的玩具類別或如何角色扮演,可以知道他們的心理狀況。也有藝術治療室讓他們繪畫,因為身心創傷的孩子很難用言語表達。曾有個院童就畫了一顆破碎心,上面貼一塊OK蹦帶,傳述著這些孩子受傷的心靈,需要一份愛做他們心靈的OK蹦。

有些孩子的行為狀態在學校也會遭受挫折,也有的因為有身心障礙甚至遭到霸凌,許多院童面對學校生活心情是抑鬱的,雖然工作人員對他們學業要求不高,但還是有很挑戰的時候。也有孩子因為心理壓力太大,一星期只能去上學兩天。「由於實際的資質狀態,我們不一定期待每個孩子要課業名列前茅,但希望他們每天都快快樂樂地活著,未來有個正向的人生,成為社會的祝福。」江院長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