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國政論壇》樂活壯世代,讓熟齡者從社會負債翻轉成為社會資產

2023-06-27 05:40

? 人氣

何美慧董事長接著提到現代醫療技術越來越發達,大家必須思考60-65歲後可能還有將近三十年的生命要過,可以學習德國政府作法,鼓勵老人居家終老,一方面讓老人在體力許可範圍內,在熟悉的環境處理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每週提供一定時數的到府服務,協助處理一些比較繁重的工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阿嬤 奶奶 老人(示意圖/取自photo-ac)
何美慧鼓勵大家建立正確的「壯世代」心態,也鼓勵年長者居家終老。(示意圖/取自photo-ac)

台北教育大學前校長莊淇銘則暢談其「以長健取代長照」理念,表示以前在人口結構為金字塔形時,政府可以用加稅方式來籌集財源,解決問題,但目前人口結構已經進入倒金字塔時代,政府必須思考新的做法。現在因為生活品質與醫療水準的提升,平均壽命不斷提高,退休後可能還有20-30年的時間,必須持續維持身體健康,持續學習。因此,他在新竹縣擔任新聞處長時就積極推動「以長健取代長照」的觀念,讓「壯世代」能夠健康老化,減輕政府長照負擔,反轉老年人是社會負債的情形。

「只要齡合,不要零和」,讓青壯世代攜手共創未來

吳春城理事長針對青壯間的世代衝突情形,表示年輕人的未來與「壯世代」息息相關,在進入「壯世代」之前(20-55歲)的家庭、社會、經濟、政治生活等各方面,都脫離不了「壯世代」的影響,年輕人不應該忽略與忽視與仇視「壯世代」。以產業而言,「壯世代」是一個龐大的藍海市場,有大量的需求但目前很多方面的供應都不足,要把餅做大,提供青年世代更多機會。

他也提到近期推動的「只要齡合,不要零和-壯世代2024壯台灣宣言」,提出「齡合經濟」與「壯世代九大主張」,積極鼓吹「銀光經濟」,刺激「壯世代」消費,不要讓龐大儲蓄變成死水經濟。要導引青年人往「處理好壯世代的課題就是在幫自己解決未來的問題,青、壯世代可以共同發展」的方向思考,帶動他們喜歡「壯世代」,要敬老、孝順父母。

吳春來執行長更進一步說明,台灣的社會現狀是一種失控的死循環,人口結構失衡(生不如死)、社會枷鎖讓高齡者失能(退休就該在家休養,政府預算絕大多數用於老人照護,經濟服務多為年輕人設計),形成死水型社會(財富流通停滯,世代對立加劇)與死水經濟(儲蓄總額不斷破新高,2023年將達到3.4兆)。台灣面臨嚴重的勞力短缺問題,但55歲以上就業率卻嚴重偏低(55-64歲為47%,65歲以上為8.7%,低於全國平均就業率56.9%,而英、美、德、日、韓等國的55-64歲就業率均高於平均就業率)。

20230621-老人示意圖。(示意圖,取自Pexels)
吳春城認為應為青年人建立青、壯世代可以共同發展的概念。(示意圖,取自Pexels)

他解釋「壯世代」的商機十分龐大,要以此為誘因向產業界宣導,讓他們可以從中看到產業發展的未來,才能促進相關產業規模的擴大。因此,他特別提出為台灣注入壯能量的壯政策三大主張:壯市場(發展百兆壯世代產業)、壯體制(營造解放高齡化勞動力環境)與壯文化(勾勒全社會第三人生想像,將「壯世代」從扶老比分子解放至分母,降低青世代負擔)。

在與會學者專家一一發言後,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策略長莊錦華提出個人感想,表示參與聆聽與會學者專家的報告與討論,讓她了解「壯世代」可以讓社會更充實、更美好,大家必須要用未來的思維推廣「壯世代」運動,相信「壯世代」可以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也可以翻轉很多既有的思維。

研討會最後由蘇進強秘書長總結,他首先對與會學者專家表示感謝,讓他獲益良多。「壯世代」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約734萬人),所以柯非常重視與「壯世代」相關的少子化與高齡化問題,而民進黨無法協助青年突破經濟困境,所以開始逐漸拋棄民進黨,應該讓青年們了解到「壯世代」是他們未來的希望,讓他們對未來(老年化)產生希望,了解「壯世代」可以提供他們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力量資源。他最後表示政府應該要改變現行對於「壯世代」補助式、歧視性的政策,建立重視世代傳承與世代和解的「壯世代」政策,同時全面檢討資源錯置與浪費的問題。

本文由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授權刊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