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本沖觀點:全球純網銀在壓力中,奮力找尋新獲利模式

2023-06-11 06:30

? 人氣

2014年Starling Bank成立時機也剛好搭上千禧世代逐漸成熟,英國是純網銀進展最快的幾個國際金融市場之一,曾獲安永2019年馬來西亞最佳女企業家獎、金融科技教授See Wai Hun指出,隨著98%的千禧一代和99%的Z世代使用手機銀行應用程式App執行各種活動,一個無實體化、主要在iPhone和Android手機系統上運行介面的行動金融系統、即純網銀的需要誕生,企圖讓人們能隨時查看帳戶餘額、轉帳、繳信用卡、檢查信用評分及存入支票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Starling Bank的成立,顛覆了傳統銀行業,並於2016年7月獲得英格蘭銀行頒發的銀行牌照。2017年5月Starling Bank正式開業,推出了首個手機個人經常帳戶,可作為適用於iOS和Android手機的行動App。它於2018年3月推出了英國首個純網銀行帳戶。Starling還提供開創性的B2B銀行和支付服務。

受歡迎的應用程式 不一定能創造公司利潤

跟在Starling Bank之後的是Revolut和Monzo,這兩家英國純網銀分別於2015年和2016年掛牌成立。

其中,Starling Bank最初的技術長Tom Blomfield因為和安妮‧博登鬧翻,還另外成立了一家純網銀,就是Monzo,有趣的是,Monzo做得有聲有色,市值一度突破780億元新台幣,許多的服務如出國消費、提領現金「零手續費」,以及每次消費不是整數的話,餘下的零錢統統替客戶自動存起來等功能,非常受到喜愛。

然而「有受歡迎的功能」並不意味著能夠創造利潤,因此Monzo的獲利還不算是突出。但是,Starling Bank的獲利,似乎也不是靠外界想像的純網銀策略致勝,根據Starling Bank的官方網站記載,它能奠定獲利的基礎,仍是透過傳統的商業手段「併購」來達成。

Starling Bank的官網上說,2021年7月董事會通過收購Fleet Mortgages獲得的抵押貸款能力,截至2022年6月,資產負債表上的抵押貸款已超過20億英鎊,貸款的增長得益於Starling不斷增長的存款基礎,在短短3個月內又增加了6億英鎊。

不論如何獲利,在美國矽谷銀行事件後,全球純網銀面對的麻煩,沒有比傳統銀行少,它們還得一邊應付來自金融系統性風險挑戰,一邊用更吸引人的手機App,把客人從傳統銀行手上吸引過來。

因此,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和專家論述整理,純網銀可以從下面幾個方向,來創造利潤。第一,發行信用卡,或者是走出傳統VISA、MASTERCARD以外的信用卡系統,就像日本的JCB一樣,純網銀因其手機、行動App的特性,有機會走出自己的信用卡機制、收單機制,甚至純網銀自組信用卡聯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