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宜敬專文:野人咖啡與台灣的六○年代

2024-06-11 05:40

? 人氣

筆者提到,台北城裡有兩家傳奇性的咖啡屋。其中一家是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另一家是峨嵋街的野人咖啡室。(示意圖/取自photo-ac)

筆者提到,台北城裡有兩家傳奇性的咖啡屋。其中一家是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另一家是峨嵋街的野人咖啡室。(示意圖/取自photo-ac)

一九六○年代後半是個動盪狂飆的時代。中國人在搞文化大革命,英國人在瘋搖滾樂,美國人在打越戰,嬉皮文化正在流行,阿姆斯壯登上了月球,黑人的人權意識高漲,約翰‧甘迺迪、金恩博士、羅伯‧甘迺迪先後遭到暗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那場世界性的狂歡的派對中,台灣似乎缺席了。當時台灣人的年平均國民所得不過數百美金,人人忙著賺錢,既沒有窮到必須造反,也還沒有有錢到可以為了想造反而造反。再加上當時蔣介石總統在台灣施行威權統治,政權非常的穩固,社會非常的安定,安定到令人窒息。

在那樣的氛圍下,台北城裡有兩家傳奇性的咖啡屋。其中一家是武昌街的明星咖啡館,另一家是峨嵋街的野人咖啡室。

明星咖啡屋

明星咖啡館是由台灣人簡錦錐與俄國人艾斯尼(George Elsner)共同經營。而艾斯尼原本是俄國皇室的軍官,他在一九一七年俄國共產革命之後,逃到了中國上海,跟他的同鄉布爾林一起在霞飛路經營 ASTORIA 咖啡廳。後來在一九四九年,中國也爆發了共產革命,艾斯尼再度南逃,逃到台灣的台北市,在武昌街開設了明星咖啡屋,而「明星」兩個字,其實就是俄文 ASTORIA 的中文翻譯。

在明星咖啡屋裡,用的是歐洲式的裝潢,喝的是俄國的羅宋湯,吃的是俄式的糕點,與窗外的台式與日式街景涇渭分明,甚至可以說格格不入。但也就是這樣的格格不入,吸引了許多隨國民政府南渡的文人雅士、達官貴人們,讓他們可以在精神上暫時逃離台灣的封閉與落後,回味上海租界的繁榮興盛與國際化,想像共產革命前俄羅斯貴族的風華絕代。

而也就是這樣的異國風情,讓當時權傾一時的世子蔣經國、蔣方良夫婦成了常客,吸引了郎靜山、楊三郎、廖繼春、顏水龍等畫家光顧,也吸引了黃春明、白先勇、陳映真等文學家常駐寫作。然後孤獨的詩人周夢蝶也在咖啡廳樓下擺起了一個小書攤。

野人咖啡室

如果說,明星咖啡屋提供了台北人對歐洲與上海的歷史想像,那在不遠處西門町的野人咖啡室所提供的,就是台北人對美國當代文化的想像。在白先勇的小說〈孽子〉裡,野人咖啡是台北同志圈的會面地點,而在林懷民的小說〈蟬〉裡,野人咖啡室裡永遠播放著各種西洋音樂,Beatles、Joan Beaz、Bob Dylan,裡面長髮披肩、衣著絢麗奪目的年輕人在黑暗的光影中晃來晃去,男主角在桌上的燈罩塗鴉上看到有人寫著「P. S. I Love You.」,聽 Bob Dylan 用一種似醒未醒、夢囈般的聲音哼唱著「The times they're a-changin」。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