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堯觀點:中共攻台戰術規劃─7階段12至15天攻佔台灣本島

2023-06-02 07:10

? 人氣

綜前所述,以共軍第一枚彈道飛彈在台灣炸響為起始,以中共台灣省政府成立為結束,中共擬發動的攻台戰役期程規劃預計約需12至15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95、1996年發生的第三次台海危機,解放軍對台灣發射多枚東風-15短程彈道飛彈。(林瑞慶攝)
1995、1996年發生的第三次台海危機,解放軍對台灣發射多枚東風-15短程彈道飛彈。(資料照,林瑞慶攝)

「1996年台海危機」的共軍演習,對台灣最大的教訓應是:中共武力犯台的內涵已經從「能不能」到「要不要」,從「會不會」到「要如何」的層次。換言之,在這場危機爆發之前,對台灣而言,坊間皆認為中共無力犯台,但是共軍對台試射彈道飛彈的舉動,卻造成台灣內部相當程度的恐慌,尤其是股票市場;對中共來說,雖然藉著彈道飛彈的數次試射,暴露出台灣無力反飛彈之國防漏洞,唯因共軍當時尚未建立足以侵台的兩棲部隊與後勤力量,以致其攻台戰役的戰術規劃無從有效發揮。時至今日,共軍經過多年的整軍經武,目前的跨海作戰準備已經形成了以「重型氣墊船、高速兩棲戰鬥車、武裝直升機、遠程精準火箭砲、無人飛機」為主的岸至岸登陸裝備,再結合其規劃的攻台戰役戰術構想,一旦對台開戰,將能充分發揮共軍快速奇襲台灣本島的特性,如同2022年8月「圍台軍演」和2023年4月「環台軍演」所展現的戰力,令外界為之震撼。

台灣軍方應有的省思

自1980年代中期開始,常態的「漢光演習」成為台灣軍方作戰層次最高、演習戰情最複雜、參演人力兵員最多、科目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三軍聯合攻防作戰系列之演習。唯新加入的項目,變來變去,許多華而不實,訓練成效有限。例如佳冬戰備道軍機起降演練,即便沒有什麼軍事常識者也不免質疑:真正開戰時既然機場跑道難逃中共首波攻擊,那麼區區這五條戰備道又怎麼可能被中共北斗衛星和導彈放過?又如屢次的「漢光演習」中,我們都不斷看到武裝攻擊直升機毫無掩護地飛到灘頭上,曝露在敵方兩棲登陸艦隊的防空系統威脅中。此外,觀看演習的大眾都會發現:那些分別在不同海邊岸際登場的反登陸演練,一字排開的重砲齊鳴儘管頗具震撼效果,但只要轉念想起這類共軍登陸部隊已經兵臨國土海岸線的戰場想定,地面守軍又如何在空防、海防盡失下,還能如此大喇喇上演砲擊大秀?

知名軍事評論家、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創辦人平可夫在接受《蘋果新聞網》採訪時,曾對「漢光演習」想定與實兵操演狀況表達看法,他指出:台灣軍方過度輕忽中共軍力在近年來的快速擴張及長足進步,更強調台灣軍方從未建立一支能反映中共軍隊目前實力的假想敵部隊,就各種情況之下進行模擬對抗演習,他認為唯有台灣軍方真正落實「以敵為師」,才能真正磨練台灣軍隊的戰技。

有鑑於此,在中共軍事演習不斷壓縮台海作戰縱深的嚴酷挑戰下,被動因應的台灣軍方是有必要跳脫往昔之窠臼,與時俱進的慎謀「因敵制勝」良策,同時應將不合時宜之「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戰略構想,適時調整為「防衛固守、重層截擊」戰略構想,並置國防建軍重點於反飛彈防禦系統(可參考美軍關島整合標準三型、標準六型、愛國者飛彈、薩德反飛彈防禦系統的作法)及研發有「窮人核彈」之稱的青雲油氣彈投射系統,作為爾後防衛作戰時的殺手鐧武器。另為適應未來戰場上實戰方面的需求,台灣軍隊亦應實施軍事組織轉型,俾縮短指揮鏈強化各級部隊應對共軍戰略奇襲的能力。

*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博士研究員,曾任國防大學戰爭學院副院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