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嫁妝文化:拒絕為女兒支付嫁妝的家庭,只能選擇「品質較低」的新郎

2023-05-30 21:00

? 人氣

2023年5月23日,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澳洲,參加在Qudos Bank Arena舉行的印度社群活動。 (美聯社)

2023年5月23日,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澳洲,參加在Qudos Bank Arena舉行的印度社群活動。 (美聯社)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隨著過去幾十年印度男性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機會的改善,嫁妝的流行程度有所上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南亞,支付和接受嫁妝是一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傳統,新娘的父母會向新郎家贈送現金、衣服和珠寶。儘管這種做法自1961年開始在印度一直是非法的,但它仍然盛行,並讓婦女容易被家庭暴力困擾甚至死亡。

南加州大學的傑弗里·韋弗(Jeffrey Weaver)和維吉尼亞大學的高拉夫·奇普倫卡(Gaurav Chiplunkar)研究了1930年至1999年間印度74000多對婚姻,來研究嫁妝的演變。

他們計算「淨嫁妝」,即新娘家送給新郎或其家人的現金和禮物與新郎家送給新娘家的現金和禮物的價值之差。這是一項對印度17個人口最多的邦的家庭進行的專家小組調查,研究人員依據的是來自「印度農村經濟和人口調查」的數據。

大多數印度人的婚姻仍然是包辦的,幾乎所有的女性都在快30歲的時候結婚。1999年前,約90%的婚姻涉及嫁妝。1950年至1999年間的嫁妝支付總額為近2500億美元。

韋弗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研究發現,尤其是在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經濟成長延續並推動了支付嫁妝的做法。他說:「在這段時間裡,越來越多的男性接受了教育,找到了質量更好的工作,這導致了嫁妝的增加。」

印度的婚姻

#在印度,幾乎所有的婚姻都是一夫一妻制

#只有不到1%的人離婚

#父母在選擇新娘/新郎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1960年至2005年間,超過90%的婚姻是由父母選擇配偶的

#超過90%的夫婦婚後與夫家同住

#超過85%的女性嫁給了自己村子以外的人

#78.3%的婚姻都在同一地區

資料來源:印度人類發展調查,2005年;2006年全國家庭衛生調查。

根據這項研究,考慮新郎素質的變化分佈,可以最有效地理解嫁妝的產生和演變,新郎素質的變化分佈與他們的教育和收入提升有關。(女性在印度勞動力中的低參與度意味著男性有更多更好的工作。)

換句話說,「高品質的新郎」——受過良好教育並擁有有更好的工作——要求更高的嫁妝。研究發現,隨著婚姻市場上受過良好教育的新郎數量的增加,受過良好教育的新郎獲得的「嫁妝溢價」就會減少。

「強大的經濟因素讓嫁妝永久化。在新娘方面,拒絕為女兒支付嫁妝的家庭只能選擇『品質較低』的新郎。新郎有很強的經濟動機接受嫁妝,特別是如果他們的家庭必須為自己的女兒支付嫁妝,或者想要收回對新郎教育的投資,」韋弗和奇普倫卡寫道。

嫁妝可能是印度獨有的嗎?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西萬·安德森(Siwan Anderson)發表的另一篇論文認為,與印度不同,在包括歐洲在內的許多社會,嫁妝支付隨著財富的增長而下降。安德森表示,在印度等以種姓為基礎的社會,財富的增加也導致了嫁妝的增加。

韋弗和奇普倫卡表示,他們的研究發現,關於嫁妝習俗興起的傳統解釋幾乎沒有證據。

一種理論認為,嫁妝是在高種姓家庭中實行的,隨著低種姓家庭效仿這些做法來提高他們的社會流動性,嫁妝也隨之傳播。這項新的研究表示,這一點尚不清楚,因為嫁妝的習俗在高種姓和低種姓群體中幾乎同時開始。

此外一些專家認為,低種姓女性嫁給高種姓男性的願望推動了嫁妝的變化。韋弗說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跨種姓婚姻太少了」——在被研究的婚姻中,94%的印度人在他們的大種姓群體內結婚。

那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接受教育,嫁妝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過去二三十年裡,印度女性受教育程度有了顯著提高,超過了男性。韋弗表示,這可能會導致要求嫁妝這樣的做法減少,但目前沒有支持這一現象的數據。

但該研究確實發現證據表明,在一個地區受教育的女性越多,「嫁妝金額就會減少」。

然而,研究發現,與男性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一年相比,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一年的影響要小得多。這可能是因為女性不太可能工作,並且「在勞動力市場上從她們的教育中獲得經濟回報」。

顯然,促進婦女的教育和增加她們的勞動力參與可以幫助解決嫁妝的禍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