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煌雄專文:召喚黨外精神─誰還記得清廉勤政愛鄉土?

2023-05-27 05:50

? 人氣

──他形容「廣興會議」是一個「形式上」的協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忽略當時的歷史情境脈絡:

「廣興會議」係因此前包括康寧祥等黨外人士先後協調未果,加上郭雨新流亡美國、林義雄身陷囹圄等客觀背景,宜蘭黨外擔憂三輸而急盼整合的焦慮與要求下,黃煌雄才以第一位宜蘭縣黨外立委的身份,基於黨外的倫理責任感,邀請高鈴鴻共同主持的整個脈絡。

該文代表游錫堃個人回憶的視角,呈現他對1981年宜蘭選戰的理解。然而,該篇文章並未著墨:影響1981年宜蘭選戰最為關鍵的黨外精神、廣興會議協調過程,以及三位黨外候選人彼此間的競選互動。此外,該篇文章的陳述內容過於局部性、個人化、片段化、甚至戲劇化;相較之,本書所呈現的結構性、全局性、平實性、與節奏感,實描繪出一幅相對精準的歷史路徑與風景,足以「向宜蘭歷史及子孫做見證」。

三、謹以對歷史負責的嚴正態度,召喚黨外精神

撰寫本書2023年六刷序言時,我以謹慎嚴肅的心情重溫「人民的力量」一書及相關資料,時隔多年,放眼現狀,更深刻感悟黨外精神的精髓在於人心、在於初心、在於態度、在於堅持,在於面對壓迫時,能展現海明威所說:「人並不是為失敗而生的」堅韌,而當握有權力時,又不因權力的傲慢而走向腐化。

張川田國會辦公室主任楊雅淳在「謹誌」一文中,如此描述:

「(委員)對於自己在受訪時提到的一些事件、人物描述並再三斟酌,務求不因自身的成見,提供偏頗的資訊。」

「例如該時黨外活動及政治參與者的解讀,委員顯得十分謹慎,雖然身為其中的參與者,但極力跳脫個人的立場,希望對事件提供最客觀、中立的描述,為了不讓文字受到自己偏見的左右,委員更動內容不下十數次,尤其不使用情緒性的字彙,不以自己的立場出發思考,甚至為了訪談記錄中的字詞沉思許久,字字琢磨……可見其對該份訪問稿專注沉思。」

從張川田對「訪問稿」的鄭重其事、陳定南的抱病修改「訪問稿」,顯示兩位對歷史負責的嚴謹態度;反觀之,游錫堃在1981年後擔任過宜蘭縣長、行政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民進黨主席、現任立法院長,但他在2022年所撰寫的紀念專文中呈現的「我見」,與張川田、陳定南在「訪問稿」中所呈現的「我見」,在風格上實差異甚大,而在格局上更無法相提並論。本書的六刷,以及六刷的新序,最根本的初心,便是要還原歷史,並為現階段的台灣,召喚黨外精神。

2023年六刷版的「人民的力量」,在結構、章節、內容及照片等方面都與初版相同,僅增加兩篇文章:「2023年六刷序:召喚黨外精神」與「宜蘭的香火與風骨」。此外,「後記」部份增加兩個小標:「陳定南抱病修改的親筆手稿」及「張川田辭世前最後一份修改的文件」;「附錄」部份增加小標,依序為「堅持黨外理念的張川田──張川田訪問稿」、「從犧牲打中崛起的陳定南──陳定南訪問稿」、「黨外精神的勝利:黃煌雄談翻轉宜蘭選戰的關鍵因素」及「游錫堃婉拒受訪過程」。

本書六刷版出版前,承徐惠楨、吳政諭多所協助,且提供寶貴意見,謹致謝忱。玉山出版社在Covid-19疫情期間願意再版本書,謹一併致謝。

*作者為前立法委員、前監察委員,現任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本文選自《人民的力量——蘭陽平原的雨月四十八天》(玉山社)新版序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