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人─這是一場去人性化的過程:《新疆再教育營》選摘

2023-05-25 05:10

? 人氣

凱爾比努爾在恍惚中度過營區工作的第一天。下班之後,公安把她送回烏魯木齊市區,她坐公車坐了幾個小時才到家。「我丈夫也在家,問起我在再教育中心工作的狀況,」她回憶,「他問:『學員都是些什麼人?』我痛哭失聲,跟他解釋一切。我丈夫非常驚訝,我要他保守祕密。直到現在,我的親戚都不知道這些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復一日在攝影機前工作,凱爾比努爾逐漸適應這種壓力。有天上完一堂課之後,一位年約四十歲的被拘禁者問,他們可不可以多待一個小時?「我反問為什麼?他說:『我們待在教室裡要舒服一點。』我明白他的意思。」她看過牢房裡的狀況,當時營區還沒有安裝明亮的燈光,牢房裡光線昏暗,地板是光禿禿的水泥。被拘禁者在教室裡還可以坐板凳,回到牢房只能擠成一團坐在水泥地板上,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除非得到允許,他們不可以站立、不可以躺下。

凱爾比努爾沒有回答那位學員,營區安保人員立刻過來把他帶走。「學員都知道說話的後果是受懲罰。」她說。下一個星期,那位學員沒有來上課,凱爾比努爾再也沒有見過他。經過這樁事件,中文班上其他學員除了以普通話回答與課程相關的問題,什麼話都不敢講。

凱爾比努爾愈來愈清楚地感受到,營區正在進行一場去人性化過程。短短一星期之內,被拘禁者全都剃成光頭。幾星期之後,教室也變成牢房,容納數百名新來的被拘禁者。由於人數實在太多,被拘禁者只能輪流在水泥地板上睡覺。他們滿懷恐懼,上課回答問題時連聲音也會發抖。 

訪談到這裡,凱爾比努爾開始啜泣,以手擦拭臉上的眼淚,「他們害怕極了,我在課堂上問問題的時候,他們不敢看我的臉。一開始,他們臉上還有一絲生機,但是一星期之後,男性的鬍鬚和頭髮都被剃光。一開始,女性被拘禁者都留長髮,但是一星期之後,也被剃得一乾二淨。他們的眼睛死氣沉沉,我不想直視,因為一看就忍不住難過。晚上也睡不著覺,鐵鏈的聲音一直在我耳邊迴響,我躲不掉。」

一段時間之後,她被迫支援和參與施行的暴力,不僅影響她的身體,也影響她的自我意識。儘管她試圖將問題掩飾在「可以信賴」的表象之下,但終究失敗。 參與營區體系運作是一種暴力,將她消耗殆盡。不斷侵犯他人的人格,也造成她自身的尊嚴與自我價值遭到侵犯。人類學家南希.謝普—休斯(Nancy Scheper-Hughes)與布古瓦(Philippe Bourgois)曾指出:「暴力永遠不能單單只從身體性質——武力、攻擊、施加痛苦——來理解,暴力的力量與意義來自它的社會與文化層面。」

《新疆再教育營:中國的高科技流放地》立體書封。(春山出版提供)
《新疆再教育營:中國的高科技流放地》立體書封。(春山出版提供)

*作者為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國際研究助理教授,是目前國際上頂尖研究的維吾爾族社會與中國監控體系專家。本書摘自作者新著《新疆再教育營:中國的高科技流放地》(春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