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風險評估」牛步讓加熱菸走私創新高?從英國案例看台灣菸品管理問題出在哪

2023-05-12 12:38

? 人氣

關務署今年第一季查獲加熱菸走私數量高達1萬8508條。(圖/關務署提供)

關務署今年第一季查獲加熱菸走私數量高達1萬8508條。(圖/關務署提供)

新版《菸害防制法》正式上路後將加熱菸納入管理,未來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後即可合法販售。然而,目前未有任一品牌加熱菸通過風險評估,卻已經出現加熱菸走私嚴重的情況。為何走私加熱菸會氾濫?主要還是因加熱菸尚未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尚未合法,消費者只有走私、水貨等選擇;對於健康風險評估機制,前食藥局長康照洲認為,基於過去菸品管理機制,加熱菸只要好好審查,絕對可以做到消費者保護的功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對於健康風險評估機制,康照洲認為,現階段健康風險評估,第一條路徑就是直接向主管單位申請,並提供13項相關資料,過去藥品也是如此做,如果有在國外像是美國已經獲得核准,就會有些基本資料以及美國FDA核准的審核報告等,相關報告內容對於我國審查會有幫助。

康照洲指出,當然配合我方想要了解的部分,審查委員會要求提出相關內容,像是新加坡的審查因為相信美國審查機制,要求廠商提供的資料也屬於簡易資料,所以不需要花太多時間進行審核,當然更嚴格一點的標準,可以要求兩個國家以上的審核報告,如美國、日本、歐盟擇二等等。

國健署已有菸品風險評估機制 康照洲:好好審查可做到消費者保護的功能

20160830-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康照洲30日出席「2016台灣食品安全高峰會」,講述國內食安現況。(顏麟宇攝)
前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主任、食藥局長康照洲。(圖/資料照)

康照洲表示,國內對菸品的管制是越來越嚴格,《菸防法》實施後對菸品管制逐漸強化,過去本就有建立相關資料庫,比如說燃燒前後的物質組成,燃燒後出現的化學毒物資料,包含菸草、紙菸、雪茄等都納管;因此基於原本就有的機制,只是多了一項加熱菸產品,加熱菸因為沒有燃燒,所以可能有害物質含量較低或是不產生,但在加熱過程中是否有其他新的物質出現,還是要做相關檢測,再從資料庫中做各項物質、含量比對。

康照洲也提到,基於過去管理機制,加熱菸產品在申請健康風險評估時,只要好好審查絕對可以做到消費者保護的功能;當然有人對「健康」風險評估的用詞有疑慮,民眾看到健康兩字可能會誤解是健康產品,加熱菸可能減害但還是有害,就像是很多健康食品實際上是高糖、高鹽並不是這麼健康,「健康風險的用詞對於產品或過程都會有點敏感。」

加熱菸Q1查獲量超過去年總查獲量 藍委批衛福部取締不力

據關務署統計,今年第一季查獲加熱菸數量高達1萬8508條,已經超過去年整年度的查獲量。以國外資料為依據,英國作為全球菸價和菸稅最高的國家之一,同時菸品走私問題也非常嚴重,根據英國政府統計,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查獲的紙菸走私量達13.5億支;而國際菸商2022年報告指出,英國市場上近五分之一的香菸為走私貨或假貨,部分地區此一比例甚至達到三分之一。

根據國內學者研究,台灣在2010年至2013年四年間傳統紙菸的平均走私數量逾1億5千包,佔整體菸品市場的20.3%;加熱菸走私部份則是從2016年起開始被海關查獲且逐年增加,根據學者在2021年研究推估,2019年至2021年間加熱菸的平均走私量逾2千7百萬包,同樣也有逐年升上趨勢,顯示台灣菸品走私問題不容忽視。

關務署歷年查獲加熱菸走私數量。(圖/風傳媒整理)
關務署歷年查獲加熱菸走私數量。(圖/風傳媒整理)

立委林為洲日前也召開記者會指出,當時《菸防法》在朝野協商時,就已經針對新興菸品不去取締提出質疑,國健署保證說只要《菸防法》一通過就立刻全面取締,但新法3月22日公告至今已一個月,新興菸品亂象頻傳,代購網站都還買得到新興菸品,網路上出現眾多號稱草本萃取、不含尼古丁的加熱菸形象廣告,仔細一看都是來自中國的品牌,網路也瘋傳加熱菸7月就會上市的訊息,「國健署到底取締了什麼?」

學者點出走私問題關鍵 取得成本高、供需不平衡就會有地下經濟

許多專家學者在菸防法修法前提醒政府應提出對應的配套措施,盡量避免菸品走私和地下化的問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客座教授陳治維受訪時表示,「會有走私現象就是市場上有需求。」他以英國情況為例,在英國菸品的取得成本很高,10支小包裝的紙菸大概是10塊英鎊左右,而一瓶啤酒的價格則是3塊英鎊左右,「菸品的售價跟取得成本其實是很高。」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客座教授陳治維教授。(圖/取自陳治維 I Chih-Wei Chen FRGS臉書)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客座教授陳治維教授。(圖/取自陳治維 I Chih-Wei Chen FRGS臉書)

陳治維表示,從經濟學原理來看,只要供需不對等就有地下經濟的出現,政府既然已經決定了政策方向,除了提出配套措施降低社會問題之外,另外就是透過稽查達到嚇阻效果,各國政府面對走私問題大都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假如不去思考很通盤,那我們接下來要遇到的狀況就像英國一樣,需要大幅查緝,因為我們並沒有解決社會的根本問題,就是需求沒有被滿足。」

菸品管理存在主觀負面標籤 學者建議從稅收情境進行思考

陳治維指出,國內在討論加熱菸或電子煙的合法性時存在「主觀認定」的爭議,同樣都是有成癮性的可樂或咖啡,因為社會觀感相對沒有那麼負面,所以好像比較少人在討論,但菸酒類的商品因為社會觀感負面而被高度的關注。他認為,「作為政策制定者或研究者,知道這對整體人民的健康福祉沒有幫助,但它就是市場經濟」,因此政策的思考方式應該是「切入的角度是否合理?」

陳治維認為,政府無論是在傳統紙菸或新興菸品的管理,「其實還是要回到稅收」,菸品屬於管制品,而社會上對菸品也存有負面觀感,所以政府需要介入管理,它就有課稅的必要性,「而課稅是管制的一個工具」,而隨著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在調整稅捐或者是其他方案的時候,得思考「我們的情境是什麼?」

陳治維指出,台灣近年菸捐實徵金額均在250億以上,2017年更是高達321億,而這些收入有半數是投入健保準備金,因此在思考調整菸捐時,應該要考慮是否會危害到社福政策的穩定性,或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為了社福政策的穩定性,健保準備金是否不應該再依賴菸捐,那就得去想其他的稅收來源,「這才是對台灣整體發展比較好的一個討論方向。」

【吸菸有害健康,害人害己;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