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斌專文:岩燕之涎與筵宴之鮮—東南亞燕窩的商品價值與社會生產關係

2023-05-19 05:10

? 人氣

在這個議題之下,荷蘭學者Jacobus van Leur(1955)著重於小販與國家的關係,以及在東南亞發展的自成一格的貨幣與商品化的過程。Marshall Sahlins(1988)則強調在鋪天蓋地而來的資本主義勢力之下,地方社群與他們的文化系統所具有的能動性。在跨太平洋的交換體系中,由文化體系所決定的「聲譽價值」(prestige-value),往往有能力凌駕在資本主義體系所遵循的「交換價值」(exchange-value)之上,甚至讓整個資本主義體系成為地方文化的俘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聲譽價值如何產生,或者如何決定?Arjun Appadurai(1986)認為,不是價值產生交換,而是正好相反,是交換產生價值。一件東西是可欲的,因此人們會透過交換企圖得到它,這只是表象。事實上是,一件東西之所以可欲,是因為它成為交換體系中的一個物品,參與交換的人,可以在經手這個物品中的過程中,或者透過將這個物品在商品與禮物兩個面向(phases)之間轉進轉出,抗拒其他人企圖透過交換獲得這個物品的努力,藉此累積或提高個人的價值,而這個個人的(借用Sahlins 的話說)聲譽價值,更使得被交換的物獲得價值,成為人們願意付出代價、透過交換獲得的對象。

Appadurai在這裡使用了Igor Kopytoff(1986)的一個觀念,就是「商品」與「禮物」不是因為生產方式不同而具有本質上差異的兩類物品。「商品」與「禮物」應該被視為兩個面向(phases)或者階段。同樣一個物品,或者一類的物品,可以在「商品」與「禮物」兩個面向轉換,有時作為商品,有時作為禮物。如果我們採取一種「方法上的唯物崇拜」(methodological fetishism),以一個物品或者一類物品為核心,探討它的生命史,在商品與禮物兩個面向中轉換進出的過程,將有助於了解不同生產模式間串連的情形。

*作者為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博士,現任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兼任教授。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家屋、貿易與歷史:臺灣與砂勞越人類學研究論文集》(蔚藍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