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斌專文:岩燕之涎與筵宴之鮮—東南亞燕窩的商品價值與社會生產關係

2023-05-19 05:10

? 人氣

雖然說燕窩具有這樣顯赫的地位,但是不論在哪一個領域中,針對燕窩的研究,卻是異常的貧乏。就燕窩的生產方式與生產關係而言,在英文文獻中,除了少數純粹描述與政策參考的文章(例如Cranbrook 1984; Leh 1993; Meday 1957)之外,只有Leonard Blussé (1991)的論文“In Praise of Commodities: An Essay on the Cross-cultural Trade in Edible Bird’s Nests”探討的是燕窩生產與貿易的歷史。但是 Bluessé 文章的目的,是企圖由這個商品的研究為例,呈現出「東方貿易真正的特質(the true nature of Oriental trade)」(ibid: 317)。Blussé的研究以東加里曼丹(Eastern Kalimantan)、爪哇南岸(Java’s South Coast)、巴達維雅(今雅加達)近郊(Batavia’s Countryside)以及占婆島(越南東南岸)(Champa Islets)4個燕窩產地為例,討論的時間由18世紀中到19世紀初。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Blussé利用文獻資料細膩的呈現出這4個產地的燕窩生產關係,以及曲折的歷史過程。他指出:在東加里曼丹,生產燕窩的岩洞所有權原本分屬於蘇祿(Sulu)蘇丹王朝中的一些達官顯貴,採集的工作則是由婆羅洲當地土著以奴隸的身分擔任。後來蘇祿海一帶的Taosug商人和來自蘇拉威西的Buginese商人爭奪燕窩貿易的利潤,分別和不同的婆羅洲土著族群結盟,發生激烈的爭鬥。最後導致東加里曼丹南部的Segai-i部族趁機入侵,以屠殺及驅逐的手段,消滅了原來的土著族群,使得原本蘇祿權貴和Bugis商人控制下的生產方式被破壞。當英國的北婆羅洲特許公司力量進入後,就成功的由蘇祿蘇丹和Bugis商人手中奪得了燕窩的經營權。

在爪哇南岸,生產燕窩的岩洞原本屬於當地的君主所有,採集與看守岩洞的工作則由當地居民以服勞役(corvée)的形式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力量進入後,壟斷了貿易及貨運的業務,而後原本擁有岩洞所有權的君主索性將權力租賃給殖民政府。但是基層的採集與守衛工作,形態並沒有改變,仍然由當地居民擔任,只不過由向君主服勞役成為向殖民政府服勞役。

巴達維雅城近郊的燕窩岩洞,由東印度公司公開招標,得標的荷蘭商人向公司定期交稅,在生產方式上,和爪哇南岸的情形類似,由當地居民擔任採收勞工,作為勞役的一部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