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最後一位紐倫堡檢察官

2023-04-15 06:20

? 人氣

費倫茨在德國一待就是10年,4個孩子都在當地出生,這段時間並協助西德政府與社會推進轉型正義。1956年,他回到紐約,與紐倫堡大審首席檢察官泰勒(Telford Taylor)合夥開設法律事務所。但戰爭與戰爭罪行對他影響太深,他很快就將心力轉移到倡議成立一個「常設的國際刑事法院」,堅信遏阻戰爭、防範戰爭罪行的不二法門就是法律的體制與行動,簡而言之:「要法律不要戰爭」(Law, Not War)。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02年7月1日,82歲的費倫茨夢想成真,國際刑事法院(ICC)在荷蘭海牙(The Hague)成立,至今辦過的大案包括阿富汗、中非共和國、象牙海岸、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肯亞、利比亞、烏干達、緬甸、巴勒斯坦、委內瑞拉等國。

ICC在這20年間只起訴了52人,30人已定讞,其中只有9人遭判有罪並入獄服刑。此外,做為ICC基礎的《羅馬規約》(Rome Statute)雖有123個國家批准或加入,但最關鍵的美國並不在其中(與俄羅斯、中國、北韓、敘利亞、伊朗等國家同列),川普(Donald Trump)總統任內甚至對ICC的法官與檢察官祭出制裁(與美軍被指控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行有關),簡直喪心病狂。

這是費倫茨最大的遺憾之一,他也深知ICC常有鞭長莫及之歎。以進行中的俄烏戰爭為例,想要將普京等「戰犯」繩之以法,幾乎是絕無可能。但費倫茨每當被問起類似問題時,總是回答:「絕不放棄!」

這位老先生親身經歷、親眼見識過人類歷史最邪惡、恐怖的場景,卻能夠將痛苦經驗轉化為堅定的行動決心,而且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世界可以更美好。

這正是費倫茨偉大的地方。但我們也不能忘記他的警告:「如果世人無法全心全力建構出一套有效力的國際法,那麼有朝一日,讓納粹大屠殺(Holocaust)得以發生的殘酷心態很可能會摧毀整個人類。」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專業譯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