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槓桿收購特斯拉之門口沒有野蠻人

2018-08-15 05:50

? 人氣

(二)假設未來5年內特斯拉維持高成長所需要的融資金額分別為$4B、$4B、$3B、$2B、$1B,5年後自由現金流轉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三)假設所有的外部資金(包含槓桿收購和每一年的融資)預期的內化回報率(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統一為15%。

根據這些假設,我們可以計算出5年後特斯拉必須要達到的企業價值為:

五年後企業價值

=$80B × (1+15%)^5 + $4B × (1+15%)^5

+ $4B × (1+15%)^4 + $3B × (1+15%)^3

+ $2B × (1+15%)^2 + $1B × (1+15%)

=$184B

也就是說,5年後特斯拉要能夠以$184B的企業價值上市或者出售,參與這次收購以及接下來融資的投資人才能取得15%的年化回報率。

本文截稿之時的特斯拉市值是$60B左右,加上淨負債的企業價值約為$70B,要在2023年達到$184B的企業價值,有沒有可能?

我們如果拿目前美國本土大車廠中看起來對特斯拉威脅最高的通用汽車來看,目前營收主要來自傳統汽車的通用汽車,其企業價值對營收倍率為0.93,幾乎是1比1,也就是每掙得一美元營收,只能換來一美元企業價值。

我們假設在高速成長5年後,特斯拉仍然領先其他大車廠,仍然有較高的成長率,並且(神奇地)實現了更高的獲利率以及自由現金流,更重要的是莫斯克依然帥氣,這樣也許市場願意給特斯拉比通用汽車更好的待遇,假設是2比1的企業價值對營收倍率。

在這種倍率下,特斯拉在5年後的營收必須達到企業價值$184B的一半,也就是$92B。而去年特斯拉營收是$11.758B,這表示包含今年在內直到5年後投資退出的6年裡,特斯拉的複合營收成長率必須來到:

($92B / $11.789B)^(1/6)− 1 = 40.8%

特斯拉2017年相對於2016年營收成長了68%,所以看起來40.8%似乎不是天方夜譚。但要注意的是我們上面模型的假設裏,未來外部融資的需求是逐年減少的,和過去幾年特斯拉年年融資創新高的狀況相反。在我們的假設下,要嘛莫斯克化腐朽為神奇,在高速擴產的狀況下還能迅速改善特斯拉獲利率,提高營運現金流,逐年大幅減少對外部資金的依賴;要嘛就是要降低營收成長率,這樣一來可能就達不到營收目標,企業價值就會下降,結果還是達不到要求回報率⋯⋯

看起來實在是千頭萬緒,讓人頭痛不已,對吧?但最起碼有一件事情是莫斯克不用擔心的:不管是PIF、騰訊、願景基金、Mubadala、淡馬錫或者GIC,大家肯定都是對莫斯克很友善的,或者說大家根本就是衝著莫斯克進場的。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