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第一次中國遠征軍兵敗緬甸之遠因—中緬劃界爭議簡史

2023-02-26 07:00

? 人氣

接替劉瑞芬,薛福成接手中緬邊境談判

1885年6月,清廷令曾紀澤卸任出使英俄國大臣之職,回京供職,之後由太常寺卿劉瑞芬升任駐英、法、義、比四國大使。1889年5月,劉瑞芬3年任滿回國,之後就由薛福成接任駐英、法、義、比四國大臣一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曾紀澤原主張──伊洛瓦底江以東劃為中國領土,最後英國外交大臣同意將伊洛瓦底江作為中緬兩國「公共之江」,即允許中國船可以自由航行。(作者提供)
曾紀澤原主張──伊洛瓦底江以東劃為中國領土,最後英國外交大臣同意將伊洛瓦底江作為中緬兩國「公共之江」,即允許中國船可以自由航行。(作者提供)

前面提過,英國入侵緬甸除了是擴張領土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尋找通往中國雲南之商路。但說是尋找商路,實際上英國人卻是不斷的從緬甸向雲南擴張領土。薛福成在倫敦的使館中,意外翻到當年英國外長與曾紀澤互相往來、有關劃界問題的文書卷宗,當中清楚記載英國外交大臣所允諾的三件事──「願將潞江(即怒江、流入緬甸改稱:薩爾溫江)以東之南掌、撣人土地讓與中國」、「可以將八莫(募)城以東2~30里之舊八莫城讓與中國」、「大金沙江即伊洛瓦底江為『中緬(兩國)』公共之江」。同一時間,薛福成得知英國正派人辦理緬甸與暹羅(泰國)邊界事宜,而且傳說「英商將興建緬甸直達滇境之鐵路」,薛福成對此表示了他的憂慮,他擔心鐵路一旦建成,英國人將會把上述承諾給中國的土地,完全納入自己的領土當中。為了維護國家主權,於是向清政府建議應主動提出商議緬甸邊界界務、商務等問題,並自薦擔任談判代表。

薛福成。(作者提供)
薛福成。(作者提供)

由於英國人早已經派出好幾支探險隊在滇緬邊界做過詳細實地的調查,因此在談判才一開始,就立刻向薛福成提交一份《滇緬劃界節略》及附圖一幅,要求以此圖為基礎進行劃界,當時英方要求將整個野人山劃入緬甸版圖,在南面將南坎(即猛卯)、孟連(今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江洪(又名車里,即今西雙版納)等地從中國境內劃走。薛福成對此方案堅決反對。面對英方的強勢姿態,薛福成不得不在談判中不斷的邊更劃界方案。期間薛福成曾要求英方必須貫徹之前對曾紀澤的承諾,這自然遭到英方的拒絕,之後他又將目標轉移到野人山,薛福成希望能將野人山劃入中國的版圖內。薛福成對野人山的定義是:東界騰越、維西兩廳邊外之大雪山(即高黎貢山),西界更的宛河(即清德溫江,今欽敦江)西坡之孟力坡,南界八莫、孟拱,北界西藏米納隆南之曼諸,即這一區域包括了整個緬北地區。當時這一區域大部分既不屬於中國,又不屬於緬甸。

薛福成在日記中寫著:「(邊界)北路在野人山之北,有甌脫之地(指邊境荒地;指兩國分界的緩衝地帶,中立地區。)千八百餘里,相傳為明時茶山、里麻兩土司故地,今亦野人居之,既不屬華,亦未屬緬。由此入華有三道,一通西藏,一通打箭爐(今康定縣),一通永北廳(在今雲南省永勝縣)。若淪入於英,則三省邊防疲於奔命,實為隱患」。薛福成認為明朝「茶山、里麻兩土司故地」(即現在所說的江心坡)是中緬兩不管的地區。面對這裡重要的戰略位置,薛福成寫道「按(國際)公法云『遇不屬邦國管轄者,無論何國皆得據為己有。』此當以兵力預占,可先入為主也。」薛福成認為,既然是兩不管的甌脫之地,那麼公平合理的方案,就是一人一半,我方至少可聲張1/4,也就是伊洛瓦底江以東部分。然而,這一提議,依舊被英國人拒絕,雙方爭執良久,最終決定將這一地區暫時擱置,不進行商討。薛福成在中英談判中,曾經力爭以伊洛瓦底江為界,但並未涉及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恩梅開江和邁立開江。而在最後關於尖高山以北地區的談判中,清朝政府向英國方面提出的最遠主張,是以恩梅開江為界。也就是說,清政府根本沒有將位恩梅開江與邁立開江間、面積約為27,000平方公里的江心坡視為固有領土疆域。江心坡位於雲南高黎貢山以西的恩梅開江及邁立開江之間,為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是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西姆拉會議期間由英方代表威廉•亨利•麥克馬洪為英屬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中國的邊界線,由於是英國單方面所繪製極具爭議的邊界線,因此英國政府直到1936年才敢將其繪製於英屬印度的地圖上)東段,現在屬緬甸克欽邦。當地主要居民為中國雲南少數民族景頗族(為克欽族的一支)與已景頗化之獨龍族。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