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第一次中國遠征軍兵敗緬甸之遠因—中緬劃界爭議簡史

2023-02-26 07:00

? 人氣

緬甸首都奈比都(Naypyidaw)的烏帕塔桑蒂佛塔(Uppatasanti Pagoda)。(資料照,美聯社)

緬甸首都奈比都(Naypyidaw)的烏帕塔桑蒂佛塔(Uppatasanti Pagoda)。(資料照,美聯社)

由於中國為緬甸的宗主國,再加上兩國交界地區大部份為崇山峻嶺,諸多大江如金沙江(即伊洛瓦底江)、怒(潞)江(薩爾溫江)、湄江(瀾滄江)貫穿其間,導致兩地邊境存有許多模糊地帶,在英國強硬併吞緬甸後,中緬要如何劃界,就成了清廷最頭痛的問題,期間雖經過兩任駐英使臣曾紀澤與薛福成的接力談判,但仍留下不少未定邊界爭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七年戰爭結束,英國獨霸印度孟加拉

1763年,歐洲七年戰爭(Seven Years' War,1756~1763)結束,英國除了成功從法國手中拿下其在北美除今日路易斯安那外的所有領土,還將法國勢力驅逐出印度孟加拉,為了拓展與中國雲南的貿易路線,英國就以孟加拉為基地積極向東擴充;差不多在同一時間,1785年,緬甸兼併了位於孟加拉灣的阿拉干王國(今緬甸若開邦),之後又在1817年和1826年入侵位於今日阿薩姆地區(Assam)、由傣族建立的阿洪姆王國,這使得英(印)緬國界直接交界,大大加劇了英緬兩國之間的衝突機率。

而從1795到1811年,英印總督六次派遣使者前往緬甸洽商,期間雖然兩國簽訂了幾項商務協議,但緬王卻敷衍的認為,根本沒有履行條款之義務。這使得在1811年後,英印總督不再遣使入緬,而緬甸政府回應英印政府之函牘,也多充滿憤懑之詞句,英緬關係越來越緊張。

歷經三次戰爭,英國獨吞緬甸

兩國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至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毫無懸念的,英國順利贏得這兩場戰爭的勝利。第一次英緬戰爭結束後,兩國在距離舊緬甸東吁王朝(或譯為:東固王朝)的都城阿瓦(Ava)50英里的楊達波(Yandabo,又譯為楊瑞波)簽訂的《楊達波條約(Treaty of Yandabo)》中,緬甸除必須賠償英方100萬英鎊的軍費支出外,還被迫放棄阿薩姆及其屬地、割讓阿拉甘(今緬甸若開邦)和丹那沙林(今緬南、東鄰泰國的德林達依省)……而在1852年的第二次英緬戰爭後,整個下緬甸(Lower Burma)被英國併入英屬印度,所謂的下緬甸指的是與「上緬甸(亦稱真緬甸,傳統上包括曼德勒及其周邊地區)」相對而言的地理區域──為北緯19度30分以南區域,即現今緬甸南部靠近孟加拉灣,安達曼海沿海的各省、邦區域。緬甸王國被迫遷入上緬甸,並在曼德勒建新皇宮,繼續苟延殘存。1885年,法緬簽訂合作抗英的密約,為了保障英國在緬甸的商業利益與滇緬通道之順暢,英國決心盡速吞併緬甸全境。同年8月英政府以「柚木案」為藉口──緬甸樞密院指英資孟買緬甸貿易公司非法盜採寧陽(Ningyan)林區柚木,除了命其停業外,還罰款230萬盧比──向緬甸政府遞交了最後通牒,11月13日,英印政府對緬宣戰,第三次英緬戰爭爆發。11月28日,英軍攻佔曼德勒,俘獲末代貢榜王朝國王錫袍(1859~1916)、王后和子女們,並將他們流放至印度西海岸的拉特納吉里(Ratnagiri),緬甸貢榜王朝(雍及牙王朝,1752~1885)滅亡。1886年1月1日,英印總督宣布緬甸為英國領地,並納為英屬印度的一省,其行政機構則設於緬南的仰光。

曾紀澤首先負責中緬邊界談判事宜

由於清廷長期視緬甸為其朝貢藩屬國──中緬之間的朝貢關係最早可以追溯至宋朝,期間雖然因為中國朝代更替,兩國國勢消長,使得中緬之間的朝貢活動斷斷續續,但大陸學者王巨新的研究顯示,單單在清朝,緬甸入貢中國也達15次之多──對於英軍的入侵,清朝駐英、法、俄公使曾紀澤雖曾多次向英國抗議,但在英國佔領整個緬甸後,國勢已大不如前的清廷也只能無奈的承認既成事實,1886年7月24日,在北京簽訂《中英緬甸條款》五款,中方代表為總理衙門大臣奕劻,英方代表為英國駐華大使歐格納。其中載明:(一)英國允許緬甸每十年循例向清王朝進呈方物一次、(二)清政府承認英國在緬甸取得的所有權利、(三)中英兩國應派員勘定中緬邊界以及另立邊界通商事務專章、(四)英同意暫緩派員由印入藏,惟原則上規定了藏印邊界通商。至此,緬甸完全由英國掌控,清廷僅維持與緬甸宗藩關係的虛名而已。此條款於1887年8月25日在英國首都倫敦交換批准書。

曾紀澤。(作者提供)
曾紀澤。(作者提供)

其實在英國併吞緬甸之初,由於統治基礎還不穩定,也為了避免與佔領印支半島的法國勢力角力,英國並不希望在緬甸問題上與中國爆發衝突,因此英國外交大臣曾向曾紀澤表示,願意在邊界問題上做一些讓步,當時曾紀澤的目標,是想將伊洛瓦底江(上游分兩支,東支稱恩梅開江,起源於中國西藏察隅,後經雲南流入緬甸,此河在清代稱為大金沙江、麗水)以東,大盈江(流入緬甸後改稱太平江,在緬甸八莫附近匯入伊洛瓦底江)以南,龍川江(為金沙江支流,後匯入緬甸之伊洛瓦底江)以北地區(今南掌、撣邦大部分區域),完全歸於中國,其中還包含括了今日的緬甸八莫城(古稱:八募,Bhamo)在內。比較遺憾的是,當時清朝當時重視的,不是邊界疆域,而是在名義上的保全緬祀(保存舊緬甸王朝)和緬甸繼續朝貢等問題,因此在正式簽訂的《中英緬甸條款》時,雙方雖同意「由緬甸最大之大臣」循例每十年向中國「貢進方物」,但因內閣改組、新任的英國外交大臣卻強硬的推翻了前任外交大臣與曾紀澤商討後所允諾的三項條件──第一「將潞江(即怒江、流入緬甸改稱:薩爾溫江)以東之地,自雲南南界之外起,南抵暹羅北界,西濱潞江,即洋圖所謂薩爾溫江,東抵瀾滄江下游,其中北有南掌國,南有撣人(撣邦)各種,或留為屬國,或收為屬地,悉聽中國之便」;第二,以大金沙江即伊洛瓦底江為「兩國公共之江」;第三,可以將八莫(募)城以東2~30里之舊八莫城讓與中國──但有關邊界問題,僅僅以「中緬邊界由兩國派員會同勘定」一句話概括。

接替劉瑞芬,薛福成接手中緬邊境談判

1885年6月,清廷令曾紀澤卸任出使英俄國大臣之職,回京供職,之後由太常寺卿劉瑞芬升任駐英、法、義、比四國大使。1889年5月,劉瑞芬3年任滿回國,之後就由薛福成接任駐英、法、義、比四國大臣一職。

曾紀澤原主張──伊洛瓦底江以東劃為中國領土,最後英國外交大臣同意將伊洛瓦底江作為中緬兩國「公共之江」,即允許中國船可以自由航行。(作者提供)
曾紀澤原主張──伊洛瓦底江以東劃為中國領土,最後英國外交大臣同意將伊洛瓦底江作為中緬兩國「公共之江」,即允許中國船可以自由航行。(作者提供)

前面提過,英國入侵緬甸除了是擴張領土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尋找通往中國雲南之商路。但說是尋找商路,實際上英國人卻是不斷的從緬甸向雲南擴張領土。薛福成在倫敦的使館中,意外翻到當年英國外長與曾紀澤互相往來、有關劃界問題的文書卷宗,當中清楚記載英國外交大臣所允諾的三件事──「願將潞江(即怒江、流入緬甸改稱:薩爾溫江)以東之南掌、撣人土地讓與中國」、「可以將八莫(募)城以東2~30里之舊八莫城讓與中國」、「大金沙江即伊洛瓦底江為『中緬(兩國)』公共之江」。同一時間,薛福成得知英國正派人辦理緬甸與暹羅(泰國)邊界事宜,而且傳說「英商將興建緬甸直達滇境之鐵路」,薛福成對此表示了他的憂慮,他擔心鐵路一旦建成,英國人將會把上述承諾給中國的土地,完全納入自己的領土當中。為了維護國家主權,於是向清政府建議應主動提出商議緬甸邊界界務、商務等問題,並自薦擔任談判代表。

薛福成。(作者提供)
薛福成。(作者提供)

由於英國人早已經派出好幾支探險隊在滇緬邊界做過詳細實地的調查,因此在談判才一開始,就立刻向薛福成提交一份《滇緬劃界節略》及附圖一幅,要求以此圖為基礎進行劃界,當時英方要求將整個野人山劃入緬甸版圖,在南面將南坎(即猛卯)、孟連(今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江洪(又名車里,即今西雙版納)等地從中國境內劃走。薛福成對此方案堅決反對。面對英方的強勢姿態,薛福成不得不在談判中不斷的邊更劃界方案。期間薛福成曾要求英方必須貫徹之前對曾紀澤的承諾,這自然遭到英方的拒絕,之後他又將目標轉移到野人山,薛福成希望能將野人山劃入中國的版圖內。薛福成對野人山的定義是:東界騰越、維西兩廳邊外之大雪山(即高黎貢山),西界更的宛河(即清德溫江,今欽敦江)西坡之孟力坡,南界八莫、孟拱,北界西藏米納隆南之曼諸,即這一區域包括了整個緬北地區。當時這一區域大部分既不屬於中國,又不屬於緬甸。

薛福成在日記中寫著:「(邊界)北路在野人山之北,有甌脫之地(指邊境荒地;指兩國分界的緩衝地帶,中立地區。)千八百餘里,相傳為明時茶山、里麻兩土司故地,今亦野人居之,既不屬華,亦未屬緬。由此入華有三道,一通西藏,一通打箭爐(今康定縣),一通永北廳(在今雲南省永勝縣)。若淪入於英,則三省邊防疲於奔命,實為隱患」。薛福成認為明朝「茶山、里麻兩土司故地」(即現在所說的江心坡)是中緬兩不管的地區。面對這裡重要的戰略位置,薛福成寫道「按(國際)公法云『遇不屬邦國管轄者,無論何國皆得據為己有。』此當以兵力預占,可先入為主也。」薛福成認為,既然是兩不管的甌脫之地,那麼公平合理的方案,就是一人一半,我方至少可聲張1/4,也就是伊洛瓦底江以東部分。然而,這一提議,依舊被英國人拒絕,雙方爭執良久,最終決定將這一地區暫時擱置,不進行商討。薛福成在中英談判中,曾經力爭以伊洛瓦底江為界,但並未涉及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恩梅開江和邁立開江。而在最後關於尖高山以北地區的談判中,清朝政府向英國方面提出的最遠主張,是以恩梅開江為界。也就是說,清政府根本沒有將位恩梅開江與邁立開江間、面積約為27,000平方公里的江心坡視為固有領土疆域。江心坡位於雲南高黎貢山以西的恩梅開江及邁立開江之間,為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是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西姆拉會議期間由英方代表威廉•亨利•麥克馬洪為英屬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中國的邊界線,由於是英國單方面所繪製極具爭議的邊界線,因此英國政府直到1936年才敢將其繪製於英屬印度的地圖上)東段,現在屬緬甸克欽邦。當地主要居民為中國雲南少數民族景頗族(為克欽族的一支)與已景頗化之獨龍族。

「南段未定界」—種下1941年線的劃界問題根源

1893年3月22日,薛福成提出了中國的最終方案:(1)中國不再要求伊洛瓦底江以東的全部土地,改為在中國原有邊界基礎時擴展20英里,直至北緯25度40分(即尖高山。尖高山緯度為25度30分);(2)北緯25度40分以北的邊界,暫且擱置;(3)除上述所定地區之外,其他地區全部歸英國,但孟連、江洪(車里,即西雙版納)必須歸還中國,除此之外,在孟卯城和麻栗壩(又名科干,即今緬甸果敢)之間做一直線,直線以北以東,全部歸中國。其後雙方多次激烈交鋒,英國人堅決不同意中國擴界20英里,只同意擴展5英里,並要求中國不得將孟連、江洪讓於第三國。最終雙方在1894年3月1日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只劃分了中緬兩國的中段、南段邊界,至於中緬北段克欽山區,即尖高山以北的地區,條款規定俟將來查明該處情形,兩國再劃定界線。薛福成在劃界談判中,保住了孟連、車里(西雙版納)兩地主權,收回了被英軍佔領的昔馬、漢董等要地,而且孟卯和麻栗壩(科干)之間劃一直線,又將800平方英里的土地收入版圖,同時,西部邊界也有所擴展。這在晚清歷史上是少有的成功案例,可與曾紀澤索回伊犁的功勞相提並論。但是,此條約第三條所述,滇緬南部邊境線述的三個標示經緯點,事實上全部在中國境內,最終造成了極大的爭議,並導致了這段邊界成為未定界,稱為「南段未定界」,即後來1941年劃界問題的根源。

其實早在薛福成與英國談判期間,英國人就已經擅自通過天馬關(為明代為抵禦緬甸的侵襲而修建的滇西八關之一,這八關分別是:神護關、萬仞關、巨石關、銅壁關、鐵壁關、虎踞關、天馬關、漢龍關,其實到清末時中國對邊疆的實際控制已經僅限於八關之內)修築了一條自南坎至八莫的道路,薛福成提出抗議,要求收回路權,為英國所拒絕。經過談判,最終在條約上規定英國所修之路歸還中國,中國指定境內一條較短的、便捷的道路供英國人使用。

三年後,即1897年,清政府在英國強迫之下不得不做了重大讓步,又簽了《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約附款》。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在「甲午戰爭」結束後,戰敗的清廷被迫割讓臺灣、澎湖和遼東半島給日本,後來在俄、德、法三國的干涉下,清廷多付了3,000萬兩白銀的「贖遼費」後,日本才把遼東半島歸還了清朝。事後,三國紛紛向清廷索取報酬,其中,法國強迫清廷簽訂了《中法續議界務條款》,將車里(即西雙版納)所屬的猛烏、烏得兩地割讓給法屬印度支那,這裡即今老撾(寮國)最北部的豐沙里(省)。而這就與1894年簽署的中英《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中不予英國協商即將兩地割讓給第三國的規定相衝突,此時薛福成已經去世,新任駐英、法、義、比四國大使龔照瑗談判不力,導致昔馬地區被劃歸英屬緬甸,北丹尼(木邦之一部分,即薛福成通過孟卯和麻栗壩(即果敢)之間的直線劃歸中國的那塊地區)以及科干(即麻栗壩,今緬甸果敢)劃歸緬甸。同時,又藉口南坎至八莫的道路通過孟卯三角區,將這塊地區「永租」給緬甸。另外在1909年9月,英國以雲南保山縣所屬登埂土司濫征苛捐雜稅為由,派兵2,000繞道密支那,越過野人山後進駐片馬,逼迫當地各部落投降,並宣布高黎貢山以西為英國領土,清廷雖立即電令駐英公使劉玉麟向英國外交部商令撤兵,但英國外交部卻一再藉故拖延,不久清朝滅亡,這裡也成為所謂的「北段未定界」。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將此地駐軍移防回印度,但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人又立即派軍進佔片馬,國民政府雖不斷向英國提出抗議,但英國人始終予以推宕。甚至更得寸進尺的是在1926年秋出兵強佔了前述位恩梅開江與邁立開江間、面積約為27,000平方公里江心坡。

英國在中國對日抗戰最艱苦的時間製造「班洪事件」—導致1941年線的中緬劃界問題

1897年12月,中英雙方按照約定,開始會同勘定中緬邊界。其中尖高山以北暫時擱置,未曾勘定,之後此段邊界被習慣稱之為「北段未定界」。太平江和南奔河匯合處(即滄源縣、耿馬縣與緬甸交界處)至南帕河和南定江匯合處(即孟連縣西南端)這一段邊界發生了很大爭議,因為條約中關於這段邊界的描述自相矛盾,條約中以「薩爾溫江(怒江)和湄江(瀾滄江)的分水嶺為界」,但所述經緯點卻全部在此分水嶺之外中國境內、政區分界線和自然分界線不符合。因此,這段邊界在爭執許久之後,依舊未能勘定,後來被稱作「南段未定界」,直至1941年劃界。關於此段邊界爭議的由來,是1933年10月間,英屬緬甸的緬甸公司(Burma Corporation Limited)為了開發爐房(爐房是一個銀礦地名)銀礦,因此派出約500餘名官兵進入礦區位於班洪、班老交界之果敢地區。為了銀礦的開採利益,英軍在此地修築了營房34間,準備長期將此地佔為己有,此一舉動惹怒了居住於當地的地佤族居民,雙方因此爆發武裝衝突,史稱「班洪事件」。為了解決爭端,中英雙方因此重啟了邊界談判,雙方同意合組中英滇緬勘界委員會,進行實地勘界作業。12月1日,中英共同勘界委員會在哲孟雄(Dremojong,今錫金/Sikkim)集合,委員會成員5人,代表英方的委員為克萊格、格羅斯,中方委員為梁宇皋(為馬來西亞華僑,後返回馬來西亞,曾任第一任馬六甲州元首、衛生部長、衛生及社會福利部長、司法部長等職)、尹明德(曾主張將尖高山以北,包括戶拱、江心坡、坎底、恩梅開江上游各源地區及中、下游以東地區等全部劃入中國版圖。「尹明德建議線」後為國民政府所採納),國際聯盟(League of Nations)理事會(也稱為行政院,是國際聯盟的執行單位)所派出的監督中立委員是瑞士人伊士麟上校,伊上校也兼任勘界委員會委員長一職。委員會在1935年冬與1936年冬兩次至邊界履勘,1937年4月完成全部的勘界報告,之後將報告書呈送給中英兩國政府。不久抗戰全面爆發,到1941年,英國藉中國抗戰處境艱難,需要依靠由英控制之滇緬公路來輸入外援的機會,以關閉公路的威脅為施壓手段,同年6月18日,中英兩國通過政府換文形式,除規定中國有投資當地爐房礦產企業最多49%的權利外,還趁此時機將部分班老、班洪地區劃給緬甸,這就是所謂的「1941年線」。

中共為了追剿國府孤軍—同意將土地讓與緬甸

緬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948年1月4日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而獨立。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的天安門城樓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而緬甸是第一個承認中國新政權的非共產主義國家,兩國在1950年6月8日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中緬邊境爭議地圖。(作者提供)
中緬邊境爭議地圖。(作者提供)

在1960年10月在緬甸總理吳努訪問大陸時,毛澤東同意延續1955年至1957年周恩來與吳努會談時的承諾,將清代被英國侵佔的土地正式劃給緬甸,也就是包括佤邦……等所謂「司各脫線(1894與1897年中、英雙方兩次會勘中、緬邊境時由英方勘界委員G•Scott所提出的國界線)」以西之地全部正式的劃歸緬甸。回朔1957年周恩來與緬甸總理吳努有關中、緬國界之談判,會談時周恩來及大方表示承認當年由英國所劃定但原不被中國承認的中、緬國界線,即英國人所劃之中、印「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的緬甸段。3年後,1960年在毛澤東的指示下,中共與緬甸在北京正式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將當年被英帝國主義所侵佔的西南邊陲的江心坡及片馬邊城分開處理,中共基於戰略考量中共僅收回片馬,江心坡與果敢則白白奉送給緬甸,同時還將江心坡以西與印度阿薩姆省接壤的中國藩屬的孟養土司控制的大片土地也一併慷慨送給了緬甸,對此柏楊在《異域》這本書中就明白指出,孤軍出沒的小猛捧一帶,原本就是是一個三不管的地方,「共產黨所以在去年(1960年)匆匆的,喪權辱國的和緬甸『劃界訂約』,就是企圖明確的顯示出來我們侵佔了緬甸的國土,作為消滅和控告我們(指孤軍)的法律根據」。

江心坡地區是位於雲南高黎貢山之東恩梅開江及邁立開江之間一個狹長地帶,土地面積約為27,000平方公里,一直到民國時期,都還是由楊姓土司管理;片馬是位於恩梅開江下游,內地與江心坡相通的一個邊境重鎮。這片土地是清朝雲南騰越州所屬的大塘、止那等土司控制的地方。當地少數民族大多與中原的漢民族有深厚淵源,如其中一支濮曼族人就自承是蜀漢時諸葛亮平南時所遺漢人士兵的後裔,至今仍祀奉諸葛武侯。與此同時出讓的還有現今雲南麗江縣境外的邊境重鎮南坎,南坎是孟卯三角地尖端處一個城市,孟卯三角地是瑞麗江及支流南碗河交界處一個富饒的壩子,處中緬交通要道上,至今從緬甸入雲南,亦必由南坎渡過瑞麗江。由於地處要衝,加上孟卯壩土地肥沃,出產富饒,今緬北最大產米區即在此。

1960年10月1日,中共總理周恩來在北京與緬甸總理吳努(1907~1995)在中緬邊界問題協定及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的簽字儀式上互致祝賀。(作者提供)
1960年10月1日,中共總理周恩來在北京與緬甸總理吳努(1907~1995)在中緬邊界問題協定及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的簽字儀式上互致祝賀。(作者提供)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自1961年1月4日起生效,至此兩國邊界全部正式劃定。

小記:

有關中國第一次遠征軍兵敗緬甸的研究很多,除了常見的有關──戰術戰略的運用紛爭、中美英之間的互信不足、國軍裝備太差、英國統治緬甸所造成的民怨、英軍只想保存戰力而犧牲國軍…等因素外,但我們絕對不能忽略早年中英在劃界上所累積的仇恨、矛盾與猜忌,這使得英方一直不願意提早讓國軍進入緬甸佈防,最後讓日軍得以長驅直入,而這恐怕才是真正導致第一次中國遠征軍兵敗的實際原因。

附註──

(註一)李恩涵:《曾紀澤的外交》(中央研究院),p263~268。

(註二)陳維新:《清季勘定滇緬、粵越段邊界條約輿圖簡介》(故宮文物月刊/第410期/2017年5月)。

(註三)朱昭華:《新中國處理邊界領土爭端的典範~基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劃定》。

(註四)王巨新:《清代中緬關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p135~240。

(註五)中文《快懂百科》之【中英續議緬甸條約】。

(註六)中文《維基百科》之【江心坡】。

(註七)中文《維基百科》之【尹明德】。

(註八)中文《維基百科》之【中緬南段未定界(也稱作滇緬南段未定界)】。

(註九)鄧克保(柏楊):《異域》(星光出版社),p65。

(註十)賈忠偉:《王毅勘察中緬邊界,看滇緬孤軍的血淚歷史》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