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啟超觀點:通膨魔獸從「任性」到「韌性」 一場翻騰的馴服啟示錄

2023-02-11 07:00

? 人氣

當升息結束 不意味著降息開始

然而,升息結束,並不意味著降息開始,畢竟通膨魔獸「馴服尚未成功,央行仍需努力」。貨幣政策的遞延效應,將使聯準會未來更加留意3個面向。第一,景氣下滑的速度及程度,特別是失業率上升的狀況。從簡易的莎姆法則(Sahm 2018)來看,未來數季若跳升至4.1%至4.2%或更高,也就是較近期失業率多0.5%以上,歷史經驗顯示經濟應陷入衰退。從聯準會預估今年失業率將達4.6%,幾已透露衰退不是不報,只是時間未到。除非衰退幅度大到金融出現系統性風險,否則聯準會不太可能在停止升息後馬上降息,遑論QE。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二,三個結構性的改變,包括供應鏈重塑下的在地化、慢球化,甚至逆全球化,引發「全球化不死,只是凋零而已」下的成本上升,新舊能源轉換的銜接成本上升,及勞動力在疫情3年銳減,所引發的供需失衡及薪資成本上升。這三者都偏供給面,與偏重需求面,強調庫存調整的景氣循環關係較弱,代表的是長期通膨的預期裡,供給面的權重可能較過去數十年為大。若是如此,央行的貨幣政策不見得使得上力,甚至通膨目標該怎麼決定,都較過往困難。第三,中國在全面解封,加上保交樓及力促內循環下的政策激勵下,對原物料價格具一定支撐,對全球通膨的影響需要密切留意。

這次的通膨魔獸馴服戰,我們見識到了通膨的詭異與難測,疫情在供給面及勞動市場的陌生衝擊,大規模的財政及貨幣政策的後遺症,以及暫捨通膨目標區改以平均通膨目標區,所致通膨預期的變化,這些都是往後在經濟學教科書裡值得書寫一番。而對台灣而言,這場通膨戰學到了什麼?

*本文作者為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本文選自158期台灣銀行家雜誌,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