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仔番薯的經典與日常:《料理風土》選摘(3)

2022-12-28 05:10

? 人氣

芋頭肉鬆蛋黃酥。(資料照,基隆市政府提供)

芋頭肉鬆蛋黃酥。(資料照,基隆市政府提供)

黃叔璥在〈赤崁筆談〉中有「七夕呼為巧節......黃豆煮熟洋糖拌裹及龍眼、芋頭相贈貽,名曰結緣」七夕風俗各地有異,較為人熟知的是吃麻油雞和油飯,有油飯上鋪一層芋頭絲的做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林生祥樂團的〈芋頭粄〉不但將客家人煏配頭寫得傳神,更點出此物為七月半中元節祭祖敬天之物。

番薯作為補充糧食,不論在歷史紀錄或是文學作品裡,都表露了悲情的一面,往往為政治社會隱喻所用,日本時代農民組合成員簡吉(一九〇三至一九五一年)的獄中日記中常有飲食記錄,早午餐吃了什麼,多次入獄還能比較各處監獄的飲食差異,戰後因參與臺共活動為白色恐怖受難犧牲者。

他在一九三〇年三月二日的日記,非常值得參考,紀錄了那個時代的飲食與臺灣人可以得到的的食物,並仔細的描述獄中飲食,像是在米飯中加番薯的比例,食材的品質等都有記錄。最重要的是我們從他的行文中得知,番薯是糧食,芋頭是蔬菜,至少當時的人是這麼看的,至今猶然。

「飯在臺北分成大中小三種量,小的為大的二分之一,中的約為大的三分之二,大的裡面加進與臺中大約相同的番薯,中的裡面則比那裡少,小的則幾乎沒有加進番薯。……臺中供應的量比臺北小量還小、加進很多番薯,三餐都是如此。

菜的方面,臺北是兩種到四種蔬菜的混合,脂肪放到能看得見的程度。蔬菜有白菜、白蘿蔔、芋頭、南瓜、捲心菜、蔥、胡蘿蔔、牛蒡、山東白菜、葉菜等,白嫩部分也在內,三餐使用不同的蔬菜,……晚餐在星期三、六和星期日時,供應與當天午餐相同的好菜。也就是拿出最好的南瓜、芋頭、捲心菜和脂肪很多的菜,其他日子則供應特別的醃菜。」

生理期前可以全穀類食物(如地瓜)、含粗纖維的碳水化合物取代甜食。(示意圖/取自Pexels)
地瓜。(資料照,取自Pexels)

事實上,臺灣人很早就開始將番薯和米一起煮解決糧食問題,第一次記錄是一六八五年蔣毓英所編纂的《臺灣府志》記下番薯當作半年糧來使用,亦即將番薯和米一起用,可以多存半年的米糧,另外在耕作上有糊仔番薯的說法,就是在第二期水稻株間種番薯。像是一九四一年二月十六日的《灌園先生日記》,「與佃人均分之薯有數千斤,金荃言有人欲買,請賣之。內子將許之,余謂二合五勺之配給米減去二割,因是食糧缺欠甚多,非以番薯代用不可,命其作薯籤,庶免腐壞而易於貯藏。」想必大日本帝國開啟戰端造成的物資短缺,很讓當時的政商頭人林獻堂傷腦筋。

再習以為常,普通不過的事物,久了也會打磨出光澤,透入肌理;番薯粉作出了肉圓,有了芋泥餡的肉餅就有了內裡,番薯是養生食品,芋泥鴨是經典料理,歲月更迭,落地之後,每一代人都能長出自己的根。

若要說最受歡迎的臺灣小吃,前五名一定有肉圓和蚵仔煎,肉圓全臺各地不同,各有因地創造的餡料隨人所愛,蚵仔煎的醬料也經常被拿來討論各家手法優劣,但他們有個共同點,食物的基底粉料才是判斷能不能勝出的關鍵,沒有好的番薯粉,不能把外皮做到軟質卻有勁道的肉圓,吃起來就缺乏咬勁,或不能吃到帶點酥脆依然軟滑的粉漿,蚵仔煎咬起來就沒有存在感,這些或許是在某個下雨的午後,不能到菜園工作的臺灣婦女,在做番薯圓的變化中琢磨出來的小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