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全球人口破80億,「人多好辦事」?

2022-11-09 06:20

? 人氣

依聯合國推估,全球人口突破80億人,明年印度人口亦將超越中國。圖為印度慶祝獨立建國75周年(資料照片,AP)

依聯合國推估,全球人口突破80億人,明年印度人口亦將超越中國。圖為印度慶祝獨立建國75周年(資料照片,AP)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下周二全球人口數就堂堂邁進80億的大關卡,好壞不論、都堪稱一個里程碑。人口多寡對經濟、國力的影響,多年來一直有不同看法,但隱約之間,「人多好辦事」又再次回歸了。 

人類難逃人口論預言的饑荒與災難

談到人口,所有人都會提到的是馬爾薩斯在1798年發表的「人口論」─簡單的說,他認為人口呈指數增加、糧食是線性增加,二者的差距最終將導致糧食匱乏和饑荒,導致饑餓、死亡、人口減少,待恢復人口與糧食的均衡後再重來一次此循環。這個幾近宿命論的理論,讓經濟學早早就贏得「憂鬱科學」之名。 

從歷史上看,這個理論不無道理;許多社會繁榮、安定讓人口增加,但增到一定程度後,土地、糧食負荷過重,最終總會出現「天啟四騎士」(瘟疫、戰爭、饑荒和死亡)巡行各地、重創社會、讓人口大減,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更替可為參考。而其成因,經濟學家會說「沒有經濟發展」,產業界會說「生產力未能提升」,技術派者則直指「無技術突破」。 

也因此,全球人口數一直維持在10億不到數千年,但近200多年才快速增加,人口翻倍的時間越來越短:1800年時世界人口約10億,150年後的1950年到25億,再37年後的1987年到50億,現在則是到80億了。 

曾經在窮國推節育成為風潮

在人口快速增加之時,許多國家、社會也在傳統農業社會「多子多孫多福」與「人口論」的兩極看法中擺盪、拉扯。以中國而言,1952年的人口約6億,人口理論專家馬寅初於《新人口論》就提出要控制生育,但不被接受,反而是相信「人海戰術」的毛澤東喊出「人多好辦事」的口號,中國人口快速增加。 

與此同時,深受人口論影響者則提出諸如「成長的極限」、「生存之路」、「人口炸彈」等書中,專家紛紛預言人口不斷增加,社會的資源、糧食都會「養不起」這麼多人,最後甚至會壓垮地球,經濟學家則指出人口一直增加會「吃掉經濟成果」、讓社會長期貧窮、無法發展。 

當時的全球確實呈現如此樣貌─那些歐美先進國家,人口增加和緩而受控、社會富裕、擁有更好的發展與生活品質;而開發中國家則代表人口快速增加、擁擠、貧窮、落後、到處貧民區、教育低、生活品質差、是窮國、弱國…..。因此70年代之後,有一堆國際機構─國際計劃生育協會、世銀人口理事會、聯合國人口基金…..都在努力減少貧窮地區的生育率。 

悲觀預言未成真,中印崛起看出治理才是關鍵

這些節育計劃中最著名、也是爭議最多的是中國的一胎化;據說,這是中國一位彈道專家宋健受「成長的極限」的啟發成立一個研究團隊,算出中國人口到2080年將達40億,要控制、延遲這個人口災難的唯一辦法就是:所有夫妻只能生一胎。中國不是唯一發生節育暴行災難的國家,墨西哥、祕魯、印尼、印度…..都有類似事件,其中印度情況特別糟糕─不願結紮的男女可能被取消水電配給卡等,而且,被迫者多以低種性者為主。 

不過,那些悲觀的預言都未成真,原因是技術進步、生產力提升,從早期的機械化到化學肥料發明、再到綠色革命,打破人口論中的循環,世界有能力養活更多人。 

又經過數十年,人口排名居全球1、2名、有14.1億人的中國與14.03億人印度紛紛崛起之後,外界回頭再看人口的眼光就更不一樣了:人口多不再被單純歸類為經濟落後、國家貧窮的原因了,人口多的影響是正是負,關鍵決定因素在「治理」:好的治理、更高的人力素質,人口多可成為強大的資源與力量,但治理差又低素質則人口多就成為負債。

人口多不再是負數,反而是國家助力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後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直追美國;印度改革後成長勁道雖不如中國,但也己超越英、法、義、加等所謂的G7國家,挺進為全球第5大經濟體,註定就是南亞強權。而依照聯合國的預測,明年印度人口數可望超越中國,此外,中國人口已老化、所謂的「人口紅利」漸失,但印度則年輕人比例高、猶可享人口紅利多年,外界因而更看好未來幾年印度的成長。 

印尼人口2.7億居世界第4,即使在這波全球經濟動盪中仍維持不錯的成長,以其規模勢必就是東協的領頭羊;這幾年被稱為「童話式成長」的越南,除了外在諸多條件配合外,本身有近億(9千800萬)又年輕人口的實力,才是讓其有能力承接部份世界工廠(中國)釋出產能的主因;外界看好非洲崛起後奈及利亞的發展,主因之一就是奈國是擁有超過2億人的大國,現在已是非洲第一大經濟體,遠超過發展程度較高的南非,後者人口6千萬。 

倒是引領亞洲數十年的日本,經濟停滯、人口減少到1.2億且仍持續減少,在談到未來的世界強權、地區霸權等時,日本時常被「自動跳過」了。因為如果日本現在的生育率與人口減少速度無法逆轉,約30年後,日本人口只剩下8000萬人、而且65歲以上老人占4成以上,如此規模、這般結構,基本上是沒有成為強權的條件了。

特別是在大國爭鋒時代,人口多可能反而是助力,這點從俄羅斯身上看得特別明顯:蘇聯時代人口有2.86億人,僅次中國與印度,較美國的2.4億還高;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現在人口1.45億,連美國3.33億的一半不到,即使擁有最多核彈、廣闊土地,但以其經濟規模與人口,就越來越難以爭霸,甚至只能被視為「中等強國」了。

各洲各國人口消長牽動地緣政治實力

更有意思的是,這次全球人口突破80億,「官方」不是呼籲各國努力節育,反而是要各國不要亂推節育;聯合國人口基金執行長卡內姆呼籲各國勿因此驚慌,更不要因此推動歷史已證明「無效且甚至危險」的人口控制措施,「我們不能重蹈惡劣侵犯人權的覆轍」…..,這番呼籲大致可看出對過去在貧窮國家推動節育措施的負面評價。 

而且從事後諸葛觀點看,隨著經濟成長、所得提升、女性自主增加等,生育率都會自然下降,即使那些發展程度仍不算高的非洲國家,都已出現此現象。現在反而是不少發展程度與所得較高的國家,憂心於生育率低、人口負成長,例如台韓日星等東亞國家,都困於人口老化、減少、生育率過低等,歐洲情況雷同。 

聯合國預測2050年全球人口增加到97億,但增加的人口中有一半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及、衣索比亞、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菲律賓和坦尚尼亞等8個國家,請注意,有5個是非洲國家,到了2100年,全球人口,三人當中,就有一人是在非洲。更值得注意的是:各洲、各國的人口消長,也會帶來地緣政治勢力的消失與變化─「人多好辦事」未必就過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