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視數學、提倡節儉…從巴菲特堅持多年的6件事就知道,越來越富有不是沒原因

2022-10-19 17:03

? 人氣

巴菲特曾說過,不要將你的股票的績效表現視為你的個人表現,畢竟股票不知道你擁有它。(圖/取自AP)

巴菲特曾說過,不要將你的股票的績效表現視為你的個人表現,畢竟股票不知道你擁有它。(圖/取自AP)

「當牽引機出現,馬就會被淘汰;汽車出現,馬蹄鐵匠也會失業。」─華倫.巴菲特

波克夏海瑟威公司在《華爾街日報》刊登廣告,尋找可能的收購公司,條件如下,實際上也可說是價值型投資人的檢查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則廣告說:我們尋找的是:

●大型企業(稅後盈餘至少一千萬美元,越多越好)

附註:個人投資人可以不理會第一點。因為小筆交易無法在波克夏的盈餘中顯現出來。個人投資人可以從較小筆的投資獲利,其實是個優勢,因為可以選擇的股票種類較多。

●獲利能力一直良好

(我們對於未來計畫興趣不高,對於突然好轉的狀況我們也沒興趣)。

●資產報酬率高的企業,而且負債很少或是沒有負債

●管理上軌道

(我們無法提供管理)。附註:這是管理良好的委婉說法。

●業務內容簡單明瞭

(如果牽涉到許多科技,我們無法了解)。

●提出報價

(即使是在初步的階段,我們不希望因為不知道價格,而浪費我們或賣方的時間討論交易)。

附註:小額投資人比較幸運,因為市場先生每個工作天都會提出價格。

每年巴菲特在波克夏海瑟威的年度報告中,都會針對他感興趣的企業,列舉出類似的特性清單。有時候,沒有列舉出清單,他說,這是因為:

「有點像是選擇妻子,你可以考慮得很周到,列舉出你喜歡她具備哪些特質。然後你突然遇到意中人,就這樣結婚了。」

1.不必精打細算

巴菲特說因為他從來沒有學過微積分,他只好同意某些人所說的,高級數學不是成功投資所必備的技巧:

「如果投資需要微積分,那我必須回去送報紙。我從來不覺得需要用到代數。基本上,你要設法搞清楚公司的價值。你必須算一下每股的盈餘,所以除法是必備的。如果你要去買一家農場或是一棟公寓或是一家乾洗店,我真的不認為你必須帶著人去計算微積分。你買對或是買錯了,就看未來這家公司的獲利能力,以及當初人家開給你的價格如何。」

「閱讀葛拉漢與費雪的書籍,多看年度報告,但是不必演算其中的數學方程式。」

如果高等數學對於選股不重要,為什麼學院與專業期刊卻充滿了量化分析? 巴菲特回答說:「每個職業團體都是這樣。如果沒有人在底層,你又如何能在高層?」

巴菲特之所以不重視數學,並非天生如此。他嘗試過其他一切方法之後,才有這種觀念:「我以前將各種股票做出圖表,數據越多越好。」

巴菲特年輕時,對於科技資訊非常著迷。巴菲特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科技方面,當年他十七歲:「當時《霸榮》(Barron’s)有個條款說,如果我們描述如何使用他們的統計資料,他們刊登出來,將會支付五美元。我寫了一篇文章,關於我如何使用零股交易的數字。我使用統計數字唯一賺到的錢,就是這五美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