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漢邦觀點:從交通運具著手淨零碳排,企業政府一起來

2022-10-10 06:30

? 人氣

盧秀燕上任至今,台中市的電動機車成長幅度位居六都之冠,電動機車數量成長3倍,顯示民眾普遍認可電動車的環保與效能。(資料照,台中市政府提供)

盧秀燕上任至今,台中市的電動機車成長幅度位居六都之冠,電動機車數量成長3倍,顯示民眾普遍認可電動車的環保與效能。(資料照,台中市政府提供)

面對全球極端氣候的改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在2015年通過了巴黎協定,並企圖在本世紀之內將全球氣溫上升限制在攝氏 1.5 度以內。全球(包含台灣)紛紛在氣候治理上提出了更積極的應對。許多國家規劃在接下來的30至40年內達到淨零碳排目標,這些國家合計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80%以上。同時,歐盟更首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及永續活動標準分類(Taxonomy Regulation)等規範,加速全球產業綠化,以及綠色貿易轉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運輸部門(運具)減碳一直是各國處理淨零轉型戰略很重要的一環,歐盟執政委會在《歐洲綠色政綱》指導原則中,也設定 2050 年運輸部門減少 90%的二氧化碳排放,並透過完善周邊基礎設施及價格誘因,推動低碳燃料的轉換與低碳運具的轉型。

國發會在 2022 年 3 月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提出「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及「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及「十二項關鍵戰略」,逐步落實並達成我國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其中「運輸部門轉型」屬於產業轉型的重點方案,「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更是十二項關鍵策略之一,足見運具電動化的重要性。

臺灣是機車大國,走遍大街小巷都可看到機車穿梭的身影,根據交通部公路總局統計,截至2022 年 8 月,臺灣的機車登記總數共有 1,434 萬 2,361 輛,同期間臺灣的家戶數總計約為 904 萬 2,909 戶,平均每一家戶擁有 1.59 輛機車,使臺灣成為全球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顯見,機車電動化發展的策略,將是運輸轉型的重大關鍵,當然更是挑戰。國發會在「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也明確訂定:2040年新售機車中,必須100%全數為電動機車的目標。

北市府推動運具電動化延長電動機車加碼補助至12月31日。(圖/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供)
北市府推動運具電動化延長電動機車加碼補助至12月31日。(資料照,取自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提供)

面對運具電動化這一課題,國際能源總署(IEA) 2022年所發佈的全球電動車展望報告提到,若要達成全球 2050 年淨零排放的目標,預計應在 2030 年達成  85%以上的兩輪/三輪車輛電動化,對照我國目前的設定目標:僅為 2030 年電動機車市售比 35%,以現況來看我國目前的戰略目標仍有些許保守、不夠積極。

當然,用路人行為的改變,亦是催化電動運具使用的關鍵因素之一。參考國際經驗,加速消費者行為改變,多以「鼓勵替代限制」和「限制取代懲處」的方式,仰賴政府政策,透過完善周邊基礎建設以及低價誘因等手段,達成運具電動化的目標。臺灣機車使用族群對價格十分敏感,政府的補貼政策對電動機車的銷售量影響甚鉅。所以,確保政策的延續性以及更多元的補助措施,對於推動運具電動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