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戰時首相邱吉爾的典範,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演講外交與地緣政治:《我們如此相信》(選摘1)

2022-09-03 09:00

? 人氣

十年前各方達成共識的規則,如今已不再適用,無法因應、克服新的威脅。這就像病人需要新冠肺炎疫苗,我們卻只能給他咳嗽糖漿。

大多數人對地緣政治以及北約的運作機制不甚清楚,不過大家對新冠肺炎都有切身的體驗。封城、篩檢、確診、隔離、打疫苗、社交距離成為我們的日常;新冠肺炎傳播的初期疫苗短缺,很多人至今心有餘悸。將舊的國際安全架構(烏克蘭不是其中一份子,俄羅斯不受制衡)比做感冒糖漿,並將新的(有效的)國際安全架構共識比做新冠肺炎疫苗,淺顯直白,立刻將複雜國際政治議題的得失和重要性闡述清楚。當然,新冠肺炎和國際安全架構是性質完全不同的議題,但演說不是發表學術文章,重點不在細節正確,而在是否能引起聽眾共鳴。是否能引起聽眾共鳴的關鍵,則常在於講者是否能運用巧妙適當的比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語言華麗鋪張

邱吉爾於〈修辭的架構〉中認為,大多數成功的演說都有使用華麗鋪張語言的傾向。演說成功時,講者和聽眾情感激動,不能自已。這時講者的文句,需要能夠將聽眾的全部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註14)

澤倫斯基於5月8日緬懷二戰死難者悼念和解日演說中,就利用了誇飾。演說一開頭,澤倫斯基問道:「春天會是黑白的嗎?永恆的2月(冬天)會存在嗎?」對烏克蘭來說,因為俄羅斯的侵略,答案是肯定的。當然,現實裡春天不可能是黑白的,2月之後是3、4、5月;月份季節的變換不受人類意志影響。可是,成功的演說不可能專注於闡述冷冰冰的現實,而是必須感染聽眾。澤倫斯基這裡的誇飾,形象地勾勒出烏克蘭人民在戰爭中的深厚災難。

在之前提及的澤倫斯基慕尼黑安全會議演說,他也使用了誇飾來反制俄羅斯的假消息。俄烏戰爭前夕,俄羅斯指控烏克蘭挑釁,砲擊俄國佔據的頓巴斯(Donbas)地區。澤倫斯基回擊道:

兩天前我人在頓巴斯,來到分界線,一邊是幼稚園,另一邊是對準它發射的砲彈……當天當地有三十個學生,他們不是要去北約,而是要去學校。只要上過物理課、瞭解基本定律,就算是兒童也都知道,指控砲擊來自烏克蘭軍方有多麼荒謬。只要上過數學課,兒童不需要計算機也可以計算出過去三天發生了多少次砲擊……

幼稚園的學生真的理解物理學,或天天紀錄俄羅斯的砲擊嗎?不過,澤倫斯基的誇飾清楚地讓聽眾理解到,有基本判斷能力的人,都知道烏克蘭不可能主動攻擊俄羅斯。

不知澤倫斯基是否閱讀研究過邱吉爾分析演說藝術的文章。他的演講常常十分精彩地應用並發揮了邱吉爾的演說理論。用字遣詞、堆砌論點意象、比喻、誇飾,澤倫斯基似乎無一不精。不過,澤倫斯基的演講似乎專注於煽動情緒,而不以客觀事實來闡述分析情勢;這不是理盲濫情嗎?平心而論,這評斷有一定道理。不過,如果烏克蘭不佔據國際輿論的制高點,激起各界的義憤,會得到各界支持嗎?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說,西方各國對協助烏克蘭抵禦俄國興趣不大。烏克蘭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被不少國際關係學者認為是俄國的勢力範圍,因此西方不應該、也沒有必要去挑戰俄羅斯。(註15)從經濟上來說,烏克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性也很有限;烏克蘭不像台灣,有蓬勃發展的高科技產業,和世界各國仰賴的半導體晶片。同時,協助烏克蘭還會影響西方跟俄國的經濟關係。尤為重要的是,歐洲各國對俄羅斯的石油與天然氣非常依賴。從地緣政治及經濟利益的角度來說,西方各國應該不蹚渾水,將烏克蘭做為「棄子」以保障自己的國家利益。澤倫斯基向各界說理,分析利害,對烏克蘭幫助不大。他從烏克蘭的國家利益出發,沒有必要在烏克蘭不佔優勢的戰場上,和俄羅斯對抗。澤倫斯基的演講外交,著重於發掘、利用烏克蘭和西方世界的價值情感連結,以激昂的演說為武器,攻擊並超越(transcend)國際地緣政治的冷酷算計;這是烏克蘭在外交上的「不對稱作戰」。(註16)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