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八一四空戰85周年─誰的中國空軍節?

2022-08-21 07:20

? 人氣

八一四空戰的歷史,早已凝結為台灣這塊土地的集體記憶,不只是嘉義基地的4聯隊,清泉崗基地的3聯隊和花蓮基地的5聯隊同樣熱烈紀念。(取自空軍臉書)

八一四空戰的歷史,早已凝結為台灣這塊土地的集體記憶,不只是嘉義基地的4聯隊,清泉崗基地的3聯隊和花蓮基地的5聯隊同樣熱烈紀念。(取自空軍臉書)

今年是八一四空戰85周年,筆者為什麼沒有在上周日,也就是8月14日當天撰文紀念這個日子,非要等到今天才刊登呢?答案很簡單,因為關於八一四空戰的來龍去脈,台灣、日本、美國以及大陸都已經有不少人撰文紀載,不需要筆者一一介紹相關細節。之所以隔了一個禮拜才寫文紀念,主要還是想看看到底兩岸方面對這個日子有什麼反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結果如我所預料,雖然中華民國空軍立場保守,以疫情為理由繼續拖延每年一度的八一四空軍節基地開放活動,但是該有的紀念活動還是有。這一點從我高中時代成為軍事迷以來,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以及蔡英文等政府都沒有改變。就算多數台灣人已經認為「中國的事與我何干」,八一四空軍節與九三軍人節等抗戰相關紀念日,早已融入中華民國國民的血液之中。

畢竟台灣大多數的成年男子都有當兵經驗,不少還曾經在中華民國空軍不同崗位服役,無論他們來自於外省、閩南、客家還是原住民族群都不例外。除極少數深綠支持者會在國軍發生事故時鼓掌叫好外,台澎金馬民眾還是頗以中華民國空軍為榮,差別只是在於中華民國是否還代表中國而已。

如果代表中國,是不是唯一的中國?是否兩岸同時存在兩支中國空軍?一支是復興基地裡的自由中國空軍,一支是鐵幕裡的不自由中國空軍。如果中華民國不再代表中國,那麼1949年前發生在大陸的歷史還算不算中華民國的歷史?過去民進黨曾試圖硬性切割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但發現自己的次元切割刀不夠鋒利後,只能默認1949年以前的歷史也是中華民國歷史的一部分。

至於自稱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八一四空戰85周年則完全靜默,今年沒有任何來自官方的紀念活動。從大陸網民對安倍晉三遇刺一事鼓掌叫好的態度,抗戰在對岸應該屬於絕對的政治正確,怎麼中國空軍(1949年以前肯定是唯一的中國空軍)戰勝日本海軍航空隊的歷史,反而可以如此說切割就切割呢?就讓筆者在此跟各位讀者一一分享。

空軍4聯隊F-16V形成戰力時的成軍紀念章,延續了高志航大隊長的精神,無論誰執政都一樣。(作者提供)
空軍4聯隊F-16V形成戰力時的成軍紀念章,延續了高志航大隊長的精神,無論誰執政都一樣。(作者提供)

筧橋代表的就是「國民黨反動派」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說簡單可以很簡單,說複雜可以很複雜,那就是抗戰時的中華民國空軍是蔣中正委員長的嫡系部隊,蔣中正又是中共「紅色革命」的對象,當然不可給予過高的評價,哪怕是打擊日本侵略者也不例外。答案其實可以就這麼簡單,這篇文章到此也可以劃下句點了,但是筆者相信讀者們一定會因此狂噓筆者,於是在這邊把複雜的答案跟各位分享一下。

事實上很難說所有參加抗戰的飛行員都是「老蔣的人」,畢竟蔣中正的國民政府是到1928年才普遍獲得國際社會承認,但中國的軍用航空發展早從清末民初就已經開始。比如被兩岸空軍都視為中國航空發源地的南苑航空學校,就是北洋政府成立的。獨掌大權的袁世凱過世後,原本統一的中國空軍也隨著軍閥割據走向分裂,奉系、直系以及粵系軍閥都有自己的飛行部隊。

進入北伐時代以後,稍具規模的中國飛行部隊分別為張作霖的東北航空隊與孫中山的廣東航空隊,後者理論上為今日中華民國空軍的鼻祖。可實際上孫中山的廣東航空隊,並不代表蔣中正的廣東航空隊,等到北伐統一之後,他沒有辦法將所有的航空力量統合到自己麾下,只能允許張作霖之子張學良和廣東軍閥陳濟棠繼續保留他們的空軍。

對日抗戰的爆發,反倒是加速了中華民國空軍的統一進程,「九一八事變」令東北航空隊不戰而潰,高志航與葛世昌等優秀的東北飛行員入關投效中央。至於陳濟棠的廣東航空隊,還有陳濟棠協助李宗仁、白崇禧成立的廣西航空隊都有武裝反叛中央的紀錄。然而兩廣航空隊的飛行員,都因為不支持兩廣政府打內戰的原因,為戴笠所成功策反,倒戈加入了蔣中正的中央政府。

然而並非所有東北與兩廣的飛行員,蔣中正都會無條件收容。1932年在筧橋成立的中央航空學校,就是藉由引進美國教官與高標準的淘汰制度,將過去軍閥時代的飛行員悉數淘汰。其中高志航是50名老教官中,少數獲得美國顧問團團長裘偉德(John H. Jouett)上校肯定,留在學校當助教的飛行員,此舉自然令被淘汰掉的多數老飛行員不服氣,認為蔣中正是在利用美國人排除異己。

陳列於空軍官校航教館的高志航Hawk III驅逐機等身比例模型。(作者提供)
陳列於空軍官校航教館的高志航Hawk III驅逐機等身比例模型。(作者提供)

派系裡面還有派系

中央航空學校高達25%到30%的淘汰率,讓來自廣東與東北被淘汰的老教官們非常不服氣,廣東航空學校第6期畢業的卿雲燦回憶:「由於美國顧問所謂的嚴格訓練和要求,每期飛行的淘汰人多,有時達三分之一,使之轉入機械或偵炸員工作,稱為軍佐。許多人懷疑是美國的陰謀,故意阻礙中國空軍發展。由於宋美齡為航委會秘書長,一切聽從美國,時人說中國空軍為牝雞司晨。」

不只是老一輩替軍閥服務的航空人員,就連考入筧橋航空學校的年輕人中都有不少為美國教官制定的高淘汰率感到不滿。他們又多是國民政府達官顯要或者權貴的孩子,靠著父母的關係起來向蔣中正夫婦提出抗議,再加上孔祥熙又想要與親美的宋子文、宋美齡姊妹對抗,於是就引入了態度隨便的義大利顧問團進入中國。

義大利顧問團另外在洛陽成立中央航空分校的洛陽分校,並且將裘偉德顧問團驅離了中國,然而筧橋航空學校與洛陽航空學校名義上雖然都是中央航空學校,卻採用完全不同的訓練體系。筧橋航空學校延續高標準的美式體系,致力於把中央航空本校打造成「東方的蘭道夫基地」(Randolph of the Orient),洛陽分校則給予學生100%的畢業率。

這自然使得中華民國空軍飛行員的質量良莠不齊,筧橋中央航空學校的畢業生固然飛行技術優秀,但也看不起洛陽分校或者來自廣東及廣西航空學校的飛行員。派系之中還有派系,蔣中正夫婦又特別偏愛筧橋的畢業生,讓他們自視為天之驕子的同時.也都被視為了「老蔣的人」,成為中國空軍其他派系人馬怨恨的對象。

陳濟棠廣東空軍的制服(軍式風格提供)。(作者提供)
陳濟棠廣東空軍的制服(軍式風格提供)。

被抗戰激化的派系鬥爭

從中央航空學校成立以來,到出現所謂洛陽分校為止,接受美式教育體系訓練畢業的筧橋航空學校本校學生計294人,連300人都不到。他們成了抗戰初期,中華民國空軍對抗日本海軍航空隊與日本陸軍航空隊的主力,尤其高志航帶領的第4驅逐大隊更是如此。不過也因為這個原因,他們的傷亡更是比其他派系的空軍還要慘重。

當然以廣東人為主力的第5大隊、廣西人為主力的第3大隊犧牲同樣慘重,不過在蔣中正領導下的中華民國,光環自然都是為筧橋航空學校的畢業生所搶去。而在對日抗戰爆發後,中央航空學校從筧橋遷往昆明,期間為了繼續招募青年學子從軍,空軍又成立了一個對學生要求標準沒有中央航空學校高的空軍軍士學校。

空軍軍士學校仿效同時代的英國、德國以及日本,不再要求飛行員一定要是軍官,就算是士官也可駕駛戰機參戰。與中央航空學校最大的差異,在於加入軍士學校的飛行員只要國中生就可以了,為必要跟中央航空學校一樣有高中學歷。沒想到這樣的美意,反而讓中央航空學校的畢業生對軍士學校的學生產生排擠和歧視。

外加航空委員會對待軍士學校學生的態度,與對待中央航空學校學生的態度確實有所區別,導致前者對「筧橋」兩字產生牴觸之情。這種牴觸之情雖然不會明說出來,但是無形的隔閡與界限卻始終存在,最明顯的就是當中華民國空軍在1941年11月獲准派遣飛行員到美國受訓時,只有被改制為空軍軍官學校的中央航空學校畢業生可以前往,軍士學校完全被排除在名單之外。

此外抗戰爆發之初,蘇聯志願隊來華助戰的英勇表現,也讓部分空軍官校的畢業生在情感上產生親蘇與親共的情緒。他們對蔣中正在裘偉德顧問團回國以後,又堅持聘請另外一批以陳納德(Claire L. Chennault)為代表的美國顧問團來華培訓空軍非常厭惡。狂熱的民族情緒,讓他們相信追隨「筧橋」兩字下去只是讓中國空軍成為美國的附庸。

以汪政權空軍人馬為核心,成立初期的中共空軍是「反筧橋」集合體。(作者提供)
以汪政權空軍人馬為核心,成立初期的中共空軍是「反筧橋」集合體。(作者提供)

「反筧橋」的集合體

於是抗戰爆發以後,空軍叛逃的事件比起陸軍而言雖不算多,但還是讓汪精衛政權有足夠的人馬成立一支親日政權的中國空軍。若非因為日軍不信任中國人,不願意將一式戰鬥機「隼」、二式戰鬥機「鍾馗」以及四式戰鬥機「疾風」送給或賣給南京國民政府的中華民國空軍,美國與重慶的威信都將受到嚴重打擊。

日本打壓中華民族主義的結果,固然是讓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失去說服力,為自己的失敗埋下伏筆。不過對於那些因為自己不是畢業自中央航空學校筧橋本校,或者不具備軍官身分而遭受打壓的飛行員,日本的戰敗並不代表蔣中正就更具有正當性。尤其是對於反美情緒強烈的民族主義者,蔣中正的勝利不過是讓美國取代日本成為在幕後控中國的新「帝國主義」勢力而已。

再加上蔣中正對飛行員的要求超過一般軍人,抗戰時叛逃到汪精衛政權的陸軍軍官,包括黃埔軍校畢業的陸軍軍官未必會被以「漢奸」治罪,但空軍軍官卻一定會被槍斃,而且無論是否筧橋畢業的無一例外。所以日本投降後,這些「反筧橋」的空軍飛行員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就是投靠沒有空軍,急需飛行員的中國共產黨。

這自然導致成立於1949年11月11日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為一個「反筧橋」的綜合體。仔細觀察國共內戰期間投共的飛行員名單,基本上是以軍士學校的畢業生為主,正統空軍官校體系的人馬不多,有些甚至遭遇飛行意外,在共軍控制區跳傘被扶以後,為了保住性命才不得不宣稱自己是來「起義」的。

而且無論「起義」與否,凡1949年後留在中國大陸的空軍官校畢業生沒有一個是下場不悽慘的,比如第一個投共的劉善本,雖然升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少將,但卻始終不被允許飛行,到了文化大革命時被折磨至死。空軍官校第15期畢業的周典訓,則是被打死後埋在田裡,淪落到屍體都被野狗叼出來吃掉的命運。

中華民國空軍無論抗日功勳有多大,在大陸的地位都取代不了人民空軍。(作者提供)
中華民國空軍無論抗日功勳有多大,在大陸的地位都取代不了人民空軍。(作者提供)

「八一四」對中共同樣不吉利

雖然非筧橋體系的飛行員,包括中共自己的飛行員,在那瘋狂的文革10年裡也沒有少吃苦,但他們比起筧橋體系的人馬而言下場都算不錯了。尤其汪政權體系的飛行員,因為都是中共初代飛行員的老師,在改革開放後都能立即恢復現役或者離休幹部身份。他們終究是中共體系下的受益者,不可能經意了文革的苦難後,就否定中共革命的正當性。

延續了東北航空隊、廣東航空隊、廣西航空隊、空軍軍士學校、滿洲國軍飛行隊還有汪政權空軍對中華民國空軍官校的怨念,老一輩的解放軍空軍自然把筧橋視為一個該打倒,也必須要打倒的「反革命」對象。老一輩的中共空軍人馬,確實有不少人是因為遭到筧橋人馬打壓、淘汰、排擠或者羞辱而痛恨筧橋,那麼他們訓練的學生理應與筧橋沒有個人恩怨,紀念八一四總該沒問題。

答案大錯特錯,因為第一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員,在50年代的台海空戰中淪為中華民國空軍的手下敗將。當年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空軍,不只仍以筧橋傳人自居,而且包括徐華江、王光復、喬無遏、臧錫蘭、冷培澍以及郭汝霖在內的空軍長官,清一色都是參加過對日抗戰的正統筧橋傳人,沒有一個不是中國共產黨的敵人,怎麼可能為中共空軍所接受?

更重要的一點,是1958年「八二三砲戰」爆發前的8月14日,即中華民國空軍所稱的第二次「八一四空戰」中,空軍第5大隊的F-86F軍刀機七架於平潭上空遭遇四架中共MiG-17殲擊機。經過一番交戰後,中華民國空軍以一架軍刀機為代價換來中共兩架米格機被擊落,創下平潭空戰的勝利,讓中共嘗到了與1937年日本海軍鹿屋航空隊相同的恥辱。

或許這也是為什麼,過了85年那麼長的日子,中共始終不願意以8月14日取代11月11日成為中國空軍建軍節的原因。一來8月14日從來就不是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榮耀,二來是「八一四」三個字本身從中共的角度來看也是一場恥辱,從來就不是榮譽的象徵。從這個角度出發,中共紀念八一四空戰實在是名不正言不順,自然就採取冷處理的態度了。

很難想像中共空軍,會在殲-10或者殲-16等機種上放類似的八一四空戰紀念彩繪。(作者提供)
很難想像中共空軍,會在殲-10或者殲-16等機種上放類似的八一四空戰紀念彩繪。(李博儒攝/作者提供)

專屬中華民國的榮譽

高志航殉國後,他留在東北的女兒高麗良參加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所謂東北民主聯軍的一份子。諷刺的是,由高志航一手創建的空軍第4大隊,在抗戰勝利後投入東北的剿共戰爭,數度以美國提供的P-51D野馬式戰鬥機掃射東北民主聯軍,高麗良也因此險些慘死於父親帶出來的學生之手,他們倆父女的悲劇確實是國共內戰下骨肉相殘的寫照。

然而高麗良並沒有因為她父親是抗日英雄,還有她本人參加中共革命的「功勳」就在「解放」後獲得中共信任。相反的是,她仍因為父親是「歷史反革命」的原因慘遭迫害。除了父親「國民黨反動派」的身份外,她母親俄國人的身份也讓她在中共與蘇聯關係惡化後又被貼上「二毛子」的標籤,還被關入監獄。

直到改革開放後,高麗良才獲得中共當局平反,並以高志航女兒的身分投入對台灣以及美國二戰老兵的統戰工作。從這裡我們也不難看出,中共之所以從80年代開始重新肯定八一四空戰,給予高志航等抗日英雄正面評價的原因都只是為了統戰自由世界而已。畢竟跟過高志航的老空軍,在那個年代還有不少人生活在美國或者台灣,甚至還是中華民國空軍的高級將領。

不過經過43年的發展,中共似乎也發現靠宣揚國軍抗戰的歷史沒有辦法在統戰上發揮太大的成效,參加過抗戰的老空軍並沒有因為高志航在大陸獲得更多的肯定就轉而支持一國兩制。比如最後一位在高志航帶領下參加對日空戰的飛行員,中央航空學校第5期畢業的張光明將軍,到他在2016年3月14日過世以前對中共都稱不上有任何好話可言。

無論是中共對待歷史的態度,還是試圖以併吞台灣的野心都讓張光明將軍非常感冒,也充滿了不信任。如今這些親身經歷過歷史的老英雄都已經凋零殆盡,中共更加發現宣揚八一四空戰的歷史不只無法爭取更多台灣人「心向祖國」,還讓不少大陸人年輕一代對中華民國心生嚮往,乾脆就不要再紀念八一四空戰,讓這場空戰成為專屬中華民國空軍的榮譽還比較符合自身的長期利益。

*作者為軍事史研究者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3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