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誰殺了甘迺迪?羅伯.甘迺迪之死與美國民主的頓挫

2018-06-05 06:10

? 人氣

13聲槍響與8發子彈;「兇手」站在前方,子彈卻從後方射入

「第二名槍手」假說之所以歷久不衰,原因就在於50年前的調查留下的空白、漏洞與疑點,讓許多刑事鑑識專家認定唯有「第二名槍手」才能解釋,例如:現場錄音顯示行兇者開了大約13槍,但瑟漢的.22左輪只能裝8發子彈;羅伯特.甘迺迪捱的致命一槍是從他右耳後方近距離射入,但案發當時瑟漢站在他的前方,兩人相隔一段距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儘管如此,瑟漢想要在有生之年重見天日,恐怕還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他的罪與刑早已定讞;他從1986年以來屢次聲請假釋,每次都被駁回,最近一次是2016年2月,下一次是2021年。瑟漢的家人說,他仍然抱持著希望。

非暴力抵抗與民主選舉的希望與幻滅

回到羅伯特.甘迺迪,雖說兄弟同命,但有些史學家認為,對於近代美國政治,羅伯之死比約翰之死衝擊更大。如果那天羅伯在國賓大飯店(Ambassador Hotel)走的是另一道門,如果他在8月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NC)拿到提名,如果他在11月贏得總統選舉,那麼美國就不會有「尼克森總統」,不會有「水門案」(Watergate scandal),而越戰也將提前畫下句點。

但是,美國在1968年春夏之際短短2個月之間失去了金恩博士與羅伯特.甘迺迪,失去了以非暴力抵抗與民主選舉帶來希望與和平變革的兩位標竿人物。硝煙消散之後,許多美國的人信念與希望也幻滅了。

他懇求同胞不要將悲憤化為暴力,他死於暴力

那年4月4日金恩博士遇害時,羅伯在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面對一群黑人居多的選民,告訴他們這個噩耗,懇求他們「以同情心與愛代替暴力與血腥」,提醒他們「美國需要的不是分裂,美國需要的不是仇恨,美國需要的不是暴力或法治蕩然,是愛與智慧,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是讓受苦者──無論膚色黑白──獲得正義的希望。」

那年8月26日,羅伯遇害兩個多月之後,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在芝加哥舉行,支持越戰的詹森副手韓福瑞(Hubert Humphrey)篤定成為總統候選人,全美反戰團體總動員發起示威抗議,上萬名示威者與警察和國民兵爆發激烈衝突,留下美國政治史上最暴力的一頁,也把尼克森(Richard Nixon)送進了白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