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誰殺了甘迺迪?羅伯.甘迺迪之死與美國民主的頓挫

2018-06-05 06:10

? 人氣

羅伯.甘迺迪,1968年總統選戰(AP)

羅伯.甘迺迪,1968年總統選戰(AP)

半個世紀之前、1968年的夏天,美國深深陷入兩場「戰爭」的泥淖:一場是數千公里外的越戰,另一場是國內反戰示威與種族衝突的「社會戰爭」。那一年也是美國的總統大選年,心力交瘁的現任總統詹森放棄連任之後,美國社會日益分裂、混亂,許多人把希望寄託於一位民主黨參選人,他才42歲,但是當過司法部長、聯邦參議員;他反對越戰、反對種族隔離、支持民權運動;他受到年輕人、黑人、西語裔、天主教徒的熱情支持。從各種跡象來看,他極有希望在1969年1月20日入主白宮,坐上他哥哥坐過2年又10個月的總統大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1968年6月5日凌晨,剛贏得民主黨加州初選的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在洛杉磯一家飯店遭到槍擊,身中3槍,1天之後,溘然長逝,留下妻子、11個孩子,還有一個永遠破碎的夢想。

1963─1968,甘迺迪總統、金恩博士、羅伯特.甘迺迪

羅伯特.甘迺迪之死距離民權運動偉人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遇刺僅2個月,距離他哥哥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遇刺僅4年半。從此,美國社會的大哉問「誰殺了甘迺迪?」又多了一個版本。

「誰殺了羅伯特.甘迺迪?」看似比較單純,兇手是一名年方24歲的巴勒斯坦移民瑟漢(Sirhan Sirhan),動機是不滿美國在1967年的中東「六日戰爭」(Six-Day War)中支持以色列,讓數十萬巴勒斯坦人從此淪為難民。但是半個世紀以來,許多人深信瑟漢並不是單獨作案,現場還有「第二名槍手」,而且致命一槍是由他開出。

甘迺迪3兄弟,左起羅伯、泰德、約翰(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甘迺迪3兄弟,左起羅伯、泰德、約翰(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第二名槍手」疑雲中的半世紀冤獄?

「誰殺了約翰.甘迺迪?」催生出許多陰謀論,但「誰殺了羅伯特.甘迺迪?」卻是涉及冤獄翻案。「總統殺手」奧斯華德(Lee Harvey Oswald)在案發兩天後被殺(或者被滅口),瑟漢當場遭逮、受審,先被判處死刑,後來減刑為無期徒刑,他承認自己開槍,但至今堅稱是「第二名槍手」殺害羅伯特.甘迺迪,。

沒錯,瑟漢還活著,而且「第二名槍手」假說近來出現一位很特別的支持者:羅伯特.甘迺迪的次子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去年耶誕節前一天,他來到加州聖地牙哥(San Diego)一座監獄,見到如今已高齡74歲的「殺父兇手」瑟漢,兩人談了3個小時。

小羅伯特.甘迺迪最近接受《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專訪時說:「我去見瑟漢,是因為有些證據讓我感好奇與不安。不安在於,這個被定罪的人可能不是殺害我父親的人。我父親曾經是美國司法部長,如果有人被冤枉入獄服刑,我想他也會不安。」

13聲槍響與8發子彈;「兇手」站在前方,子彈卻從後方射入

「第二名槍手」假說之所以歷久不衰,原因就在於50年前的調查留下的空白、漏洞與疑點,讓許多刑事鑑識專家認定唯有「第二名槍手」才能解釋,例如:現場錄音顯示行兇者開了大約13槍,但瑟漢的.22左輪只能裝8發子彈;羅伯特.甘迺迪捱的致命一槍是從他右耳後方近距離射入,但案發當時瑟漢站在他的前方,兩人相隔一段距離……

儘管如此,瑟漢想要在有生之年重見天日,恐怕還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他的罪與刑早已定讞;他從1986年以來屢次聲請假釋,每次都被駁回,最近一次是2016年2月,下一次是2021年。瑟漢的家人說,他仍然抱持著希望。

非暴力抵抗與民主選舉的希望與幻滅

回到羅伯特.甘迺迪,雖說兄弟同命,但有些史學家認為,對於近代美國政治,羅伯之死比約翰之死衝擊更大。如果那天羅伯在國賓大飯店(Ambassador Hotel)走的是另一道門,如果他在8月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NC)拿到提名,如果他在11月贏得總統選舉,那麼美國就不會有「尼克森總統」,不會有「水門案」(Watergate scandal),而越戰也將提前畫下句點。

但是,美國在1968年春夏之際短短2個月之間失去了金恩博士與羅伯特.甘迺迪,失去了以非暴力抵抗與民主選舉帶來希望與和平變革的兩位標竿人物。硝煙消散之後,許多美國的人信念與希望也幻滅了。

他懇求同胞不要將悲憤化為暴力,他死於暴力

那年4月4日金恩博士遇害時,羅伯在印第安納波利斯(Indianapolis),面對一群黑人居多的選民,告訴他們這個噩耗,懇求他們「以同情心與愛代替暴力與血腥」,提醒他們「美國需要的不是分裂,美國需要的不是仇恨,美國需要的不是暴力或法治蕩然,是愛與智慧,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是讓受苦者──無論膚色黑白──獲得正義的希望。」

那年8月26日,羅伯遇害兩個多月之後,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在芝加哥舉行,支持越戰的詹森副手韓福瑞(Hubert Humphrey)篤定成為總統候選人,全美反戰團體總動員發起示威抗議,上萬名示威者與警察和國民兵爆發激烈衝突,留下美國政治史上最暴力的一頁,也把尼克森(Richard Nixon)送進了白宮。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