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對台灣是否仍保持戰略耐心?多位中國事務專家剖析關鍵因素

2022-07-07 20:00

? 人氣

「正如俄羅斯的例子一樣,只是談論(這個立場和決心),俄羅斯無法以他們的言辭來說服烏克蘭,因此他們必須使用武力來證明這個決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北京對台仍保持戰略耐心

關於中國是否可能在近期內攻打台灣的問題,美著名中國事務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在6月23日的《外交事務》期刊上發表文章指出,即便在俄羅斯侵略戰爭後,北京對台灣的長期策略沒變,依然是保持戰略耐心,沒有準備在短期內侵略台灣的計劃。

黎安友提到前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lip Davidson)上將曾提出警告說,北京有可能在2027年前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美國戰略學者梅惠琳(Oriana Skylar Mastro)也認為,習近平會想要把統一台灣當作他個人政治遺產的一部分,她「暗示台海衝突有可能在2027年他作為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的第三個任期結束前發生,而且幾乎必然在他可能的第四個任期2032年結束之前。」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全球事務教授布蘭茲(Hal Brands)與塔夫茨大學政治學教授貝克利(Michael Beckley)都認為,中國有可能在近期內攻打台灣,因為其領導人認為中國已經達到國力巔峰。

不過黎安友說,對中國可能很快攻打台灣的擔憂是一種錯置(misplaced),數十年來中國對台政策的特性是戰略耐心,就像它對從南海到印度等其他的領土聲索和爭端的做法一樣。「烏克蘭戰爭不但不會刺激中國放棄它對台灣現行的做法去採取迫在眉睫的軍事攻擊,反而還會進一步促使北京保持長期耐心。」

他說,如果中國試圖以武力奪取台灣,那麼「無論是軍事上或國際孤立上,莫斯科為侵略烏克蘭付出的代價只是中國能夠預期的一小部分而已。因此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最好還是耐心等待台灣最終的投降,而不是現在就發動攻擊而冒著以過高代價來贏得台灣的風險,那反而有可能使中國永遠失去台灣。」

軍事之窗打開,政治窗口關閉中

布蘭茲與貝克利在關於美國應該如何防衛台灣的新書《危險區:與中國即將來臨的衝突》中說,美中為台灣發生衝突的機率「驚人地高」。

布蘭茲在6月23日的《彭博社》專欄中說,中國對台灣的任何侵略很可能會「早一些而不是晚一些」,「中國的軍事機會之窗正在打開,中國解放軍正在收穫以擊敗台灣為目標的世代性擴張果實。」

解放軍的軍事擴張使台海兩岸軍力越來越向中國傾斜。根據美國國防部的資料,截至2021年8月為止,中國東部和南部戰區地面部隊人數共有41萬2000人,台灣是8萬8000人,而中國擁有的航母、飛彈驅逐艦、潛艇等軍艦和戰機數目更是遠遠高於台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