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與穆罕默德的真實面─大寫與小寫:《伊斯蘭的悲劇》選摘(1)

2018-05-31 05:10

? 人氣

現今以敘利亞、伊拉克為軸心,發展出兩組對立關係:一是阿薩德政權與伊斯蘭國的對抗關係,另一個是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對立關係。(資料照,AP)

現今以敘利亞、伊拉克為軸心,發展出兩組對立關係:一是阿薩德政權與伊斯蘭國的對抗關係,另一個是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對立關係。(資料照,AP)

◎安那托利亞與伊朗高原

從古代到現在,在阿拉伯半島與肥沃月灣西北邊的敘利亞、東北側的伊拉克,及南邊的葉門境內有廣袤綿延的高原地帶,分別是敘利亞的安那托利亞高原、伊拉克的伊朗高原、葉門的衣索比亞高原。哈濟生稱這些區域為「政治的內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安那托利亞高原位於敘利亞北部,昔日是拜占庭帝國與鄂圖曼帝國統治的核心重鎮。其中,相當於今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地方,在一四○二年曾遭中亞帖木兒帝國的入侵,當時迎戰的是鄂圖曼帝國的統治者第四代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安卡拉的位置四通八達,與中國的徐州類似,地理上都易造成東西兵戎相向。

無論是現在的伊拉克或古代的美索不達米亞,都是以伊朗高原為背倚。從地緣政治來看,伊朗與美索不達米亞(伊拉克)原是什葉派人口密集地區,這與波斯灣灣岸地區的什葉派分布有一定程度的關聯。而如同過去阿曼與印度洋上的桑給巴群島、南亞往來密切,從前的葉門與衣索比亞—當時叫做阿比西尼亞的地方—也有很強的連結。有研究推論那裡曾經是一片汪洋。因此,把阿拉伯半島想像成沙漠遍布的不毛之地並不正確。

在七世紀伊斯蘭教勃興之初,教化最早在敘利亞與伊拉克流行, 其後這兩個地方成為伊斯蘭教擴張的最前線,教義由此傳播至安那托利亞與伊朗。此外,別忘了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與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在過去分別是伍麥葉王朝、阿拔斯王朝繁榮的中心城市。

現今以敘利亞、伊拉克為軸心,發展出兩組對立關係:一是敘利亞阿薩德政權與遜尼派伊斯蘭國的對抗關係,另一個是什葉派勢力伊朗與遜尼派勢力沙烏地阿拉伯的對立關係。至於參與敘利亞戰爭的各個關係國,則分布在敘利亞、伊拉克周圍的阿拉伯半島(包含灣岸諸國)與肥沃月灣(包含以色列與加薩)。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古代往返於敘利亞、伊拉克與阿拉伯半島,或通行於葉門與阿拉伯半島之間的人,基本上都是商人。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出生前喪父、幼年喪母,自幼在祖、叔父的養育下成長。他出身古萊什族部落的名門哈希姆家族,三代以前的祖先就在商貿雲集的阿拉伯半島及「沙姆」(敘利亞古名)招募組織隊商。穆罕默德從少年時期也開始承襲家業、跟隨隊商,並遵循部族的習俗走訪「沙姆」。

2018年4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對敘利亞展開「精準打擊」行動,巡弋飛彈襲擊大馬士革(AP)
2018年4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對敘利亞展開「精準打擊」行動,巡弋飛彈襲擊大馬士革(資料照,AP)

◎心臟地帶與世界島

我們不妨先來思索「中東為什麼重要?」這個問題。「中東地底富含原油與天然氣資源,牽動著世界的產業與經濟發展。」這種看法雖正確,但只見樹不見林。中東自古至今在地緣政治上的意義也必須納入考量。中東的重要性,得從它做為石化燃料能源產地、政變與恐怖主義的震央、第二次冷戰與後現代戰爭的匯流之地等多重面向來理解。

順著這一點,我想談談地緣政治學上幾個重要的概念。

活躍於英國的地理學家哈爾福德.麥金德曾提出這樣的觀察:「交通網絡沿著主要山脈河川鋪設,帶動了國家的繁榮,地表輪廓早已決定了何者為強國。」麥金德還由此延伸出「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的說法,他的論述非常明快:「得東歐者得『心臟地帶』,得『心臟地帶』者得『世界島』(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得『世界島』者得天下。」並推導出心臟地帶的中心就是中亞。如果將這個論點套用在現今俄國與烏克蘭的緊張關係中,及伊斯蘭國與沙國及伊朗的政治對立中,它們確實都處於「相同場域」。麥金德的學說富啟示性。儘管麥金德的地理優勢說經常受到誤解,但他確實點出漫長歷史中,地理不易變化的特質。

法國歷史學家費爾南.布勞岱爾在其名著《菲利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中,為了分析西班牙帝國全盛時期、菲利浦二世國王在位時的地中海局勢,全面解讀其地理與自然環境。在探討歷史變遷時,雖然「地理」似乎幾近不變,但仍是個不可忽略的要項。尤其在現代,無論是單一區域或全球規模,國際秩序正經歷著歷史性的巨幅變動,我們應該重新認識地理這項基本條件。

《伊斯蘭的悲劇》立體書。(遠足提供)
伊斯蘭的悲劇》立體書。(遠足提供)

*作者山內昌之現全明治大學特任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並擔任三菱商事顧問、富士電視台特別顧問。曾任開羅大學客座副教授、東京大學教養學部副教授、土耳其歷史協會研究員、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東京大學中東地域研究中心長等,著作獲獎無數。本文選自《伊斯蘭的悲劇:從中東歷史和地緣政治解讀中東複合危機》(讀書共和國),本書來自他在明治大學國際綜合研究所主持的「中東.中亞地區政治社會結構變遷研究計畫」的研究成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