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踽踽獨行的新聞魂

2022-07-01 05:50

? 人氣

林照真特別到著名的《紐約時報》,研究傳統報紙如何轉型。(林照真提供)

林照真特別到著名的《紐約時報》,研究傳統報紙如何轉型。(林照真提供)

「記者的身影好像變小了,形象也模糊了。更令人喪氣的是,大眾社會對『記者』這行的想像,好像整個都變了。」這段話出自2006年,當時的資深新聞記者林照真在《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一書自序。10幾年前的描述,對照今日情景,好像沒有太大不同。現為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的林照真,不論是否站在採訪第一線,始終「滿腦子都是新聞」,對於自己熱愛的這一行,總是深刻而焦慮地觀察探索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閱報時特別注意撰稿記者的名字是多年來的習慣,尤其文筆好又深度的記者名字會很深地烙印在心裡,「林照真」便是其中的一個。這習慣一直持續到如今瀏覽網路新聞也一樣,只是現在資訊太多,吸收各種訊息變成蜻蜓點水只看重點,留在心裡的名字變少了、也模糊了。可是我一直沒有忘記「林照真」,在我心裡,這個名字代表一種公信力、一種權威與信任。

在她成為學者以後,作品由昔日的調查報導轉為一本本厚實的研究,每隔幾年出版成書的主題都緊扣當前新聞界的現象與問題。從2009年的《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2017年的《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到今年(2022年)初的《假新聞政治:台灣選舉暗角的虛構與欺騙》,每一個研究光看題目就能感受到其間的厚度與沉重。隨著網路科技與社群媒體的發達,新聞媒體環境的變化一直是進行式,林照真始終堅持探索現象、發現真實,彷彿這是她的天職;而做為「類粉絲」的我,經營自媒體podcast節目讓我有近距離採訪她的機會,真叫人高興不已。

20220630-林照真接受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訪問。(趙心屏提供)
林照真接受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訪問。(趙心屏提供)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林照真(約59分鐘)

下載好好聽FM app:IOSAndroid

20220630-半島電視台有英、阿語頻道,進行跨文化傳播。(林照真提供)
半島電視台有英、阿語頻道,進行跨文化傳播。(林照真提供)

昔調查報導 今學術研究 都是一個人的武林

過去林照真在記者時期曾赴西藏採訪,出過好幾本與達賴喇嘛、西藏議題有關的書,當時的投入,讓同事戲稱她的前世恐怕是西藏人或佛教徒。我覺得她不是西藏人,而是徹頭徹尾的「新聞人」,新聞深入她的骨子與腦海,她說:「我非常喜歡新聞工作,這是全世界最好玩的工作,在學術界一個月認識不到10個新朋友,但在新聞圈,可能1個月認識500個人;新聞圈的接觸層面非常廣,幫助你了解社會不同角落、各行各業,記者工作有訪問的正當性,也許因為你代表的媒體品牌讓受訪者更願意信任你,這些都讓新聞記者可以超越他現在所在的位置。許多記者原本就來自於社會基層,在不同角落反映基層的聲音,是民主社會由下往上傳遞聲音的媒介與橋梁。以前我就覺得當記者就是要坐公車、搭捷運,瞭解老百姓怎麼過日子,你不能開著你的好車不跟民眾接觸,你不能只了解你的新聞對象。」

這就是林照真對新聞工作的信念。

她在學界的研究也多受20年新聞實務工作影響,對於問題更敏感、更知道如何掌握研究重點。「新聞與研究,都是探索新現象、新發現,2者在本質上是相同的。」

過去她負責的調查報導,通常要花好幾個月甚至半年才能有成果,同事往往不知道她在幹什麼,「當時就習慣孤獨,在學術研究中也是一種孤獨的情境,當探索新的主題時,不確知會得到什麼研究結果,過程中要慢慢去讀文獻、訪談、找資料,都是一個人慢慢完成,一脈下來的工作。有人認為新聞工作容易,學界工作困難,其實各有各的要求,新聞工作也絕對不是容易的事。」

20220630-英國《衛報》透過數位科技,發展資料新聞與視覺新聞。(林照真提供)
英國《衛報》透過數位科技,發展資料新聞與視覺新聞。(林照真提供)

必須探究的真相:收視率、數位轉型、假新聞

進入學界以前,她在天下雜誌做電視新聞收視率方面的報導,後來覺得有更進一步研究的必要,就當成博士論文主題研究了2年多後出版;看到電視新聞內容被收視率宰制,她的心裡很難過。「電視新聞記者不是沒有理想,而是整個結構使其無法發揮所長」。然而直到今日,收視率仍舊是影響電視新聞最主要的問題。

數位時代來臨,媒體面臨空前挑戰,她又開始研究。回想以往報紙還曾爭過「百萬發行量」,現在報紙每年的網路瀏覽量可能以億計,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網路大大擴散了新聞內容,也大幅瓜分了傳統媒體的廣告,網路本身就是媒體,和傳統媒體爭奪眼球。傳統媒體必須在科技上轉型,原先獲利模式必須改變,工作人員如何在24小時不停歇的時間壓力下維持新聞品質與正確性,這些「人類傳播史從未遇過的、值得觀察研究的話題」讓林照真遠赴紐約時報、倫敦的BBC和衛報,以及位在卡達杜哈的半島電視台,探究國外媒體到底如何面對網路衝擊和數位轉型。

當時衛報與BBC均喊出「數位第一」Digital First,所有記者意識到要為網路寫新聞,所有新聞先上網,再好好編輯原來的報紙、電視內容。「一開始很麻煩,不同媒體記者原是受不同的訓練,但現在安排網路、電視、報紙部門坐在一起,期間的磨合非常困難,牽涉不同的作事方式與新聞見解,甚至彼此互相競爭。」

林照真也發現她訪問的這幾家國際媒體,都以專業的新聞從業人員經營社群媒體,與台灣的小編經營非常不同。「網民喜歡俏皮新鮮的語言,但新聞講求客觀中立、不帶情感,這樣的寫作或報導方式不見得受網友青睞,部分媒體可能會放棄一些原則,用俏皮手法或釣魚式的標題,但我認為新聞不能只為爭取眼球,仍應堅持基本原則,才可能在數位市場中與其他訊息為之區隔,獲得重視。」

「真實的新聞是社會的磐石,必須有人去做這份工作。我覺得新聞工作的本質需要被了解,不要把新聞記者與YouTuber放在一個天平上,這是完全不同的2個行業。」林照真再一次強調了「什麼是新聞」。

社群媒體也充滿假新聞,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與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和主流媒體的預測不同,假新聞也成為全球政治傳播的重要課題,林照真以台灣2018、2020年2次選舉進行研究,探討假新聞對國內選舉的影響。「網路訊息多所錯誤,不僅個人傳播錯誤訊息,也涉及境外勢力的介入,有人為達政治目的,到平台散布仇恨或恐懼訊息,並利用個資,使訊息傳布給特定的人群,以達到特定傳播目的。台灣政治兩極化非常嚴重,假新聞讓政治極化的現象更嚴重。」

「部分傳統主流媒體不自覺跟著社群媒體捲入假新聞紛爭,使得傳統媒體失去民眾的信任,如果你意識到這個嚴重性,將會傷害大家對媒體的信任。整體而言,如果大家都認為主流媒體報導假新聞是常有的事,或不覺奇怪,就失去了媒體在台灣社會立足的機會。」

20220630-擁有多平臺的BBC,不同平臺的編輯台在同一個空間辦公。(林照真提供)
擁有多平臺的BBC,不同平臺的編輯台在同一個空間辦公。(林照真提供)

下一個研究主題:新聞媒體與平台議價

Google、FB這樣的跨國平台巨頭夾科技的力量免費使用媒體內容,又占有全球7成、台灣8成的廣告量,讓新聞媒體的生存更為困難。5月份,Google宣布已經和6個歐盟國家簽約,將對這些國家的媒體內容付費,而台灣媒體可能跟這些平台平等相處,甚至跟平台議價?林照真指出:「歐盟這6國在現有的具體成果之前的2、3年,各國都有立法,政府帶頭是必要的。任何關心新聞界的人,讓民意、輿論成形,非常重要」。未來台灣會由哪個政府單位統籌處理這項議題,目前仍然不明,林照真邀集幾位學者為此召開記者會,大聲疾呼各界關注這項全球政府都在關心的議題,她形容自己正在進行的這項研究「是目前很努力的、不知終點的問題」。

談到每一個研究主題,林照真難掩語重心長,我覺得她似乎以「研究」來實踐做為學者的一種社會責任。

「我並不在乎出版數量和紀錄,而是做對社會有幫助的事。以學者來說,必須以系統化的方式呈現對於現象的詮釋;過去我從事的新聞工作議題多元,必須在很短時間內掌握重點、報導出去;在學界有更多時間專注在一個議題上。我對新聞非常關心,台灣新聞非常年輕,新聞自由的歷史很短,又碰到數位轉型,如何使新聞更健全發展,非常重要。」

除了研究,在課堂上她是個非常客觀的老師,不會勉強學生都跟她一樣喜歡新聞。「確實有學生做了幾年做不下去,那就勇敢轉行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新聞業的困難多屬結構上的問題,我會跟學生說,不管你們選什麼都是對的決定,都祝福,不需要有什麼新聞使命。新聞工作是很好玩的,太沉重的使命其實也不好,它其實是很健康的工作,記者該說什麼就說什麼,不需要顧慮這個那個,它就是一個可以讓你很坦率去從事的工作。」

我再一次聆聽訪談,整理這篇文章時,想到她的名字「照真」2字,豈不正是她對新聞熱愛、堅持的寫照?人如其名,始終以她的筆照見真實,原來新聞工作正是她的命定、她人生的寫照。

聆聽趙心屏〈人生從此不一樣〉podcast專訪林照真(約59分鐘)

下載好好聽FM app:IOSAndroid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台視、東森主播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