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烏克蘭》這裡躺著我最愛的人!遺族淚祭陣亡戰士:耗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抗俄

2022-05-17 08:40

? 人氣

亞歷山大凝望東正教十字架上的相片,皺著眉頭,訴說著與表哥科托夫年幼時的點滴,強忍男兒淚。(Daniel S. Y. Ceng攝)

亞歷山大凝望東正教十字架上的相片,皺著眉頭,訴說著與表哥科托夫年幼時的點滴,強忍男兒淚。(Daniel S. Y. Ceng攝)

吞下苦澀啤酒,發出撕裂哀嚎,奉上最愛甜食,留下告別一吻。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滿3個月,在南部十字架與國旗凜然環繞的「生死之城」,烏軍遺屬以難忘與甜蜜往事,勾起戰爭殘酷與悲痛,憶念長埋黃土下的至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俄羅斯2月攻擊烏克蘭後,南部聶伯城(Dnipro)成為命運載體,充滿沒被死神選中的一群;處理關於生存與死亡的故事;儲存烏克蘭人扛不住的愁雲慘霧。

20220515-塔洛維里亞的葬禮。(Daniel S. Y. Ceng攝)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滿3個月。(Daniel S. Y. Ceng攝)

5月11日下午,即俄國勝利日2天後,1輛螢光黃救護車緩緩駛過市中心,後方緊隨2台拉上窗簾的巴士,車上1名身穿軍服的男子,望向窗外,他頭部約3分之2位置包著紗布。

記者快步跟上,來到火車站後門的隱秘月台。1名平民受重傷、躺臥擔架,從救護車被轉至藍黃色單獨車廂;周邊則停了數台蘇聯式破舊巴士,載滿看似疲倦的烏克蘭軍人,他們準備前往西部城市。

持槍駐軍說,在馬里烏波爾(Mariupol)、頓內次克(Donetsk)附近被俄羅斯軍隊襲擊致傷的烏克蘭軍人與平民,會被送到此處,再轉往有較佳醫療設施與資源的地方接受治療。

記者嘗試訪問生還者,但1名高級軍官以「軍事運輸,需要保密」為由拒絕。

在命運十字路口,他們走向生命曙光。但沉淪於厄運中的,只能劃下人生句號。

市中心數公里外的克拉斯諾皮爾凱(Krasnopil’s’ke)墳場,插滿一面面國旗,烏鴉哇哇哇啼叫,淒淒慘慘戚戚。但一個個雕刻在墓碑上的陣亡日期與姓名,讓這裡不冷也不清,包括葉夫根尼·科托夫(Evgeny Ketov)。

5月12日,亞歷山大(Alexander)前來表哥科托夫的墳墓悼念。

20220515-亞歷山大前來表哥科托夫的墳墓悼念。(Daniel S. Y. Ceng攝)
亞歷山大前來表哥科托夫的墳墓悼念。(Daniel S. Y. Ceng攝)

科托夫駐守在頓內次克地區,當地親俄勢力自2014年興起;2022年俄羅斯軍隊入侵,讓烏克蘭軍隊難以招架,科托夫也不幸在3月抵抗戰中身亡

從背包掏出啤酒一罐,咔嚓打開,灑在乾裂的土墓上;從小盒子拿出香菸一根,喀嚓點燃,放在黃土縫隙之間,亞歷山大凝望東正教十字架上的相片,皺著眉頭,訴說與他年幼時的點滴,強忍男兒淚。

「我們以前經常到處遊蕩、玩耍;他會把我拋往天花板,再接著我,故意調戲我;他一路上把我養大成人,前幾年我買金子給他。雖然言語交談甚少,但他幫助我很多、非常多,他是一個堅強的男人,我最好的表哥、世上最好的男子。」

科托夫的父母現居於俄軍攻占地區,遺孀與2名孩子則在西部城市赫梅利尼茨基(Khmelnytskyi),數日後到此悼念。默默坐在墳墓旁,山丘微風輕輕吹過,播放表哥生前的愛曲,亞歷山大感觸倍增。

戰士遺屬:他們的犧牲讓我們誓死捍衛每分、每寸土地

記者問,「這裡埋葬許多烏克蘭戰士,他們是從2014年『頓巴斯之戰』至2022年『俄國入侵戰』犧牲的,包括你表哥。你如何看待他們的犧牲?他們的死亡,對你與國家的意義是什麼?」

20220515-公墓。(Daniel S. Y. Ceng攝)
從2014年頓巴斯之戰至2022年俄國入侵,許多烏克蘭人因此犧牲性命。(Daniel S. Y. Ceng攝)

「他們的死,對我們意義重大,因為他們的離去,我們會變得更堅強。他們的犧牲,讓我們更堅定,必須誓死捍衛我們每一分、每一寸土地。即使耗盡最後一滴血,我們也要抵抗俄羅斯。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就像我表哥一樣。」亞歷山大悲憤交加地說道,抬頭仰望藍天白雲。

緊抱十字架上獨生子遺照 烏克蘭婦女哀嚎數十分鐘

5月13日上午,一排排挖好的墳墓,等待一個個烏克蘭軍人的靈柩從東、西、南部運抵,再入土為安。

彌撒開始前,1名7旬婦女雙手不捨地緊抱十字架上獨生子的遺照,以淚洗面,奏起悲鳴之曲,白髮人送黑髮人,哀嚎長達數十分鐘。

20220515-斯卡羅夫的母親。(Daniel S. Y. Ceng攝)
斯卡羅夫的母親不捨地緊抱十字架上獨生子的遺照。(Daniel S. Y. Ceng攝)

「我的兒子呀,我唯一的兒子呀,你在哪裡呀,求你趕快回來,靈魂與身軀全部回來,你要怎樣才願意回來。謝爾蓋·彼得羅維奇·斯卡羅夫(Sergey Petrovich Skyarov),偉大的戰士,懇求你回到我身邊。」

她站在墳墓旁,用手帕擦拭遺照,聲嘶力竭地哭,翻開花圈遮擋的死亡資訊,愛兒4月29日命喪在烏俄交火的頓內次克地區。

生榮死哀情節,在1小時內無間斷上演。烏克蘭軍人魯斯蘭·塔洛維里亞(Ruslan Taloviria)的遺體運抵,在同袍、遺孀、2名兒女、母親以及親戚朋友十數名陪同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20220515-塔洛維里亞的葬禮。(Daniel S. Y. Ceng攝)
烏克蘭軍人魯斯蘭‧塔洛維里亞在同袍、遺孀、2名兒女、母親以及親戚朋友十數名陪同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Daniel S. Y. Ceng攝)

他3月原駐守在基輔,其後被調派至東部城市哈爾基夫(Kharkiv)反擊俄軍,可惜最後在5月5日撒手塵寰,8日被發現,家屬10日獲告知。

「戰事開始後,我們每周聊幾次天,有時候會視訊通話,在4月27日跟爸爸通最後1次電話;5月4日,我們給他傳了一個我與妹妹玩耍、調戲爸爸的影片,可是,我們再也聯繫不上了。」20歲長女Maria說道。

喪禮上,教士穿上黑袍,晃動金色十字架,低沉地念著萬字經文,替塔洛維里亞作最後祝福。14歲幼女Alexandria則手抱父親彩色照片,伴隨母親、姐姐Maria與其他親友,圍著父親的冰冷身軀,劃十字聖號、喃喃誦念經文。

再見了!家屬在額上留下最後一次親吻 觸碰最後一次鼻尖

懷著對塔洛維里亞的惦念,他們逐一靠近棺木,獻上鮮花、給予祈求,在他的額上留下最後一次親吻、最後一次鼻尖上象徵父女情誼的溫馨觸碰。

20220515-塔洛維里亞的葬禮。(Daniel S. Y. Ceng攝)
塔洛維里亞的親友逐一靠近棺木,獻上鮮花、給予祈求,在他的額上留下最後一次親吻、最後一次鼻尖上象徵父女情誼的溫馨觸碰。(Daniel S. Y. Ceng攝)

「戰爭每分每秒都在剝奪生命、奪走人的命運。我從沒想過,在現今世紀,會在如此恐怖的戰爭失去我最愛的人。」Maria以不捨的眼神,看著棺材落入墓穴。

「爸爸答應過會出席我的婚禮,他很愛我們,我說一定會給他生一個孫子,養育他成為真正的烏克蘭哥薩克人,這是他夢寐以求的。我無法接受他離開我們的事實」,Maria續說。

在「解穢酒」上,眾人以微笑、酒精、食物與聊天,化解一整天的悲愁;猶如烏克蘭人以堅持、正面態度,迎接俄羅斯泯滅人性之戰將踏入第3個月。

20220515-塔洛維里亞的葬禮。(Daniel S. Y. Ceng攝)
塔洛維里亞的棺材落入墓穴。(Daniel S. Y. Ceng攝)

記者鼓起勇氣,問遺孀奧萊娜·塔洛維里亞(Olena Taloviria):「我明白,死亡代表著傷痛。但除此以外、戰士們的犧牲,對你來說象徵什麼,對烏克蘭的意義是什麼?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你們是真正的愛國者,喪命的真英雄。你們的死亡,你們的犧牲、付出,將成為我們堅持的象徵,我們追求自由、不屈不撓的精神。老公,你的與世長辭,將永遠伴隨我們。」奧萊娜說道。

截至4月,超過3000名烏克蘭軍人在俄羅斯入侵期間死亡,約4000名平民受傷,其中包括兒童;逾700萬人被迫失去家園或流亡至其他歐洲國家。

雖然面對戰爭的未知之數,但像奧萊娜或亞歷山大等存活與留下的人,若如在展現德國哲學家佛里德里希尼采的哲學精神:「那些殺不死你的,會讓你變得更堅強。」

前進烏克蘭-烏克蘭前線紀實_D-4334696
 

※作者Daniel S. Y. Ceng是一名亞洲人,在自由經濟市場、華洋雜處的環境下成長;目前從事新聞與紀實攝影工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