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柴靜霧霾調查背後的政府與政治

2015-03-07 11:30

? 人氣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發佈48小時後,該視頻的總播放次數已超2億。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發佈48小時後,該視頻的總播放次數已超2億。

事件軌跡

2月27日,中國新環保部長上任。2月28日,《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發佈,中共官媒人民網首發,並迅速發佈了柴靜的專訪文章。48小時後,該視頻的總播放次數已超2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月2日,中國宣傳部門作出指示,要求新聞媒體不要發佈有關《穹頂之下》的報導,人民網和新華網等官媒開始撤下視頻,並刪除了幾乎所有相關文章。3月3日,中國2015年全國兩會開幕。

短短5天,一部以環保為題材,糅合調查、紀錄、演講等多重題材特徵的視頻作品,就這樣經歷了過山車一般的歷程。雖然此視頻在各大民營媒體中還是可以正常搜索觀看,關於該話題的討論也仍能夠如常進行,但隨著官媒的突然「收手」,以及討論熱點從環保轉移至柴靜個人的爭議所造成的「輿論失焦」,再加之「兩會」已然到來,《穹頂之下》的命運如同一道流星一般,閃亮登場卻已迅速劃過。

火爆背後的身影

如果說流星的出現是偶然不可控的,那麼這份視頻作品火爆的背後,卻從頭至尾都有著中國政府各部門的神秘身影。

其實,這份視頻作品從選材、內容、觀點的角度來說,已遠非新穎。但它之所以如此火爆,主要原因在兩點。一是環保、石油等諸多部門單位人員的登場以及大膽發表意見。二是視頻發佈的前期凖備充足。不僅時機挑選合適,而且官媒集體發力支持,並持續發表後續文章。

可以說,該視頻從媒體傳播的角度來講儘管已經策劃精心,製作優良,但如果沒有官媒大力支持、有關部門力挺,如果宣傳部門對此略微敏感的話題略微設置障礙,那麼它的效果都不會如此轟動。

柴靜團隊的背後不僅有中國的環保部門和宣傳單位,更有中外資本集團的身影。

那麼中國官方為何要支持此份霧霾調查呢?其實不難看出,此次事件背後的最大推手之一便是環保部門。環保部門在視頻中提出了諸多訴求和其部門施政執法的困境,並且在視頻播出後第一時間向該視頻表示支持。甚至在兩會開始後,傅瑩用「有牙齒」的說法來形容新環保法,也是明顯在回應《穹頂之下》的內容。

中國官方樂於看到環保部門獲得支持和協助,故而宣傳部門也會來幫一把。但環保部門僅需要為新《環保法》在兩會中取得適當的關注和輿論鋪墊即可,這個話題並無必要炒得過熱。由視頻引發的許多環保主義爭論議題,以及企盼中國自由化的國企制度改革聲音,還有對於新興環保產業投資的熱度等等,這些都並非官方所樂於看到的趨勢。

因此在進入兩會之時,官媒撤下相關內容,對其進行「冷處理」。這樣一來,該視頻的輿論發酵期便被控制住,輿論重心被新的熱點取代。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可謂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在視頻初期普遍大漲的環保股票,到今天也開始出現了分化的跡象,僅有那些與政策緊貼的股票才仍被看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