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九七之後香港怎麼變的?

2022-05-09 06:00

? 人氣

宣布參選香港特首的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美聯社)

宣布參選香港特首的前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美聯社)

人心思古,豈能不變,因為食古不化,就跟風不上,顯得落在人後,便貽笑大方了。開阜以來的香港,脫離英國回歸中國之後,才真正在屬於自己的路上,尋找適合香港人、香港風、香港味的港土風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樣的港風、港味、港格,正是我們一直在觀察香港到底是怎麼變的,這是一個既嚴肅又奇特的議題,本文著重在探討香港是如何變的?他的變化是如何存在著香港的味道,也是如何釋出香港的特殊風味,但卻在變化當中,如何走出香港的幻化意味,這是曾經因為蹉跎與怠慢,而讓香港的民主氛圍較晚發起,卻在2003年一場「七.一大遊行」,100多萬人走出香港真正的民主想望所在,鋪陳了香港獨特的民主道路。這是很值得思索與探究的香港民主味道。

而2022年5月8日,北京欽定的前律政司司長李家超,即將篤定當選香港第6任特首(同額參選)。由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再到李家超即將當選特首,這些事態的發展,已經或即將告訴我們,到底香港是怎麼變的,本文將從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等三個面向,來解讀分析香港是怎麼變的?

香港政務司長李家超(左)與特首林鄭月娥(資料照,AP)
香港政務司長李家超(左)與特首林鄭月娥(資料照,AP)

一、政治上。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迄今25年,這些年當中,可說是香港有史以來,發生最多政治活動的年代。而這些令人刻骨銘心的政、社運動,對香港而言,正是開啟香港社會變化與文化融合的首要之務。它帶動了香港從所謂一個經濟的動物,走向政治參與的動物,這個變化是很大的、很深刻的、很前瞻的。

也許世人只看到香港政運與社運的平凡表現,是一個脆弱與不夠成熟的民主態度和動作,但是我們深入參與或翻查香港民運活動與資料,即可知道,香港脆弱與欠熟的民主過程,總是香港人的民主初心,意味著香港的政治改變已經投下震撼彈,當他爆破之後,散發開來的民主態度就是立法會議員、特首雙普選的想望。

2003年的一場「七.一大遊行」,100多萬人走出香港真正的民主想望所在,對23條立法的反對發出震天價響的抗議之聲,這是很值得思索與探究的香港民主過程。也是香港政治上改變的初始,這一石破天驚的動作,讓港府招架不住,也讓北京想像不到,原來港人不只是想賺錢就好,更想要把自己的權利與政治畫上等號,讓北京知道港人已經了解參與政治是人民的權益,不是美英來攪局或是台北在隔空指導即可搞出像樣地民主香港稱號。而是香港自己的民主是要自己爭取的,不是假手他人即可得到香港的民主獨特之路。

二、經濟上。97之前,香港號稱「經濟動物」,港人幾乎以將經濟搞好為己任,整個社會情境也是以促進經濟繁榮為職志。然而在經濟活絡上,香港自港英時期就以經濟暢旺知名,國際間許多金融中心都設在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轉運站,香港經濟繁榮自不在話下。

有一句名言,「當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活水平已經到達發達國家現象,國民年所得到達3萬美金以上,則他的人民想的就不只是經濟問題而已,會開始思考自由、民主、人權的政治問題。」97後迄今的香港正是從經濟進入政治的藩籬,雖然反送中運動被迫停止之後,感覺香港的民主氣息斷氣了,其實他的呼吸還在滋養著港民接觸與熟悉政治的氛圍,並不會因為北京祭出港區國安法暫時制止政治蠢動之後,即會無聲無息地趨於平靜甚至斷氣。

2022年4月,疫情下的香港。笑臉,速食店。(美聯社)
2022年4月,疫情下的香港。(美聯社)

可能迴光返照的香港政治,其實北京都在高度警戒之中,並不會因為一時地沉寂,就高枕無憂地,束諸高閣,以為天下太平了。近期,警官出身的前保安局長、前律政司長李家超在北京首肯,香港選委會剛通過選舉委員會786位選委提名參選第六任特首,將穩操勝券地,在5月8日選舉當日獲得勝選。

這個武官特首在此時即將就任,不無讓人覺得李家超就是要以穩住香港政局,控制住香港社會,嚴防政社運再起,為首要任務,保證香港平靜穩定治理,確保二十大前置作業及會議期間,能夠順利推動運作,這些要務都是李特首上任馬上必須處理的大事,也就是以政治穩定帶動經濟活絡,促進、改善、提升香港嚴重下滑的財經重挫危機。

就前而言,香港經濟方面的改變與提振,亦將是新任特首李家超的使命與重務。我們必須正視,並做出客觀理性地觀察與分析,看李家超如何在香港經濟變化上,做出林鄭月娥(以下簡稱林鄭)做不到的事,讓香港的經濟變化起到,因反送中與新冠病毒造成的嚴重衰退,而又能夠振衰起敝走出香港政治變化後的經濟再生高潮。

三、社會上。香港這個社會,其實是一個夾雜許多外來人口的高度複雜環境下的經濟社會,慢慢走向政治社會化的雙重融合社會。走在香港的街道,你會發現各類人種都有,但唯一接近的是,每個人都形色忡忡,好像很忙的樣子。這就是香港社會的特色,也是港人生活圈裡的故事之來源。

我們貼近底層來看香港社會,你會覺得這座城市,實在太熱鬧、太複雜、太擁擠,而且除了港味濃厚之外,回歸25年後的香港,依然隱約存在著英式風格的不散味道,瀰漫在城市間久久不散,這就是英式港味的綜合體。156年的殖民餘毒,豈會就此消散,那就不是曾經在大英帝國麾下,從一個小漁港,幻化成一個國際金融重鎮地顯耀與自信可以形容了。

香港有自己的邏輯與哲學思想,雖然是一座不大的城市,但他卻有深遠的歷史縱深,超過公元前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香港就有了人類蹤跡,之後在秦朝被納入中國版圖,至此,踏入信史的開端。1841年香港開阜後,英國政府正式為此地命名為香港,漸由漁村發展成城市,進而成為中美英三國對抗的梗,這就知道香港有多麼地不簡單,尤其他的社會更不簡單。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反送中,反國安法(Mozhizhai@維基百科 CC BY-SA 4.0)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反送中,反國安法(Mozhizhai@維基百科 CC BY-SA 4.0)

總之,不簡單的香港社會,造就了不簡單的香港政治活動,反送中運動在2019年2月13日,針對香港政府宣布修訂《逃犯條例》這一天起,到香港區議會選舉,香港人度過了回歸後最激情、最暴力的285天。

2019年的半年以來,200多萬港人站出來,向港府的專斷說不。 2019年9月4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正式宣布將撤回修例,卻拒絕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察濫權的訴求。為了回應港府的拒絕成立調查委員會,2019年11月24日,有294萬港人在區議會選舉中投下神聖一票,泛民派大獲全勝,就此,宣告了港人追求民主的決心,以及對林鄭月娥政府的不滿。這就是香港社會變化,帶動政治變化的事實,也是港人展現社會力與政治力的完美結合。

2022年5月8日,李家超即將當選香港第6任特首,是警官出身第一人擔任特首。北京這個特殊的安排,引來眾人議論紛紛,綜言之,防杜港人蠢動的民主慾望,挑起香港的動亂因子,穩住港情,守住港亂,回向北京,習皇登基,任務達成,這是李家超的首要使命。

而97之後的警官特首,其實是香港變化的一大變數,港人始料未及,世人憂慮觀望,北京這個安排,葫蘆裡究竟賣得什麼膏藥?還真耐人尋味。

*作者李華球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特約研究員。曾任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副秘書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