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之路—自己的選擇只能自己承擔:《永不放棄的跑者魂》選摘

2018-04-30 05:10

? 人氣

20180419-《永不放棄的跑者魂》。(取自張嘉哲臉書)
「水中跑步與重量訓練以交叉形式安排,一日水中跑步、一日重量訓練,兩天訓練就會有一天的休息,讓身體能得到完全的修復才能在完成下次的訓練。」(取自張嘉哲臉書)

在我個人目前紀錄的最高峰奧運的時候,我是完全對於軟性運動看不上眼的,但這次受傷後,我開始了TRX訓練繩、彈力球,還有平衡墊的訓練。以前會覺得跑就是要有肌耐力,就是要硬,要練腹肌、做仰臥起坐、V字,一直顧著各種大肌群,但受傷以後看了各種資料,以及許多前輩好友的推薦,我開始嘗試軟性運動。這才了解,很多力量性的運動使用的是大肌群,大肌群累的時候會徵招很多小肌群出來,如果單鍛鍊硬式重量的訓練,小肌群便會很軟弱,一被強力徵招出來就很容易受傷。而過去我不屑的軟式訓練相反地可以訓練到核心,因為要穩定反而是要在水裡、繩子上,或是彈力球上,為了維持平衡小肌群就會出來工作,這時他們就被鍛鍊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依然記得,我大學年代的肌肉解剖學只剛好六十分及格,但現在跑友們問我跑步相關的運動傷害問題我都能回答,甚至看看鞋底我就能猜到對方曾經哪隻腳有過運動傷害,為什麼一位讀書考試都很遜的人,之後能成為跑步達人呢?話說醉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深;痛過就知道那條肌肉的存在。過去常會有學弟妹受傷就醫,回來後我問醫生怎麼說,是哪條肌肉還是韌帶受傷、程度如何?但總是一問三不知,只比著痛點說醫生說這裡受傷,但路長在嘴巴上,反正掛號費都付了就問清楚一點吧。或許當下不太清楚可以先抄寫下來回家慢慢GOOGLE,甚至在做復健同時也可以詢問物理治療師為什麼要做這些治療,平時訓練沒時間收集資訊,受傷了時間變多,學習的時間也就自然增加。

同時,我也嘗試更多新東西,比如說找些以前不會去的土路、古道等天然路面來跑。例如現在一週會去兩天的天母古道,這都是以前都不會去的。以前覺得跑步就是『跑』,這種既不陡平緩的小碎石路沒什麼好去,柏油路跟跑道更好跑。但現在知道天然路面吸震效果比較好,不規則的路面踩下去時需要很多腳踝的力量,這時小肌群就跑出來了,臀中肌也被啟動了。在小碎石或是土路上必須要追求穩定,這時許多幫助穩定的肌群就會被徵招出來,許多日本的研究也說,這種碎石頭路對我們常跑選手常被拉長的腓骨長肌很有幫助,這樣因為腓骨長肌拉長,往外拉的髖關節和隨之產生的下肢運動傷害也就變少了。

20180419-《永不放棄的跑者魂》。(取自張嘉哲臉書)
「我也嘗試更多新東西,比如說找些以前不會去的土路、古道等天然路面來跑⋯⋯以前覺得跑步就是『跑』,這種既不陡平緩的小碎石路沒什麼好去,柏油路跟跑道更好跑。但現在知道天然路面吸震效果比較好,不規則的路面踩下去時需要很多腳踝的力量,這時小肌群就跑出來了,臀中肌也被啟動了。」(取自張嘉哲臉書)

過去其實比較少看這些研究,但受傷之後增加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還有營養也是。以前就會吃BCAA(支鏈氨基酸)但現在還會吃比較少人聽過的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它對肌肉修復、韌帶修復、腸胃系統都很有幫助。因為長期訓練容易常疲勞造成免疫力下降跟感冒,一般來說常用在癌症治療患者身上減少副作用的這個東西,其實也非常適合我們做補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